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GAL杂谈】Remember11

2023-08-12 15:20 作者:SUNMANAI  | 我要投稿

大卫在弹琴……

扫罗手中举枪……

扫罗将枪投出……

心想“我要将大卫钉在墙上”……

我要将大卫刺穿……

即使会再次被躲过……

  《Remember11》,全名《Remember11 -the age of infinity-》,是由KID社于2004年制作并发行的系列电子小说式文字冒险游戏INFINITY系列(时空轮回系列)第三作,也是系列收官之作(?),更是kid社的绝唱。

  结合了中泽工和槻潮钢(打越的马甲)两位大神想法的一作,但由于各种因素干扰(或是制作上的分歧,或是来自kid社的压力)让作品只是“半成品”。总的来说,《R11》是一部“褒贬不一”的“神作”,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各种意义上都无法复刻的作品,一部系列粉丝的“遗憾(?)”。

①人设

  没有沿用《E17》的画师,而是启用了左老师作为人设,左老师柔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确实更对我的胃口,也很贴合《R11》偏写实风的背景,美术上看得人很舒服。

  本作登场人物并不多,但各个角色的人设都异常较真,每个人物都套用了荣格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想完全读懂人物和游戏中的暗示还得知道点心理学.........(想起来了以前玩过的《女神异闻录》系列)

②剧情

  全游戏分为“心篇”和“悟篇”两个大章,完成“心篇”的好结局之后“悟篇”便会解锁,结局共有18(雪山篇)+15(SPHIA篇)=33个。值得一提的是——没有解密篇。是的,作为一款主打悬疑科幻解密的文字冒险游戏,《R11》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密篇。

  故事讲述了于2011年1月11日,为了调查某个事件而乘坐HAL18次小型航班的大学少女——冬川心,在飞机上遭遇了事故,飞机坠落于日本青森县名为朱仓岳的一座雪山,和同样的三名遇难者被困于避难小屋中。另一面,位于在日本青鹭岛,某座精神治疗设施SPHIA中一个的男人——优希堂悟,被某人从钟楼推落,死里逃生。

  这样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人竟然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发生了名为“人格交换”的奇妙现象(新海诚得过来交版权费.........),这背后究竟是..........

心篇

  女主冬川心的视角,可以看成是“出题篇”。摒弃了《E17》那种传统的GAL多女主树状图推进方式,简单直接地采用了双视角进行叙述,有效地克服了悬疑类游戏前期慢热的缺点。一上来就给了被困雪山和被人追杀这两大爆点,既增强了玩家的代入感,更增添了游戏的紧张感,属实是相比前作的一大进步。再加上放在当年绝对属于新颖的“人格交换”元素,这下我看谁还能玩睡着了。

  心的视角能给出的情报比较局限,个人认为这也是因为心的性格所致,天真浪漫、热心大胆,总的来说就是偏感性,抱着想要解密的念头来玩这条线的玩家,可能会因为心的某些举动搞得红温.........但氛围塑造绝对一流,不再是《E17》那种悠闲轻松的“遇难”氛围,而是真的生死攸关的局面,无论是寒冷且缺乏物资的雪山之中,还是潜藏着杀人凶手的“精神病”隔离设施,天灾和人祸,哪个都不好应付,玩家在这两个地方来回切换视角,的确是非常有意思。尤其是雪山方面的遇难描写,无论是环境寒冷的描写,还是人们内心的不安,都十分深刻且真实,可谓是入木三分。

  最后的收尾部分更是让人对悟篇期待值拉满。

悟篇

  应该是“搜查篇”吧..........?反正不是解密篇,解密是解密了,但又抛下了更多更大的谜。既是《R11》的封神的关键,也是《R11》最大的遗憾。通过一面的视角去补足一面的视角,打越的金字招牌了,悟篇正是如此。

  时间谜题、视角欺诈、文字游戏、伏笔回收等一系列推理上的叙事手法都在这条线里,而且也挺本格的,基本上都给过线索,脑子灵光且看得认真的玩家应该能推理出来一部分。但还是不能让人“大呼过瘾”,因为关键的核心诡计还是没说明白。

  伴随着最后某位角色的鬼魅一笑和某位角色的惊天一指,我才意识到我已经陷入了更深的谜题之中。

  通关两条线并不是《R11》的结束,而是开始。后面的TIPS和各个BE,甚至是年表都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收集完那一百多个TIPS,我才终于开始懂点《R11》要干什么。后面的都是个人看法了,毕竟《R11》又没有解密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R11》给玩家留下的讨论空间也是这个作品的一部分。(有轻微剧透,酌情阅读)

  总的来说,就是和《E17》相反的主旨吧。如果说《E17》是借玩家之力逃脱轮回,那《R11》就是借轮回之力困住“玩家”。

  《R11》有无数的谜,有能解开的和不能解开的,有表面上的和背地里的,甚至有游戏中的和游戏外的,它这个游戏自身的完全形态是个样子都是一个玩家不知道的“谜”。这些大大小小的谜,都是“优希堂”的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困住“self”,而如何理解这个“self”又因玩家各异,“self”本身是谁更是个天大的“谜”。

  谜会吸引玩家,引诱人解开它,而这就是“困住”,解不开谜自然就被困住了。而“困住”,往好听了说就是“记住”,创造出这么一部作品当然能“困住”玩家,也就让玩家们“记住”,这样的一部作品,个人认为确实是神作。《R11》值得被玩家记住,更应该被玩家记住,“它”也想要玩家记住“它”,这不就是“remember”11了吗?

③演出

  双线叙事很有趣,雪花飘动和人物呼出白雾的特效也能增添代入感,几段CG动画也算聊胜于无,中规中矩吧。

  但如果玩家对《R11》长达多年的讨论也算是一种“演出”的话,那就是超现实级别的演出了。

④声优和音乐

  森永理科、子安武人(近几年子安老配些奇奇怪怪的角色,我都忘了他以前的清爽帅哥音是什么样了,多亏《R11》又能想起一点........)、皆川纯子、久川绫、丰口惠美等,有好多我以前喜欢的女性声优呢,感觉像是回到了以前追番的日子。

  音乐依旧是由系列功臣——阿保剛操刀,他真的太擅长这类型游戏的基调了。曾为《E71》献唱的KAORI.所演唱的OP《little prophet》,歌词合适而且还好听得不行;ED则是由皆川纯子演唱的《Darkness of chaos》,两首都是由志仓千代丸(社长)作曲作词,没得挑。

  BGM方面只靠一曲《All or None》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钢琴版同样好听),个人认为最适合雪景的BGM之一,《Self》、《δWave》、《Will -Theme-》、《Heuristic》都很不错。更别提每首曲子背后都有象征意义,足以见得《R11》伏笔埋藏之多。

⑤总结

  注定褒贬不一、两极分化一部的作品,我个人倒是挺喜欢的,形式真的很吸引我,打越和中泽工的作品总是能对上我的胃口,尤其是打越,他的作品总能在视角上玩花样(无论是INFINITY系列,还是后面的《极限脱出》系列,甚至是近几年的《AI:梦境档案》系列),他的作品有一种“邪道”的有趣。而中泽工吸引我的地方则是各种杂学(包括心理学、科学、历史学、伪科学等)和galgame的有机结合,我倒不认为这是在故弄玄虚,作品有趣就好了。

  个人认为没有解就是《R11》的解,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没有解的《R11》才是独一无二的《R11》。最后,再看一遍end结语吧。

This story has not finished yet.

Truth is not revealed.

And it circulates through an incident.

It is an infinity loop!

【GAL杂谈】Remember1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