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地总统遇刺或牵扯大国博弈

文/行走斯图卡
海地前总统莫伊兹遇刺已经过去20余天了,在网上热度已经褪去,但是真相却一直没有披露;但最近俄罗斯外交部的一番讨论,让外界再次将目光对准了这个世界上最失败的国家。
据俄罗斯塔斯社7月27日报道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谈及了海地局势,并且批评美国干涉海地内政。她写道,“美国实际上不打算帮助海地,而是非常积极地干涉该国内政”,在前总理克洛德·约瑟夫失去利用价值后,美国就更换了代理人,也就是现在的阿里埃尔·亨利。
而在谈及前总统莫伊兹遇刺的原因时,扎哈罗娃认为:这件事可能美国开展的“疫苗外交”有关,并且可能跟中国台湾地区当局有关。她写道:美国可能提前了解到,莫伊兹总统可能会效仿邻国多米尼加的做法,宣布与台湾地区“断交”并于大陆建交,进而获得了抗疫方面的帮助;除此之外,多米尼加还得到了中国的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莫伊兹恰好也有升级国内基础设施的计划。
扎哈罗娃认为,莫伊兹遇刺,与他正在与中国大陆开展关于提供疫苗的谈判有直接关系,而且海地警方恰好是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机构中找到了袭击者,暗示这次事件可能也跟台湾当局有关。
虽然扎哈罗娃的这番话,主要还是基于猜测,但也并非信口开河:根据海地警方调查,至少有28人组成的一个武装团伙参与了刺杀行动,其中至少2名海地裔美国人和26名哥伦比亚人,另有一名海地裔美国医生涉嫌是幕后主使而被捕;这些人当中至少有2到3名美国司法部下属缉毒局的线人:事件中无法抹去的美国身影,让外界没有办法停止联想。
而且扎哈罗娃有句话说得很中肯:美国不打算帮助海地,只是想干涉这个国家的内政。这也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一贯态度,迄今为止美国干涉的任何一个国家,比如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委内瑞拉、古巴等,无一例外都陷入了经济困境、社会动荡甚至连绵不绝的内战之中,和平与稳定成为了这些地区最奢侈的愿望。
中国也是美国针对的目标,而且还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常务副国务卿谢尔曼在天津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带着制裁和威胁而来,却只带了两份“问罪”清单、四个“停止”和三条底线的强势警告回去。
但是美国显然不会死心,就在谢尔曼在日本韩国蒙古、防长奥斯汀在东南亚转了一圈后,布林肯又要前往印度和沙特,显然是为了继续组建针对中国的包围圈,对中国“步步紧逼”、持续给中国外交压力。
跟对海地一样,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动作,妄图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惜让中国重新变得贫困,仅仅也只是为了维护本国的霸权地位,只不过中国不是海地,不会听凭美国随意干涉。
俄罗斯外交部这次借海地局势直接揭穿美国的本质,不愧是跟美国斗了多年的老对手。这种策略值得我们借鉴:不仅在涉及本国利益的重要问题上据理力争,还要学会开辟新的战场,让美国明白,惹了我们就没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