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君的“高考小作文”|“故事的力量照亮前方”
又到一年高考时,看到印象里的“自主命题狂魔”浙江破天荒用了新课标I卷,不由得也突发奇想,想要写点东西。
“好的故事,会给人带来力量。”
这个作文题目的中心,相信不难提炼。
作为一个毕业多年的人,再正儿八经的写议论文属实有些强人所难,能够用来旁征博引的“好故事”也忘得差不多了。
但作为一个力训爱好者,看到“故事”与“力量”,还是能想到很多内容,所以就写个故事吧。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168cm的身高,60kg不到,每天一到两个小时有氧,啃着鸡蛋馒头,不做力量,以致于面黄肌瘦,还没有腹肌。
后来因为一些生活原因,他胡吃海塞,体重像海绵一样反弹,半年重了近30斤,圆成了球。
于是19年5月,他意识到这么下去不行,再度开始了健身。
这一次,除了去健身房办卡,他还开始接触健身方面的知识,发现比起有氧,更重要的是力量训练,除了符合身体生理结构的动作,需要渐进合理的训练计划,他尤其牢牢记住了练腿可以提升“运动表现”这一点。
他也开始钻研饮食,知道了合理摄入三大营养素(碳水、蛋白质、脂肪)与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其中碳水不要低于1g/kg体重,脂肪不要低于0.5g/kg体重,规律训练情况下,根据增肌减脂目的的不同,蛋白质相对安全摄入的区间为1.6~2.7g/kg等数据,他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也知道了想要健康减重,除了体重,关注力量水平、体脂率与身体围度也至关重要,尤其是新手期,增力增肌减重完全可以同时进行,如果不行,那必然是训练存在问题。
他还有注意到日常记录的重要性。训练记录方面,自己每天做了几组几下训练,多少时间有氧,他会记录下来,定期复盘监控训练负荷;饮食记录方面,他每天对照薄荷对饮食称重,就这么连续做了两三个月,一个全蛋差不多6.5g蛋白质,蛋白4g蛋白质,蛋黄5g脂肪,100g熟米饭平均25g碳水等等常见饮食数据,他可以看到对应食物,就对它的重量营养热量有一个基本准确的感知;体重记录方面,因为称量体重存在情绪成本,因此他也不会每天去称,而是每周称那么三四次,以每周平均体重的尺度来衡量减重速率是否合理,其中为了更好的留存或增长肌肉,减重每周减0.5%~1%的体重,增重每月增0.5~1.5%的体重是一个较为良性的参考标准。
于是,他花了半年的时间,成功把体脂刷到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此后一直保持着一个能看到腹肌的状态。
至于后来,他又对力量举产生了兴趣,得益于饮食训练基础的积累,以及亦师亦友的朋友们帮助,他掌握基础力训的进度也相对比较快,能够也愿意输出一些心得经验,但因为追求形体和追求最大力量表现在训练侧重上还是有所不同,所以他这两年形体上除了腰围核心,其他变化没有特别明显,但力量的稳定进步,即便整体水平一般,也让他爱好者的他感到知足。而且,他十分清楚一点,那就是对于爱好者而言,健身总归只是爱好,健康与生活才是根本。
写到这里,想必已经满足了最低800字的作文要求,也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看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
所谓故事,都是已经结束的事,过去的事。
过去的事如果无法照进现实,照亮前方,那这番驻足回首便没有意义。
无论是孩子,学生,还是成人,都应活在当下。
就借用卞之琳先生“断章”中桥楼月窗互为风景的意境作为收尾吧:
“你在文章中看故事里的我,我透过故事感受转化的力量;
希望我的故事可以帮到你,大家都能在未知的前方收获喜悦与健康。
我们的人生故事没有断章,续写的笔一直在我们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