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榕子引航 || 政治修炼指南

2020-11-26 21:45 作者:惠州一中杏林菌  | 我要投稿


let’s go<( ̄︶ ̄)↗[GO!]

政治

政治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政治真的背了就有分吗?

怎么样学习政治呢?

······

来和杏林菌一起看看政治这门科目吧!


打破误区 重新认识


    在许多人看来,政治是一门“背多分”科目,只要背了就会有分,这种认识是准确的吗?


    诚然,相比于其他六门科目,政治的背诵量是最大的,不仅有成段成段的理论句,还有各种零碎的知识点,许多同学看到政治课本便觉得头大,一到考试时还总是会“背了忘,忘了背”。但尽管是这样,政治也并非是一个背了就有分的科目。


     政治和其他科目一样,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不能只做一个无情的背诵机器。那什么才是政治学科素养呢?杏林菌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对材料进行理解、提取与概括


准确的背诵以及正确的书写


将材料与知识点结合并描述


符合逻辑的作答顺序


    在政治考试中,考生往往需要靠自己背诵的相关知识来作答。常见的答题方式为“一段理论句加一段分析句”。


    首先,考生需要正确理解材料,并从中提取与设问、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概括。再来,考生需要将提取的内容联系到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将背诵的理论句准确地书写在答题卡上。最后,考生应当结合理论句与材料,对该点答案作出合理的分析解释。而在答题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分点作答,答案的顺序需要符合逻辑,使整一个答案形成有机的整体。


    在政治考试改卷中,改卷老师会采用踩点给分的办法,即答对便给分,答错不扣分。但这并非意味着将背诵的知识点一股脑写在答题卡上就能得高分。


    首先,只有理论句而没有分析句的答案点往往只能得到1-2分,而只有分析句没有理论句的答案不得分。其次,分析句中出现表述不清、用词不当、分析错误等问题时,也会被扣除相应的分数。另外,改卷老师在给分时会有“酌情给分”这一做法,但酌情往往只能有1-2分,并不会点点给分。一个满分或接近满分的政治答案来之不易,同学们不可对改卷标准抱有侥幸心理哟!


    所以说,政治并非是一个单纯背诵的科目,它需要同学们具备良好的思维逻辑,以及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输入与输出


那么,政治究竟怎么学呢?为什么我总觉得知识它不进脑?为什么我总是背了又忘?考试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杏林菌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她将从“输入与输出”这两个角度来谈政治学习。


输入


    输入的途径有多种,而我觉得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书本知识的输入。背书似乎是大家普遍认为学习政治的必要手段,这一点我不可否认。可是背书要背什么,又该如何背呢?


    首先我想说政治课本的编辑从来都是有逻辑的,因此我们在每接触一本新的政治书时,不妨先翻到目录,把这本书的框架结构搞清楚。看似假大空的思考却可以快速提高你背书的效率,更可以防止考场上的大脑空白现象。

    (在考场上,同学们可以对课本进行有序的回忆与思考,这样不容易漏掉相关知识点哟!)


   另外,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导语,不要忽视每一课书本上看似傻傻的问题。你成功做到的每一个细节就是日后你的答案比别人答案的高明之处。


    关于背书的方法,我认为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首先,在初次背诵课文时,我更建议用整段的时间去背一整课,我们根据课本的逻辑一口气地背完一个系统的知识会更容易。如果只是复习背诵,那当然可以利用所有琐碎的时间啦。

    

    其次,在正式背书之前,我们不妨先在纸上大致地把这一课的框图简单的画一画,理一理思绪,这样背书效率会更高。最后,我建议在背书的时候,多主动问问自己,自问自答,这样也有助于防止考场上由于紧张导致的大脑一片空白。


    其他的输入途径包括政治周报,试卷大题参考答案,选择题的题干表述,还有就是教辅资料,当然,还有政治课堂本身啦!


输出


    毋庸置疑,一次次的考场限时训练是典型的输出例子。但我更强调的输出指的是做框图、做批注和与老师“争论”。


    做框图属于课后工作。我们有每一课的框图,有每一个单元的框图。不强调”精”,但强调”全”。


    做批注指的是我们要学会思考每一道大题的参考答案到底从何而来,属于哪个书本知识模块,是如何完美的照抄材料却又显得像原创答案,又是以什么样的逻辑去排列答案要点的顺序。这些思考很重要!


    最后我们要懂得质疑,学会批判,多和老师交流自己的看法。


政治学习不能只靠背书或只靠做题,同学们既要懂得如何输入,又要懂得如何输出,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政治成绩哟!


培养兴趣 灵活学习

政治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无论是想保持一直前进的动力还是想拥有后来居上的毅力,同学们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政治科目的学习相对枯燥,所以我们必须培养起永不熄灭的热情,用爱发电,不断前进。


杏林菌请到了另外一位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培养起政治学习兴趣的吧!



了解时事


    经常观看新闻能提升我们对政治这一门科目的熟悉度和敏锐度,从而让自己更贴切地理解课本上的观点。例如,防控疫情时期,各国之间或相互帮助或乱泼“脏水”的行为可以用“当代国际社会”的观点分析;电视上,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又如何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除此之外,新闻能以更直观、更生活化的场景来解释专业名词,例如CPI、利率等名词。新闻中严谨的措辞也可供我们借鉴,规范大题的答题语言。同时,社会政治热点也是经常出现在政治试题中。有了长期的观察,在考场上“碰面”时也不容易出现“举目皆茫茫”的尴尬场面。


    友情推荐:CCTV–4中文国际,CCTV–13新闻


   ( 惠州一中周二晚上准时放送的新闻周刊便是大家了解时事、培养政治学科兴趣的好机会,同学们不妨利用起来,看看节目里的新闻都与哪些知识点有关吧!)


善于倾听


    相信有很多同学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想问老师问题,又怕问的题目太“弱智”。亦或是,每次去办公室找政治老师,却发现已有一圈同学“捷足先登。或者,终于让你找到机会提问,心里却莫名地紧张,大脑死机,只会“微笑,点头,嗯”,问完之后,还是没搞清楚自己到底哪里没弄懂。几次下来,不仅没能理解知识点,还消磨提问的勇气和学习的热情。


    此时,也许混在人群中默默“倾听”是最适合你的选择。不仅省去了直接提问的烦恼,还能够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其他同学提的问题,偶尔在合适的时间插上一嘴,提出自己此刻的疑惑,老师也能立即为你回答。同时,每个同学提出的问题不同,这有利于我们汇聚各种疑难点知识,集思广益,受益匪浅。


合理规划


    政治的阅读量与背诵量较大,长时间专注于这一科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同学们应当适时调整学习方案,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既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要沉迷背书无法自拔哟!


关于选科


    看了两位政治科目的介绍以及两位朋友的经验分享,你有没有产生选择政治的冲动呢?不要着急,先来看看你是否具备或者是否能够培养这些学习政治需要的能力吧!


较好的记忆力

反复背诵的毅力

构建知识框架体系

信息提取与分析

知识点归纳总结

较强的逻辑思维

对时事的敏锐嗅觉

超乎寻常的手速

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

爱国爱党爱人民

对玄学题目的包容心

······


    除此之外,同学们在选择前还要看看这门科目是否与自己的未来方向吻合,看看自己是否具备与其“长相厮守”的热情,同时还要看看与其他科目的搭配是否合理。


一些碎碎念


    以上就是本期“榕子引航——政治篇”的全部内容啦,不知道同学们看完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其实政治和其他科目一样,是一个需要专注力与意志力的科目,没有谁能够一步登天,大多数同学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的。所以,找到对的方法、对的思路,保持学习的动力向前冲吧!


关于我们


惠州一中杏林学社创立于2016年,是由惠州一中优秀毕业生组成的校友组织,现有成员为2016——2020届毕业生,就读于(包括但不限于)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中大等国内顶尖高校。我们的宗旨是“凝聚优秀学子,服务全体对象,成就更好一中”。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惠州一中全体在校同学和新近毕业的年轻校友,主要任务是为在校同学提供有利于学习、生活的知识经验,构筑连系优秀校友的坚实纽带。


文案:夏希霞 利雨菲 刘士楚 崔语桐

杨丁宁 陈玮琦 谢竹欣

笔记图片:杨丁宁

排版:刘士楚

审核:惠州一中杏林学社理事会


榕子引航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hzyzxlxs18026587883

Bilibili|惠州一中杏林菌

榕子引航 || 政治修炼指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