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硫唑嘌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如何?5点了解这个药

2023-05-18 10:32 作者:任根梅老师  | 我要投稿

记得之前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条友让我介绍硫唑嘌呤,最近有点小忙,一忙就给忘了,在这里先向这位条友致歉。接下来,老赵会从5个方面来介绍硫唑嘌呤,让你对硫唑嘌呤有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在使用的过程中,不犯基础的错误!

硫唑嘌呤是一种经典的免疫调节药物

(一)硫唑嘌呤是什么药?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硫唑嘌呤是一种巯嘌呤的咪唑衍生物,进入人体后,可分解为6-巯基嘌呤(6-MP),6-MP在细胞内转化为6-巯基嘌呤核苷酸,可阻碍嘌呤的合成,从而抑制去氧核糖核酸或核苷酸的生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属于抗代谢类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是巯嘌呤的咪唑衍生物

硫唑嘌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除了类风湿关节炎,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能用到它。

  • 系统性红斑狼疮——硫唑嘌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作为狼疮肾炎或系统性血管炎的诱导治疗不如环磷酰胺,但诱导治疗后作为维持治疗有效。

  • 血管炎——硫唑嘌呤可用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病、Behcet病等血管炎。

  • 皮肌炎及多发性皮肌炎——硫唑嘌呤作为首选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缓慢进展型、复发型、重症或伴有肌内病变及间质性肺病的皮肌炎及多发性皮肌炎。

  • 系统性硬化症——硫唑嘌呤可用于系统性硬化症合并间质性肺病或干燥综合征的治疗。

  • 白塞病——硫唑嘌呤可用于治疗白塞病的口腔溃疡和生殖器溃疡。

此外,硫唑嘌呤还用于治疗肌炎、银屑病关节炎等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硫唑嘌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何作用?

回到正题,我们来看看硫唑嘌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有何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硫唑嘌呤主要作用于T淋巴细胞,并抑制单核细胞的产生及其功能,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和免疫球蛋白G的合成,较大剂量使用还能抑制免疫球蛋白M的合成,升高补体量,减少类风湿因子的生成。

其次,硫唑嘌呤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和疼痛。

总体来讲,硫唑嘌呤的疗效与金制剂、环磷酰胺相似,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对防止发生骨侵蚀或促进骨侵蚀的愈合有治疗作用。

但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较多,相较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得等抗风湿药,综合疗效与安全性不占优势,近年来应用明显减少,常用于有全身表现,或伴随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除了导致关节肿胀、疼痛,还会发生骨侵蚀,导致关节畸形及残疾

(三)硫唑嘌呤有哪些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相较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艾拉莫德,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发热、皮疹、骨髓抑制等,重点注意以下7个方面:

  • 骨髓抑制——少数患者服用硫唑嘌呤可出现与剂量相关的骨髓抑制,约27%的硫唑嘌呤使用者出现白细胞减少,5%出现血小板减少,此外还有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轻度的白细胞减少,通过减低每日硫唑嘌呤剂量后通常可恢复。

  • 感染——服用硫唑嘌呤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细菌性感染通常发生在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病毒性感染,如带状疱疹。

  • 胰腺炎——服用硫唑嘌呤,偶尔可发生胰腺炎,一般在服药数周内出现,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腰背痛等症状时候,要警惕胰腺炎。

  • 肝功能异常——硫唑嘌呤也会影响肝脏,如果出现食欲不佳、厌油或出现皮肤变黄,要及时复查肝功能。

  • 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关节痛、肌痛和结节性红斑等。

  • 致畸——硫唑嘌呤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可透过胎盘,可导致胎儿畸形。

  • 肿瘤——长期、大剂量服用硫唑嘌呤可能增加淋巴瘤、皮肤瘤等肿瘤风险。

由此,过敏者、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感染性疾病患者、胰腺炎患者、肿瘤患者等人群,要慎用乃至禁用硫唑嘌呤,如果你有这些情况,务必及时反映给医生。

要警惕药物不良反应

(四)安全使用硫唑嘌呤的5个注意事项

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应该怎么办呢?有5个注意事项可提高使用硫唑嘌呤的安全性。

  • 做好用药前检测——建议使用硫唑嘌呤前检测TPMT活性,无活性者不接受硫唑嘌呤治疗,有活性者根据活性高低调整剂量。建议用药前进行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检测和结核菌素试验、妊娠检测,如果患者有腹痛或严重的恶心、呕吐,要排除胰腺炎,避免药物禁忌。

  • 做好不良反应监测——使用硫唑嘌呤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密切观察身体异常反应。

  • 及时停药——用药期间如果发生严重的骨髓抑制、胰腺炎、转氨酶升高2倍以上,要立即停药。

  • 不与这些药联用——硫唑嘌呤不宜与别嘌醇、华法林、神经肌肉阻滞剂、细胞生长抑制剂/骨髓抑制剂、生物制剂联用。

  • 疫苗接种——硫唑嘌呤可增强活疫苗的毒性并降低其疗效,也能降低灭活疫苗的效果,因此,建议使用硫唑嘌呤前至少2周完成疫苗接种,如果治疗期间接种了疫苗,则应在停用硫唑嘌呤至少3个月后再次接种疫苗。

对药物不良反应不必过于惧怕

(五)硫唑嘌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法

首先,可以肯定硫唑嘌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是有治疗作用的,但读到这里你会发现,硫唑嘌呤不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也不是次选,而是常用于“有全身表现,或有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果符合这个情况,不是说就不能用硫唑嘌呤,而是有更合适的选择。

硫唑嘌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一般用法为:每日2次,每次50mg,通常在3~6个月起效,这个时间比常用的5大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艾拉莫德)更慢,这也是硫唑嘌呤的一个缺点。

要注意,硫唑嘌呤也有停药反跳的现象,停药后常常出现病情复发,所以在症状好转后应该逐渐减量,而不是直接停药。可以原剂量的1/2~1/3维持3~6个月或更长时间,再停药。

最后,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是和剂量密切联系的,所以一定要遵医嘱使用硫唑嘌呤,不可擅自增加硫唑嘌呤的剂量,以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遵医嘱规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硫唑嘌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如何?5点了解这个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