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个举措”推动县委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走上新台阶
县委党校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区党委、市委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不够,因各种条件限制和经费的原因,至今未建立专门的培训场所,培训时只能与政府办协商会议室进行,遇到重要会议时培训很难开展;二是师资欠缺,目前我县党校还没有专业的教师,每次培训都是从相关单位抽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三是培训经费不足,每年的培训经费较少,长期培训不能举行,只能进行短期培训,培训效果不明显;四是少数干部由于业务繁忙,对教育培训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应付的思想。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我们要扎实抓找主题教育,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多措并举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推动党校事业各项培训工作走深走实,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思考。
(一)明确培训重心。根据丁青实际,制定《丁青县干部教育培训方案》《丁青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加快培训进程,确保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全部培训。对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族团结、生态环境等进行重点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讲话精神进工作、进课堂,入心入脑,引导学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及时学、跟进学、深入学、创新学,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二)拓宽学习渠道。加强教学基地建设,规范化管理,制定党校党性教育教学大纲,加强基础课程、公共课程教材的统一安排,实行严格的教案审核、训前备课、模拟课堂等制度,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评估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根据不同学员、不同班次特点,建立学习考核制度,以激发学员学习的动力。坚持“四个”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教师领学与网络组学相结合、党课讲学与专题研讨相结合、政策解学与实践活学相结合),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拓宽党员干部学习渠道,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三)改进培训方式。积极创新方法,把握需求,转变培训理念,变完成式学习为终身学习,灌输式学习为互动式学习,固定式学习为流动式学习,切实解决学用分离的问题。内容安排上,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形式的选择上,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学员讨论交流、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到经济建设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借鉴外地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