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阿黛拉

2023-06-08 03:56 作者:应有一颗钻头一样的心  | 我要投稿

PS:上大学以后很久没有写点什么了,这篇散记既算是有感而发,也算是复健吧,诸位局长凑活着看。本人是伴着雾巷诡影bmg写的,读的时候也可以试试看daze☆                                                                                                                                         转载请注明作者!

       作为重度拖延症,我又最后一天打完了活动。虽然活动的收尾剧情相对来说有些匆忙,但没办法,作为局长确实被阿黛拉的两日温柔相待吃得死死的,所以还是很满足的(嘿嘿嘿)。推完之后突发奇想推了阿黛拉的审查[突发奇想是因为,除了阿黛拉,作为拖延症,我就过了九个人的审查剧情(捂脸)]

       之前看了道格老师的改写有在想审查剧情缺点会在哪儿。在b站看了最后一幕的母女相遇的剪辑,那种相忘于江湖的感受让我的预期反而还不错,结果审二三过完,确实有些扶额。一定程度上说,局长的强硬态度会让人觉得不近人情,进而像是某种观念或是作者推动剧情发展意图的具象化,而不是一个互动中的角色。他/她像是被定好要这样说,于是故事便会顺遂地发展下去。

       我其实一开始期待审查剧情中揭示那把与众不同的剪刀的来历的,毕竟目前为止没有哪位狂厄级有在他人手上也能直观发挥影响的道具。简单处理可以是帕尔马把东西简单直接地塞给小女孩,这样也算是给这一特殊状况一个交代,让我们明了背后涉及的方向,是友军是敌人是意外等等。不过审查里只是一笔带过,就好像只是在阿黛拉街边行走的想象中,自然具现到手中一样。

母亲形象

       其实就像在活动中描述的诸多状况,想证明阿黛拉的行动不过是一种偏执很简单,只需要跟她说说斯洛恩街人们的变化就好,或者看看醒来的局子工作人员们,那种变化,常常不会是设想中的那样。弃去这些,也可以是局长关于自己与阿黛拉的相处被剪去的不满,引出对阿黛拉行为的反驳。如果真正专注于阿黛拉与她的母亲,那个相忘的决定可能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段被哄骗的情感,带上了一位少女的一生;不成熟地怀抱着母爱决定要生下孩子,再不断地被生活拍打,最后像钟摆一样在负罪感和怨恨中生活,这确实是个很典型的文学形象。于是一个童年一无所有的孩子出现了,带上这段不美好的时光,开始试着行走在世上,这就是一个写实的故事。写实的改变之法大概是第三方机构介入,一个带有强制性的父母指导机构,纠正、教会母亲分化,处理自己的情绪,再心口一致地表达爱与需要。在这段关系中,实际上母亲也需要着孩子,作为情感支撑,动力,和希望。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阿黛拉的母亲在忘记一切后去托儿所:情感上的补偿需要。

相忘于江湖

       而奇幻故事的第三方力量,或是双人成行的magic book,或是相忘于江湖的灵丹妙药。这里的遗忘让我想起了仙剑三结尾的徐长卿紫萱共饮忘情水。一人假饮,一人分别后点穴吐出。紫萱分别后黯然落泪,而徐长卿点穴后怆然发笑。仙剑的情感更加复杂执拗:事前约定既是想让对方放下,也是想要与自己的过往有一种了断。而实际自己未饮,希望对方甚至不用为分离而悲伤,又不愿自己忘记一切,想要珍藏于记忆。约定时有几分真心几分自我劝说,决定独自反悔后又几分出于对对方的亏欠、责任心,几分辗转反侧之爱,我们都很难说清。阿黛拉的故事简单些:她们忘记彼此,然后确实似是平静地进入新的生活。记忆会消失但情感留存(我们太熟这事了),所以阿黛拉的母亲去托儿所,后来相遇,感慨阿黛拉的美好与性格特质。到这里,相忘于江湖很好地消解了情感冲突,平稳地凸显爱,从而化解了矛盾,很不错的选择。

阿黛拉的特质 与局长

       但阿黛拉是孩子,一个既没有充足的社会关系,也没有完整观念认知的孩子,是不会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的,她既不知道如何进入,也没有人带着她重新开始。加上狂厄力量,她停留在了那日的街道上。所以从那以后,阿黛拉成为了行走的小小执念:剪断烦恼就会获得平静,平静也就是幸福。狂厄,执念;没有成长没有变化,她把自己的留念也剪断(两个逗号前后互为因果)。

       而这个审查中的问题是,编剧让局长表达的观点是对症的,但因为话题是阿黛拉与母亲这样的亲密关系,结局又安稳顺遂,最多让人产生情感,性格,乃至命运的感慨这样很难算是反对的感受,所以二三幕显得僵硬,有些多管闲事,也有些不近人情。其实以狂厄有强力精神影响为前提,局长之于禁闭者扮演一个严师的形象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一有前文,二也有更能众人共情的方法。就像找回局长与阿黛拉两日相处记忆的那一幕,对于自身的记忆,理所当然更有发言权,也能在情感铺垫后能顺利地引出观点:烦恼连接着那些我们最珍视的东西,你不能单单从中拿走它。而如果要一起拿走,我们更愿意连烦恼也一起留下。以及,一直从自己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过去前逃离的人,是不会拥有明天的。她必然怀着一种空洞,从而最多为某种执念行动,而不曾真正生活。

       说到自己的记忆、遗忘这样的故事,很自然的让我想起了《永远的七日之都》。《七都》就像486的死亡回归一样,你选择不同的人一起经历七天,试着拯救城市,最后失败忘掉一切,再重新回到一周的开始。随着世界观的揭露,有个结局你能走到让你不断重置的小小神明面前,请求祂/她把那些失败,失去一切的记忆都还给你。虽然论特殊性,从手游惯用设定失忆这件事出发,主角会比我们更在乎醒后的每一段相遇每一段经历,因为是这些定义了他是他,从而在之后作为内心力量支撑他面向未来做出选择,但我们作为读者也完全不难理解这种即使结局不那么理想,但不想忘记每一寸美好的想法(包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哪怕他人不再记得)。更何况是对方未经同意的擅自决断,带有某种侵入私人领地的色彩。

尾记&理发店

       说到这儿,其实我很好奇那两日的阿黛拉是怀着何种的温柔与局长相处的,她会带有可能被抓的害怕吗?还是由实力撑起,强大到几乎天然认定不会被抓的自信?她会有着某种期待吗?还是抱有某种责任心,因为是她让我忘记了身世,所以愿意照顾我,无微不至,以至于让我再去试试看破迷雾,明明这样显而易见地会引起新的烦恼?而且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出发,最主体的还是那份无微不至的温柔,如果有这些情感,也像是曲奇饼干上的糖晶(我TM吃吃吃吃吃吃好吃吃吃吃,什么都吃只会让我营养均衡,蛊死我算了呜呜呜),真的会是一种很理想的形象。文案选择留白,彳亍,你是懂点到为止的,那我就不客气的“我全都要”了(嘿嘿嘿)。

蛊!
化骨绵蛊!!!


PPS:下一篇想聊聊渡鸦这个人物给我的独特感受,如果最近拖延症症状较轻的话可能会快些发,嗯,尽量一周吧。再之后就没啥想法了,所以预计还有一篇吧。


关于阿黛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