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的河越之战究竟是怎样的战争?

2022-04-27 16:07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日本人现在普遍认为日本战国时代有三场奇袭战(河越之战、严岛之战、桶狭间之战)影响深远,并称为“战国三大奇袭战”。不过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多如牛毛,奇袭战也数不胜数。那么“战国三大奇袭战”究竟是怎样的三场战争呢?本鬼今天先讲讲时间最早的“河越之战”。

室町幕府的统治秩序在“应仁之乱”之后全面瓦解,日本战国时代的主题就是“下克上”,关东地区也不例外。关东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本来是关东公方足利氏和关东管领上杉氏,但“外来户”后北条家在崛起后针对关东的最高统治者开始“下克上”,而后北条家的主要对手是上杉氏。

天文十四年(1545年),世袭关东管领的扇谷上杉家和山内上杉家发动几乎所有支持他们的关东大名豪族,组成了人数多达八万的联军,准备一举荡平后北条家。而当时刚刚亲政的后北条家的家督北条氏康正在与武田信玄和今川义元的鏖战,整个形势对后北条家极为不利。

上杉联军的第一个目标是后北条家的战略要地河越城(今日本埼玉县川越市),而河越城的守将北条纲成麾下只有三千余人的守军。但人称“地黄八幡”的北条纲成是后北条家首屈一指的名将,而他防守的河越城虽然兵力对比悬殊,却拥有地形险要和粮食储备充足两大优势。

于是北条纲成决定用坚守待援拖住八万上杉联军,为家督北条氏康争取时间。而上杉联军的总指挥上杉宪政并不擅长打仗,上杉联军也是矛盾重重,配合不佳。结果八万上杉联军迟迟攻不下只有三千人的河越城,上杉宪政无奈之下改强攻为围困,在河越城下干待了几个月。

就在上杉联军顿兵于坚城之下的时候,北条氏康利用地缘战略和外交手段与武田信玄、今川义元达成和议。后北条家至此摆脱了四面受敌的困局,整个形势开始向着后北条家有利的方向发展。北条氏康立刻率领八千精锐赶往河越城,“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的河越奇袭开始。

不知道是畏惧敌军还是有意麻痹敌人,北条氏康在出发前遣使对上杉联军提出:只要上杉联军保证守军将士安全撤出,后北条家愿意交出河越城。可是上杉联军却认为这是北条氏康无力救援河越城的表现,不仅拒绝了北条氏康的提议,还放松警惕地在河越城之下纵情声色。

包围河越城的上杉联军甚至到了允许商人和妓女在军营开张营业的地步,完全没防备后北条家的探子和秘使。北条氏康非常轻松地就与河越城的北条纲成取得了联系,君臣双方决定在晚上同时发动奇袭,夹击上杉联军。而已经被安排地明明白白的上杉联军对此却懵然不知。

天文十五年四月(1546年5月)二十日夜,北条氏康和北条纲成同时出击,一万多后北条家对上杉联军的几个指挥中枢(本阵)发动夜袭。由于事前没有任何防备并且军纪非常涣散,上杉联军的本阵几乎是一触即溃。联军的很多武将随即“树倒猢狲散”,上杉联军全线崩溃。

上杉联军在河越之战中的损失极为惨重,山内上杉氏的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和古河公方足利晴氏几乎赔光所有主力,扇谷上杉家更是此战中彻底灭亡。关东的绝大部分大名豪族在此战后抛弃了关东公方和关东管领,后北条家正式坐上了关东霸主的宝座,直到丰臣秀吉的到来。

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的河越之战究竟是怎样的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