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
1.自由主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的一种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主张个人活动和发展的完全自由,反对政治的、社会的和宗教的束缚。在政治上主张有财产限制的选举权和两院制议会,在经济上主张企业主的自由竞争
2: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哲学基本派别。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主张精神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第二性质。
客观唯心主义:它认为在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之前就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理念、理、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心灵的自由创造,是头脑里固有的
主观唯心主义把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自我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由每个自我的主观精神决定,没有每个意识体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外部世界上的事物,即客观世界依赖于主观精神而存在
民主主义:把“由人民来统治”看作民主最本质的含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民粹主义:民粹主义(Populism)可译为平民主义,是在19世纪的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民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通过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
民粹主义表面上以人民为核心,但实际上是最缺乏公民个人尊严与个人基本权利的观念。民粹主义者崇拜“人民”,但他们崇拜的是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的“人民”,而对组成“人民”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却持一种极为蔑视的态度。民粹主义者反对权威,但他们又容不得反对派,甚至容不得“旁观者”
法西斯主义:是一种结合了社团主义、工团主义、独裁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形式的军国主义、反无政府主义、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反共产主义政治哲学
社团主义:社团主义(Corporatism或corporativism)在历史上是一种政治体制,在这样的体制里,立法的权力交给了由产业、农业、和职业团体所派遣的代表。与多元论相较,多元制度里众多团体必须经过民主竞争的过程才能取得权力,但在社团主义制度里,许多未经过选举的组织实体掌控了决策的过程。这些社团主义的代表团与一般的商业公司或法人组织并不相同。社团主义也被称为经济法西斯主义
工团主义:工团主义将工会(即工团)与政党对立起来,认为工会才是团结和领导工人的唯一组织形式,否认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因其最早的组织名称法国工团联合会(后改称总工会)而得名。
独裁主义:笼统为权力集中为一人
极端民族主义:源自对世界主义的厌恶。民族主义情绪在这里是指在政治上特别强调用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不顾其他价值观念,如戒绝杀戮,遵守国际法以及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维持国际合作,以此寻求本民族的利益。
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其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对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而言,“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自愿结合,以建立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socialism)是一种社会学思想,诞生于16世纪初,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的概念在西欧广为流传,发展出不同分支。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提出了他们的理论体系,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Communism)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communis,原意为“公有”。英文Communism一词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1848年,K.马克思和F.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系统地阐明了共产主义基本原理,《共产党宣言》遂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共产主义概念包括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制度三个层面。共产主义思想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共产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的社会制度,包括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是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工农、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三大差别已经消灭,采取“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capitalism)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在这种制度下,以其各种形态出现的资本是主要的生产资料。资本可以表现为用于购买劳动力和生产材料的货币和信贷;也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机器(狭义上的资本);或表现为成品、半成品的存货。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它总是资产阶级所掌控的私人拥有的资本;
国际主义: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是指各国无产阶级在反对剥削制度,争取自身解放斗争中,在政治、经济、道义等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援助,坚持国际团结的思想和政治原则
世界主义:世界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可从博爱与平等以及和平概念的普世性出发,每一个世界公民都不受歧视地自我决定其发展。世界主义则是此世界因互相依存的网络交流的全球状态。
世界主义相信所有的人类都属于一个基于同样道德观念的社群,接受这种观念的人通常被称为世界主义者。世界主义的社群包括一个包容性的道德规范,共享的经济体制,和一个包含所有国家的政治结构。社群之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通过彼此的敬意来建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