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命之源!

水,人类生命的源泉。化学式是:H2O,也叫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它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空气中含量虽少,但却是空气的重要组分。

理化性质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水在3.98℃时密度最大(999.97kg/m³,近似计算中常取1000kg/m³)。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³)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³)小,所以冰能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下,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生理意义
水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正常情况下身体每天要通过皮肤、内脏、肺以及肾脏排出1.5L左右的水,以保证毒素从体内排出。 [5] 儿童体内有80%的水,老人体内则有50%~60%,正常中年人体内则有70%的水。
水在机体内有许多重要功能 :
(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分;
(2)水在体内起溶媒作用,溶解多种电解质;
(3)水在体内起运输作用,可以传递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内分泌物质(如激素)等; [4]
(4)水有较高热导性和比热,可作为“载热体”在体内和皮肤表面间传递热量,有助于人体调节体温。
水的硬度
水总硬度指的是水中钙离子、镁离子的总量,是衡量自来水是否符合标准的依据,主要可以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两大类。暂时硬度是指水中的钙镁离子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遇热就会形成碳酸盐沉淀,最终被除去;而永久硬度则是指水中钙镁离子主要以硫酸盐、硝酸盐等形式存在,性质稳定,不易除去。

我国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情况
水资源现状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来看,是很低的。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
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
南水北调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
优化水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当前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工程,有效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的现象,不但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对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其二是要合理分配地表水和地下水、一次性水资源和可再生水资源。政府要加强对分配后水资源的管理,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免水资源浪费。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采用了粗放式的模式,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以牺牲资源为目的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无疑是慢性自杀,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会在全社会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加快相关技术的研发,通过对废水进行二次处理、重复利用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从而逐步打破水资源匮乏的发展态势,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水资源生态防治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水污染仍然是威胁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发展中,水资源生态防治仍然是相关从业者的首要任务。水资源生态防治,不仅包括水污染治理,还包括提高环境用水承载能力、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等多个方面。水资源生态防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专业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密切配合。比如,排污量大的工厂要自觉的进行技术改进,最大限度的控制工业用水的排放量。政府要加大监督管理制度,防止污水排放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培养民众节约用水的意识;做好水资源保护,防止人类生产生活用水对水资源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