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梦境档案(个人向,剧透警告)

写作“瞳伴”,意为“瞳”且“伴”,读作“あいぼう(相棒)”,谐音“eyeball”“AI-ball”“同伴”,巧妙得无以复加,这个游戏注定不会太糟;
推理小说十诫二十则与推理游戏:
A.虽然推理小说十诫二十则是老掉牙的准则,不过这些准则真不该一概而论,这些规则的目的大多都是想让读者有条件亲自参与到推理过程中来,相对地,作者对事件的构思也就更加吃力;所以,突破这些戒条戒律也是在所难免;
B.在所难免和故意为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剧本的核心就是这些准则本身所反对的,我认为这还是太过取巧。十诫二十则中有几条我相当赞同:a.犯人必须在故事的初期的阶段就出场;b.作者不能对读者使用诡计;c.除非一开始就向读者交代清楚,否则双胞胎或一人分饰两角的状况不得出现;d.不能透过读者不知道的线索解决事件;e.事件不能靠降灵术、读心术、占卜术、自动手记等迷信或天启获得解决;
不说“十诫二十则”,单论这5条,也鲜有推理游戏能够完全规避:打越出了名的爱用叙述诡计,龙骑士07的《海猫鸣泣之时纱音》一人分饰两角是解密核心之一,《弹丸论破v3》的最终解谜居然告诉你其实有条密道(这个真的令人生气),本格如逆转裁判在前三部就没少涉及灵媒。反而《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剧情虽然有些套路性,但是这方面反而做得比较好,这也是一些人认为《金》的个别案件可谓经典的原因之一(当然这有先发优势,不过后来者可没少借鉴)。
C.这些条条框框的存在或许限制了剧情设计的自由,不过也能有效避免同质化;“圣斗士不会被同样的招数击败两次”,第一次被叙述性诡计欺骗的读者,第二次、第三次再遇到同类内容,难免会有所厌烦;
D.回到梦档,如果“psync可以实现人格交换,psync存在试作版”这两个信息若不是在邻近结尾给出,推理过程会完全不同,整个案件也几乎可以认为再无难点——所以思考“梦档的连续杀人案的杀人动机、杀人手法、杀人地点、凶手逃离现场的方法”从结果来看甚至不如思考人物亲缘关系更有意义。因此,最好不要把梦境档案(以下简称梦档)当作一部标准的推理游戏来期待,否则被打越耍了的感觉会很强烈。
E.如果推理了在全灭篇解锁前会得出什么结论:
(1.本着一般情况下,凶手不可能全部为死者的原则,在全灭篇未全部解锁前,将会排除冲浦、伊莉斯、应太、世岛为主要凶手可能性,帮凶不能排除,而Boss嫌疑最大;89号梦境佐证Boss与狼范有关;
(2.瑞希篇,主要凶手几乎确定是世岛;伊达与世岛有血缘关系;世岛认识瞳;而世岛曾经往木马的手机中打电话,又不可能为杀害硝子的凶手;
(3.应太篇,冲浦肠内有硝子眼球,应该怀疑冲浦是凶手之一的可能性;
(4.瑞希psync拼接照片分支,伊莉斯在翻车鱼口袋布置冲浦尸体几乎可以确定,因此应该怀疑伊莉斯是凶手之一的可能性,且该分支伊莉斯与第一代独眼巨人有关,伊莉斯可能有童年阴影;
(5.伊莉斯篇:世岛认识伊利斯、瞳;psync试作版需要挖取左眼,因此伊达在6年前可能用该装置进行过psync,原因不明;而瑞希psync拼接照片分支中伊莉斯梦境正是废弃工厂,因此伊莉斯在应太篇、瑞希篇被绑架前,可能就来过这里,原因不明,可能因此看到第一代独眼巨人,产生阴影;
以上想法的产生合情合理,所有人都可能是凶手,又不可能是凶手,逻辑漏洞很多,不能给出合理解释;只差捅破人格交换这一层窗户纸;
(6.与我一起玩的舍友的几个推论:
i 猛马的存在使伊莉斯指挥黑帮成为可能;
ii Boss可能就是最大元凶,毕竟伊达甚至会忘记她的名字;
不过我的舍友确实专门向我问到了psync的副作用,应该说他离真相还是近一点。

3.梦档的逻辑性:
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我建议“不要把梦境档案(以下简称梦档)当作一部标准的推理游戏来期待”,并非因为逻辑不够严密。反而,应该说梦档的逻辑几乎是滴水不漏。
举个例子,在menu的搜查资料中,甚至对结尾“3个月后”(也是连续杀人案的隔年)的文本中出现的“6年前”进行了解释:“按理说应该写为‘7年前’更加准确;不过大多数玩家可能不会注意到‘3个月后’已经是案发后第二年了,因此文本采用了‘6年前’避免违和”。
排除Psync的科幻要素,剧本大量的文字真称得上是铁板一块、严丝合缝,了解真相后再顺向梳理剧情,之前难解的梦境、对话、事实、人物关系都不能更加合情合理。因此应该承认即便是叙述性诡计,打越的诡计也是相当高明的:他其实给了你很多的提示,但是没有psync的信息,推理越多越迷惑,甚至很容易越推越远离真相。仿佛这些全在打越的意料之中,既有懊恼,更是佩服。其中“伊莉斯线”把我骗得最深,基于《命运石之门》的遭遇,我甚至天真地认为用世界线变动来理解剧情也不失为一种思路...
4.特色系统Psync:
我看过一些关于这一系统的吐槽,他们认为这个系统对理解剧情帮助并不大,并且选择单一,错误选项的选择大多是无效时间,且没有逻辑可言等等。
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不过应该指出,没有psync,梦档的评价绝对不会变得更好;换言之,这个系统绝对是加分项。
整个流程一共有11次psync,对象分别是:伊达、瑞希、伊莉斯(犀人)、应太、瞳、伊达(瑞希线)、世岛、伊莉斯、Boss(犀人)、89号(狼范)、89号(犀人,真相线);
这11次psync各有特色,或治愈、或诡异、或欢乐、或魔幻,其实我认为选项甚至可以更加意识流一些,脑电对不对得上倒在其次,我真的很欣赏这种漫无边际、随心所欲而若有所指的设计。比如对瑞希进行的psync,倒刺的挣扎的木马也好,拔起照片上冰锥拔地而起的铁棒也好,诡异而不乏浪漫;对Boss(犀人)的psync,用色大胆,构思精致,ABCDEF顺序的门在难度上已经相当让步;应太的psync的治愈也不必我赘述,江之岛盾子的签名也让人会心一笑。
(封面图:Pixiv @m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