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固体火箭燃料的秘密!

2019-03-07 22:42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火箭是中国人的发明这个全球公认。火箭的发明和黑火药的发明和应用几乎是同时代的事情。我们小时候玩炮仗就知道,把火药包装的非常紧密,那么通过引信点燃就会爆炸,这就是普通鞭炮。而若把火药装入一个一头封闭,另一头开放的纸筒或者金属筒,那么开口向上就是烟花;而开口向下,燃放喷出的燃气就会推动纸筒本身飞起来,这就是最原始的土火箭。其实古人也是这样玩火药而发明了火铳和反推作用产生的火箭。玩这种黑火药的土火箭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土火箭的开口大小必须合适。若喷火的开口太小,那么燃烧的压力过大时,土火箭就会半途爆炸;而开口过大,燃气压力不足导致推力会下降。其实即使到今天,用于发射卫星的重型固体航天火箭,仍然有喷嘴设置必须大小合适的问题,一旦开口过小,这样巨大的固体火箭仍然会爆炸。

也就是说虽然当代的航天大火箭已经比1000年前爆竹转化来的土火箭表面上先进了N倍,但是其基本原理和容易发生故障的所在,至今却没有任何变化。另外火箭的发明最早和土火药有关,更证明最原始的火箭本身都是固体燃料火箭。液体火箭比固体火箭出现晚的多,只是到了近代,液体火箭才占据大推力航天发射的上风,成为主力。但是液体火箭对比固体火箭,最大的弱点就是液体燃料和氧化剂容易泄露,也不利于长期保存,而且发射前装备时间过长,这些特点显然不利于运用到战争中去。因此在当代,小到火箭助推榴弹,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RPG,火箭炮弹、各种空空导弹、地空导弹,一直到作为洲际导弹主发动机的大直径火箭,都是以固体燃料火箭为主。那么问题来了。当代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固体燃料的火箭,他们采用的都是什么燃料,也就是什么固体装药呢?


现代各种大大小小的固体火箭,早就不再用爆竹时代所用的黑火药。虽然黑火药在现代弹药中仍然少量应用,但是只作为起爆药的成分之一。现代军工和航天所用的各种固体火箭,基本和黑火药无关。之所以不再用黑火药,主要原因就是黑火药的能量密度太低,满足不了现代火箭的推力要求。

瀚海狼山在过去的推文中曾经谈到,现代枪炮技术的发明,和无烟硝化棉代替传统的黑火药直接有关。无烟硝化棉简单的说就是用优质天然棉花和浓酸反应制成。这种产品遇火会迅速的爆燃,反应基本无残留而且无烟雾。其爆燃速度被黑火药强烈的多,所以称为现代枪弹的发射药和炮弹的早期发射药,完全代替了前膛枪炮时代的黑火药。

正如黑火药可以当原始土火箭的发射药一样,无烟硝化棉同样也可以做部分火箭弹的发射药,能量密度更高,火箭飞行速度更快。因此用纯粹无烟硝化棉当推进剂的火箭弹,就是单基火箭弹。比如一些上世纪生产的107毫米火箭弹,122毫米火箭弹的推进剂,就是无烟硝化棉。其本质上和枪炮的发射药基本一致,只是装填方式和发射燃烧方式不同。


由于技术的提高,现代火箭弹大多采用双基固体推进剂。其以硝化纤维素作为基体,由硝化甘油作为溶剂将其溶解,塑化,形成均匀的胶体结构。其中硝化纤维素就是无烟硝化棉,学名纤维素硝酸酯,由棉纤维或木纤维在与硝酸“硝化”而成。另一基是丙三醇三硝酸酯,由丙三醇,即甘油,与硝酸“硝化”而成。此外再加入其他添加剂、助溶剂、增塑剂、化学安定剂,燃烧稳定剂和燃烧调速剂,工艺添加剂等等。

以上这些以硝化棉为主的固体火箭,多用于常见的火箭榴弹,中短程火箭炮弹,反潜火箭弹等。而更高档的各种空空、地空导弹、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弹、地地导弹和中远程导弹甚至洲际导弹,以及大型固体航天火箭,则采用价格更昂贵,配方更复杂的复合固体推进剂。


所谓复合推进剂,主要是指由氧化剂,金属燃料,和高分子粘结剂组成,配方和性能各异,其中包括:

1. 氧化剂,最常用的是:过氯酸铵,其他的有过氯酸钾、钠、锂,硝酸铵、钾、钠、锂;

2. 金属燃料,最常用的是铝,特别是超细铝粉,其他有氢,碳,锂,铍,硼,镁粉末;

3. 粘结剂,使氧化剂和金属燃料等固体粒子粘结在一起成为弹性基体,并为燃烧提供C、H等燃料元素。有聚氯乙烯,聚氨酯,聚丁二烯等;

4. 固化剂,使上述的东西成为固体;

5. 增塑剂,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改善力学性能。

复合高能推进剂固体燃料其实是很危险的!刚刚合成时,大部分是可以流动的,必须趁机赶快浇注,即灌入各类火箭壳体内,然后燃料就固化,粘住了,和各种火箭和导弹的外壳连成一体。如果浇注时工艺有问题,比如内部留了气泡,就必须要一点一点的把已经固化的燃料块敲下来,掌握不好分寸就会爆炸!网上有一些用面粉或铝粉自制火箭燃料的教程,看看可以,千万不要在自己家尝试制造。因为一旦掌握不好,把自己家爆掉是小事,弄不好还要殃及周边的左邻右舍。


复合高能固体推进剂的配方和制造工艺,是军事大国军工实力的重要体现。比如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和工艺长期遥遥领先全世界。导致不论小型的空空导弹,还是巨大的洲际导弹,美国人都能以最轻最短的发动机,达到最远的射程。例如三叉戟2D5导弹,仅仅用13米的长度,就能带8个弹头打击1万公里外的目标。而包括苏俄在内的其他大国,要带同样的弹头,导弹都很难短于15米。这是美帝压箱底的技术之一。不过现在其他大国在进入21世纪后,高能固体燃料技术也逐步赶上来了,和美国的差距已经缩小到10年之内。


固体火箭燃料的秘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