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位中国英灵更改后的名字的由来(非专业)
在昨天下午一点左右,官方发布了公告,宣布之前被迫下架立绘、语音的十二位中国从者将会在11月3日重新上架立绘和语音,只是语音会变动,只要涉及到这十二位从者的从者语音,其内容中对应的从者名都会更改为修改后的名字,本期就以个人简介来分析一下这十二位从者更改后的名字的由来。非专业分析,以下内容均仅代表个人,如果有错误还请在评论区指出。
第一位,荆轲,更改后:匕见

取自成语——图穷匕见(xiàn),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也记录有同样的故事。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又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秦王谓轲曰:‘取武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战国时,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行刺秦王,以献燕国督亢的地图为名,预先把匕首卷在图里,到了秦王座前,慢慢把地图展开,最后露出匕首。
第二位,吕布奉先,更改后:虎狼

罗贯中《三国演义》有提到:吕布乃虎狼之徒,不可收留;收则伤人矣,《三国志》中也有提到“吕布有虓虎之勇”,曹操也评价吕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可以看出吕布在历史上是为野心非常大的武将,“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如果没能喂饱吕布,那日后如果被其他人以美色利诱,必会反咬恩人一口。
第三位,不夜城的暗匿者——武则天,更改后:周曌(曌同照,这是武则天自己创的字,也有瞾,这个应该是流传错误的曌)

曌,可以拆成“明空”,这是武则天出家时的法号,之后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建立武周,之后便改名为武曌。
第四位,哪吒,更改后:莲偶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后自裁,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便用荷藕做他的骨骼,荷叶做他的肌肉,最后起死回生。不过关于哪吒的身体是谁重塑的有不同的见解,《三教搜神大全》中说释尊之佛知哪吒乃大罗神仙降世降魔,命不该绝,从而折荷菱为骨、藕为肉、丝为筋、叶为衣再次复生;《西游记》中则说哪吒被李靖逼死后,灵魂飞往西天极乐世界,佛祖正在与众菩萨讲经,听见哪吒鬼魂求救,后以碧藕为骨,荷叶为衣,用复活术起死回生,赐予神力,哪吒遂法降九十六洞妖魔;《封神演义》把复活哪吒之人由世尊改成太乙真人,但是造身材料之中去掉了“莲藕”,只留下“莲花”、“荷叶”两种必须品,并多了一颗“金丹”,而且提到太乙真人收取了哪吒的灵魂,才能注入莲花化身使其再次复生。但不管重塑哪吒身体的人怎么变,哪吒莲藕的身体是改变不了的。
第五位,项羽,更改后:重瞳

在上古神话里记载有重瞳的的人一般都是圣人(现代医学认为这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史书上记载有重瞳的人有八位,项羽就是其中一位,《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提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第六位,秦良玉,更改后:忠贞

忠贞(候),秦良玉死后追加的谥号。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 年),远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
第七位,始皇帝,更改后:祖政

祖政可以拆开成“祖”和政,“祖”代表祖龙,“政”代表嬴政,《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祖,始也;龙,人君像。谓始皇也",翻译一下就是“祖是开始的意思,龙是皇帝的样子,叫做始皇”,当时人们用祖龙代指秦始皇,嬴政就不多说了,秦始皇的本名。
第八位,虞美人(Assassin),更改后:雏罂(Assassin)

强调一下,这个不是初音的谐音。同样可以拆成两个字“雏”、“罂”,雏就是老芥的名字,芥雏子,罂就是罂粟,虞美人是罂粟科的,不过虞美人跟罂粟还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都是罂粟科的,但学名不一样,株植不同,花朵不同,这里不做过多展开,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第九位,赤兔马,更改后:丹驹

吕布的坐骑,身体大红色,像老虎一样凶猛的神驹,丹字典解释为红色,驹是少壮的马,红色的马,就称之为丹驹。
第十位,司马懿〔莱妮丝〕,更改后:莱妮丝

这没什么好说的,君主·埃尔梅罗二世中登场的角色,全名莱妮丝·埃尔梅罗·阿奇佐尔缇,司马懿选择的凭依之躯。(这波司马懿大胜利,四舍五入等于没改)
第十一位,杨贵妃,更改后:琰女(yǎn)

可以理解为杨玄琰之女。琰也有美玉的意思,《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中提到“鼌采琬琰,和氏出焉”,杨贵妃本名杨玉环,琰比较贴合玉环这一名字。
第十二位,虞美人(Lancer),更改后:雏罂(Lancer)

与杀阶老芥一样,是芥雏子+罂粟
以上就是对这十二位从者新名字来历的整理,仅代表个人见解,如果描述有错误还请在评论区指出。如果觉对自己有帮助的可以点个赞,那么各位,我们下期再见!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各种史书提到的语句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