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广州有趣-粤语相声卡带

2021-10-07 16:07 作者:悠翔的八百屋  | 我要投稿


唔知大家认识黄俊英,杨达老艺术家不,如果是粤语地区的朋友应该都认识呢,甚至有些从小到大都听过他们的粤语相声,那一句句“盏鬼”的名台词还经常挂在嘴边呢,例如:《借电话》的”一个电话搞掂嗮唔使下下去打的“,《对对大师》的”月圆对风扁,verry good对yes or right“和”空树藏孔,孔进空树,空树拱,孔出空树,空树空“等等。

粤语相声结合粤剧,说书,唱歌等技巧,通过诙谐的笑料反映出各种生活现象,既有“吽(粤语呆,木的意思)”又有“庆"(粤语活跃,兴奋的意思).又有”火爆“,又有”高亢激越“的感觉,既有”朴实憨直“的表演,又有”机智幽默“的特点。

1956年,广东开始出现粤语相声,主要以下乡表演为主,经常在顺德,中山,东莞表演,相声还不怎么形成气候,很多时候都要靠敲锣来吸引听众。

(相声《对对大师》| 网络)

80年代,正好是粤语相声,相声情景剧最辉煌时期。其中出名的有黄俊英,杨达组合的《打破常规》,《广州话趣》,《借电话》。张悦楷,林兆明组合的《歪批三国》,《对对专家》,《十五的月亮》。吴克,蔡传兴组合的《通台老倌》,同时有《球迷》这类的相声剧和羊城七笑星的《恭喜发财》,《笑星贺岁》春节特辑。

(小品《家庭老师》| B站:黄俊英艺术馆)

以中国唱片广州分公司,太平洋影音及广州音像出版社为主出版了一系列以磁带为载体的粤语相声卡带,可以说是粤语相声辉煌时期的产物。连黄俊英小品《家庭老师》都有提到“相声卡带”此物,可证明当年的火热程度。

为什么说粤语相声卡带是广东地区都有深刻的影像,那时候普遍家里都有收录机组合几大件,当时除了中午和傍晚时段广州电台播放的小说连播外,在电视节目尚没那么丰富外。相声可以说是消遣方式之一,那时候除了周末在文化公园中心台,荔枝湾公园,越秀公园等地方现场表演,还有广东电视台栏目《万紫千红》和《家庭百事通》,卡带也是听相声的渠道之一。只要家里有播放设备的肯定都有几张粤语相声卡带,甚至卡带还在港澳及海外华人地区流传,当地华人电台及团体还专门邀请张悦楷,林兆明,杨达等到当地做巡回演出呢。

千禧年后,粤语相声虽然没有以前那么辉煌,但是有广州相声艺术团在彩虹剧场,友谊剧场,中山纪念堂演出,还客串不少本地电视栏目或者综艺,例如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开心二四味》等等,但还是创作不出太多让人耳目一新及让人回味的作品而且更新换代的脚步很难在赶上了。

                                           (粤语相声小品播单 | 喜马拉雅网络电台)

现在通过视频网站或者网络电台还能回味当年"盏鬼又抵笑"的笑料包袱及"精彩"的相声片段,也就是这些相声卡带了,虽然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后期还出版了CD和DVD版光碟,但一去不复返了,感谢粤语相声卡带给我不少的快乐,感谢相声大师们精彩的演出,得闲时候再听翻几饼卡带回味一下先。

参考资料:林兆明《书接上一回——粤语讲古泰斗林兆明传》



广州有趣-粤语相声卡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