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谈超越

2023-04-12 20:16 作者:斯图加特offical  | 我要投稿

最好的结束一场论战的方式是什么?

不是作为任何一方试图彻底使对方屈服,而是提出新的观点,把这场论战的基础给击碎,使这场论战对论战双方来说无意义。

必须明白,处于论战的双方实际上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他们总得有一些共识,这样他们才可以在已经建立起的共识的基础上进行论战。

就算抽象出绝对的对立(比如纯有和纯无),它们也会同时走向绝对的同一(“变”)。

举个例子:

经济学历史上,有一场发生在30年代中期的论战,论战主题是“计划经济是否可行”, 论战双方是兰格等人(计划经济可行)和米塞斯、哈耶克等人(计划经济不可行)。

这场论战很难说谁输谁赢,双方辩论的十分焦灼。

但是,虽然看起来双方十分对立,然而双方的观点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价格反映供需关系。兰格等人试图证明的,也是计划经济拥有与市场经济一样的“均衡价格”。

然而,其后在60-70年代发生的“剑桥资本争论”,却否定了价格反映供需关系这一基础共识。

价格,至多是受供需关系影响,但它首先是按特殊比例和数量对产品和劳动时间进行配置,从而生产产品的交换比;它的根本职能是用来维持经济持续再生产的状态

因此,兰格与米塞斯等人的论战便随着剑桥资本争论的发展成为了历史。

这便是超越

超越不是和稀泥:不是一同接受双方的观点,再一起跨越到下一阶段。

超越是某一阵营中的某人(或某群人)沿着自己方向发展下去时,发现了自己观点体系中的悖论。如果他敢于继续,那么他就成为了一个特殊的角色:他既没有成为对方,也不再属于原先所在的这方。他成为了原先自己阵营的“反叛者”。

因此,超越者绝不是一开始就以超然于两方的态度驾临双方战场的上空,用自己的神力使双方都折服的人物。相反,超越者必然来自于两方阵营自己的“反叛者”。这个人越是在自己的阵营中研究颇深、越有探索精神,他也就越有可能成为“反叛者”、超越者。可想而知,这种人往往也是不大受各方所欢迎的。

谈超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