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字的稿子实在太多,视频配音还没配完,先给大家看看吧

那么今天我就来讲讲做一个米粉的经历顺便吐槽吐槽产品和所作所为,先来讲讲我是怎么知道小米的。
2014年我还是个初中生,学习并不是很认真,天天只顾着玩,有天借了同学的的智能手机,华为的型号是Y9。当然,当时我对手机的没有什么概念的,知道这个东西能玩就好了。
然后我偶然间在QQ空间看见了小米的广告,细节记不清了只记得一句话叫做:“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还有这块钢板的经历。也不知道不锈钢加工难度到底有多大,只是不明觉厉。这条广告看完之后我又看见了红米一代的广告,红色的画面和红米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确实对手机没有什么概念,看完就去玩游戏了,这是我与小米的第一次相遇,短暂而深刻。|
后来我上了初三,我们化学老师手上戴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银色的上面有三个小点,起初以为是手表,但是想想又不对但也没有深究,再后来我看见化学老师的手机正面左上角有一个MI标志,知道这是小米了。
没过多久初中毕业了,家里给了我一个联想手机型号是A320t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台入门级被我刷了无数次系统,里面有官方的也有个人制作的,当然,少不了MIUI。这里面的细节我就不说了,在一顿折腾后MIUI终于被我刷进了手机,版本是MIUI6,开机后我被震撼到了,脑袋里炸出一句话:为什么会有这么逆天的系统?各种人性化的设置,各种主题、壁纸,好看的界面......
但遗憾的是,这台只有512M运行内存,4GB储存的手机支撑不起MIUI还是被我刷回精简版系统,从此我就非常渴望有一台小米手机。
可惜,我并没有零花钱,只能攒压岁钱,两年后的高二,我终于攒够了800大洋,偷偷买了一台红米note 2,这部手机的购买经历也真可谓是一波三折起初是圆通没及时送给我,退回去了。后来换了一家店但老天爷总是跟我开玩笑,依旧泼了一盆冷水给我,这一次买到手居然有锁,这可是包装完好的手机啊,怎么会这样?但是我并没有过多的追究,让买家换了一台给我。谢天谢地终这次于没有啥问题了。
但是这台手机的使用体验其实并不是很好:屏幕发红、WiFi断流、按键失灵、续航尿崩、夏天发热严重,还有虚假宣传。但是这并没有让我对小米的“信任”失效,因为我喜欢钻研,也算是有点小聪明的人,每天在网上看得就是手机和电脑,小米的性价比、企业文化和生态链让我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良心,这么听用户话,这么酷的公司。我也正式加入了米粉这个名声并不是很好的群体,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机佬。
几个月后小米5发布,四轴光学防抖、3D陶瓷后盖、骁龙820。最低只要1999,当然这次的1999算是害了小米,过低的定价让小米不得不阉割配置,残血版的820,残血版的内存颗粒。还有大黑边以及永远难产的黑色和陶瓷版.....顺带发布的小米4S也只是线下机型的试水机,短命得可怜。
半年后,小米发布小米5S系列,依旧1999起步,阉割版骁龙821,没了光学防抖而是直接来了个1.55微米的迄今最大单颗像素面积,拍照却依旧不走心。这次也带来了体验非常差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我同学买了一年后离开移动电源只能坚持一个小时的电池,当然这是他习惯不太好,但这也侧面说明骁龙821的能耗比并不好,还有几乎没法用的超声波指纹。
还有一起发布的小米5S PLUS 简直是红米的外观和做工,这里就不再细说了。
小米正统的数字系列向来都是以1999定价的,我想小米在小米5系列定价时应该非常痛苦的:是舍弃配置定价1999维持系列两千元的情怀,还是直接跨过两千这个门槛呢为发烧而生呢?小米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而正是因为这个过低的定价限制了小米的正常向前的步伐,可以说 整个小米5系列是失败的。
估计小米也是痛定思痛了,在一个多月的后的10月25日,小米发布了一款具有真正革命性的产品:小米MIX此处@乐视and TNT,刚开始大家都以为这只是小米note2的发布会,但是雷军在说完note2后又说了一句:我们一直在思考,未来的手机到底是怎样的。许多已经起身准备走的人又赶紧回到座位听。
随后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黑色的手机,雷军:我们试着点亮屏幕。屏幕亮起后的画面震撼到了我,虽然我看过夏普的无边框手机,但是小米mix和夏普完全不一样。我觉得小米又重新做回了那个为发烧而生的小米。小米MIX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全陶瓷机身,连按键都是陶瓷制成,榫卯结构,悬臂梁压电陶瓷发声技术……
对行业来说,mix开创了手机屏幕的“全面屏”时代。对小米来说mix证明了小米有能力做出足够好的产品交给他的朋友们
之后我买了小米手环一代,虽然这个产品已经推出了一年半,但是79的售价实在无法抵抗,这块手环我也一直戴到了第二年的十月,最终被我拆掉了.....
在红米note2那非常不友好的使用体验下坚持了一年多后我又花了930买了红米4高配版,可奇怪的就是我明明是在某宝买的寄过来的却是京东快递,而且就在我下单后的一天,官方宣布涨价到一千,当时的心情就像中了彩票。
这次的使用体验也是非常好,直到现在还是大米续航评测里的第一名以及当时最便宜的骁龙625机型,还是机身工艺第二好的红米。就是屏幕有些发红拍照比较扎心,但这些因素都无法成为阻挡它我心目中的成为最强红米。
2017年2月28日小米5C发布,搭载了首款小米自研移动处理平台:澎湃S1,八核A53架构 28nm制程,采用big.LITTLE架构设计,大核为主频2.2GHz小核为1.4GHz ;GPU采用Mali-T860 MP4,可升级的基带同时还支持移动联通双4G。虽然这颗芯片的性能并不强,只介于骁龙625与联发科P20之间,但澎湃S1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设计到流片并量产的全部过程,这也证明大唐联芯和小米一起组建的松果电子实力不容小觑。我现在很期待澎湃S2的表现。
2017年4月,小米6发布四曲面机身,骁龙835、不锈钢中框、不凸起的双摄、IMX386传感器,这次小米终于把1999定价的桎梏给突破了,为我们带来了我们更好的硬件和使用体验。顺便还带来了MIUI9,但MIUI9相对于MIUI8并没有过多的升级,更像是换了一个皮肤的MIUI8。
后来一次巧合我爸说要给我买台手机,我最终没选小米,而是魅蓝E2,想知道原因的可以去看看我的第一个视频。但是这部手机让我更坚定的选择小米,虽然这台手机日常使用体验很好,但是游戏性能知道非常扎心,中画质的王者荣耀连30帧都跑不到。这我当然受不了了!
2017年9月,小米发布小米note3和小米mix2,只可惜这场发布会让很多人失望了,万众期待的小米mix2用渲染图混淆视听,工艺倒退,可能是小米想要把高高在上mix系列变成能走量的产品,也还好小米留了一手Unibody全陶瓷版本。而本该为小米打开高端市场小米note系列却沦为次旗舰中端产品,而且起初定价过高,但小米note3确实是款不错的产品,平衡的性能和续航,不错的拍照效果......还有吴亦凡的加持,对妹子们的杀伤力也不小。
18年春节后,不断传出有关小米上市的消息,其实我并不懂股市,但是我知道上市可能意味着小米真正要开始变化,可能不会再有以前对发烧的极致追求,会开始变得沉稳而保守。可能这么做会伤了那些发烧友的心,但对小米来说是件好事,毕竟商人还是要赚钱的,做这个决定也是为了更长久的发展下去。
果不其然,没多久后,在、小米在武汉召开的小米6X布会上雷军向大家承诺的小米的硬件利润永远不会超过5%,超过会用各种方式返还给用户。说实话当时确实挺感动的,但是后来各界评论都表明国内都鲜有纯利润超过5%的手机厂商。与其说是对用户的承诺,倒更像是雷军对各大股东的承诺,而这也是为上市打下的基础之一。
不久后发布的小米mix2S和小米8有太多相似之处,相似的外观、一样的相机模组,虽然这套相机模组拍照确实不错,但这时mix系列好像又和数字系列倒转过来了,小米mix2s精致感和工艺的进一步倒退,小米8探索版的3D结构光和屏下指纹,mix本来是小米黑科技的代表,却成了走量的旗舰,而小米数字才应该是走量的系列,却又用上了前沿的3D结构光和屏下指纹,真是让人摸不清小米的套路。
2018年7月9日上午九点半,港交所花20万元定制的新铜锣被雷军敲响,小米集团 1810.HK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每股股价为17港元,但是第一天就遭遇破发,跌至16.800港元,但在随后几天股价突飞猛进,增幅达20%之多,达到了21港元。当年给小米IPO投资的钱翻了八百多倍,这些数字虽然是冰冷的,但却实实在在证明了小米商业道路的成功,而时隔十年后的雷军再次用自己的实力带领一家5000亿市值公司上市,不愧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了。
随后小米上市对产品的影响开始慢慢显露出来,产品外观开始一致化,而且是出奇一致化,颇有当年魅族的风范,还有一个最大的槽点就是都™像iPhone X,为了稳重也不能这样明目张胆的模仿吧?像iPhone X也就算了,摄像头还那么突出,摄像头你为什么要模仿椎间盘同学?要不要我拿个铁锤给你撼回去?当然这其实是个取舍问题,摄像头不突出是以前非全面屏时代才容易做到的,至于为什么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说。加上现在的相机传感器和模组越来越好,体积也越来越大,想做到不突出已经非常难了。不要跟我说vivo NEX和find X,也不看看那俩手机有多厚。
吐槽了这么一大堆,现在该说点鼓励的话了。那么我现在很希望小米能把上市这段风险期给平稳的度过,能快点做回那个年轻有活力的小米。能再给我们带来更多像mix一代一样惊艳的产品。不要再让米粉们失望,让别人看笑话了。
做为一个4年的米粉,小米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都看在我眼里,有好的也有坏的,失败过,也成功过。从MIUIV5到MIUI10,我经历了从拟物化到扁平色彩化的审美变化。从小米4到小米8我也看到了四年不变的性价比和三明治。从独角兽到上市公司的蜕变。小米带给我的已经不仅仅是极具性价比的手机,也不仅仅是非常人性化非常好用的MIUI,而是一种带点信仰意味的信任。雷军曾说:我们不需要能把到稻草卖出黄金价的人,我们要和用户做朋友,要和用户建立信任。正是这种信任造就了今天的小米公司,造就了世界第四的手机厂商,造就了两亿的MIUI用户数,造就了世界最大的IoT平台,造就了5000亿的市值......
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当初的那句:“小米,为发烧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