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枫翻译】Starbreeze的陨落(第二部分)

Starbreeze的陨落
来自经历过这些的人们
原作:Wesley Yin-Poole (https://www.eurogamer.net/articles/2019-01-28-the-fall-of-swedish-game-wonder-starbreeze)
(同时发表在2019/1/30的payday2更新新闻上)
翻译:东方季枫
上篇

(第二部分)
Bo买下了他兄弟(Ulf)在公司里的股份,Varvtre,也恰好是Starbreeze最大的所有者。(译者注:详情见https://www.starbreeze.com/2018/10/starbreeze-ab-today-announce-the-appointment-of-the-nomination-committee-for-the-2019-agm/)Ulf是发薪日的创意总监,而Bo负责商业事务,他接着找到了一个新的独立开发商,叫做10 Chambers Collective(官网http://www.10chambers.com/),并着手制作一款名为GTFO的新游戏。据跟他们关系不错的人说,他们这些日子一句话也没向对方说过。
2014年8月,Starbreeze宣布已与Skybound Entertainment(你们玩的以前的walking dead系列游戏都是它发行的)签署协议,《Overkill’s the walking dead》预计将于2016年发布(译者注:原文即为2016年)。这个项目承诺了payday会与其接触并有联动可能,考虑到payday2正蒸蒸日上,人们都非常兴奋。当时,《Overkill’s the walking dead》是建立在Starbreeze的内部Diesel(柴油)引擎上的,该引擎最初是由Grin开发的,在2001年的游戏中首次用于弹道测试,之后才成为收获日系列的引擎。 所以游戏引擎方面的问题让Starbreeze焦头烂额。
据当时在Starbreeze工作的一个人说,Bo Andersson的想法是,The Walking Dead会成为一个永恒的“宇宙”(译者注:可参考隔壁漫威宇宙),一个持久的,有趣的,总是能让玩家想回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宇宙。这些年来,人们都在说它会和《命运》系列一样庞大,成为一款同样能卖出数千万张拷贝并能持续十年的游戏。结果却不是这样的。
与此同时,Bo Andersson投入了很多金钱,让Starbreeze成为了一家精品出版商。第一款出版的游戏即是加拿大的Behaviour制作的多人合作恐怖游戏《Dead by Daylight》(黎明杀机),它于2016年正式发售,没过多久就突破了300万份的销量。 (Starbreeze最终将出版权出售给了Behaviour,以便在2018年筹集现金。)Starbreeze还帮助众筹了一些个人项目,并签署了《疯狂世界2》和《网络奇兵3》的出版协议。这两个截止到完文前还没有发售。
根据工作人员的说法,《Dead by Daylight》这个项目对于Starbreeze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其他一些协议却令人挠头。2015年5月,Starbreeze宣布投入800万美元出版由克罗地亚工作室lion game lion开发的《Raid:World War 2》,lion game lion曾在《payday2》的DLC上为Overkill工作过,所以他们其实早就有联系。据知情人士透露,lion game lion的老板是Bo的老朋友。例如,lion game lion的联合创始人Ilija Petrusic曾与Bo在Grin合作过。
但是《Raid: World War 2》从一开始就令人失望。Starbreeze的员工认为这项投资根本就不值得,不知道为什么上头要资助一个明显是《payday2》竞争对手的游戏。玩过这款游戏的人都说,这其实就是《payday2》的DLC。“这是《Payday:World War 2》。”一位向我们提供消息的人这么控诉。“我们为啥要做这个?自己和自己作对?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作为payday的扩展呢?”Starbreeze与《Raid: World War 2》签订的协议本应该让其收回120%的投资金额,还有额外一半对一半的版税分成。但是他砸锅了。在2017年9月,这个游戏正式发行后的三个月内,这款游戏平均只有40个同时在线玩家。
也是2015年,五月的时候,Starbreeze宣布买下了Valhalla引擎,购价7300万瑞典克朗(译者注:约人民币5.4亿)。原本的计划是让Valhalla引擎为所有Starbreeze的游戏助力,但是据不得不使用它的人说,Valhalla引擎就是一个渲染按钮。“我们刚拿到它的时候,甚至都打不开文件。”一个人这么说,“这一切根本就无从开始,事情就这么一点点操蛋了起来。”
与此同时,Bo的消费狂潮正在一点点向VR领域蔓延。2015年6月,Starbreeze以200万美元收购了法国VR工程公司 InfinitEye,并成立了虚拟现实技术公司StarVR。Bo想要推出一款高端VR头盔,并获得了台湾的硬件与电子公司宏碁(Acer)900万美元的投资,Starbreeze于是投资1000万美元在迪拜建立了一个虚拟现实主题公园。他还与Imax签署了一项VR协议(Imax VR现已暴死),该公司斥资710万欧元(译者注:约5470万人民币)收购了Nozon公司,以打造VR电影体验。他还收购了一家名为Dhruva的印度外包公司,并将其用作第二个工作室。该公司在洛杉矶,旧金山,巴黎等地相继开设了办事处——据Starbreeze的员工称,这些地点均租金高昂,引人注目。Starbreeze制作了一款John Wick VR类游戏,它甚至在斯德哥尔摩开了一家VR咖啡馆,虽然据当地人反映根本就没人去那地方。
一名负责VR方面的员工表示:“他们需要大量的VR游戏去填满这个中心,因此我们只能在没有任何大背景调查的情况下,强行与VR开发商接洽。”“他们几乎是在盲目往里砸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