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党争”作品的根本矛盾——创作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2019-08-03 21:00 作者:晴阳火鸟akh  | 我要投稿


一首im so happy送给大家

“——可是我不是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一个男生

我没有爱过他

他对我来说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对我来说

只要有几个长处,

也就可以试着去爱了

只要可以爱上——那也就足够了”

(这段话与图片并无关系【笑】)


这篇文章是因为《五等分的花嫁》的角色和一些剧情而创作的

我自己其实是个挺现实的人

不相信什么二次元

也不算什么死宅otaku

甚至潜意识里认为萌向作品是业界毒瘤,劣币驱逐良币(笑)

虽然平常并不会表露出来ky别人就是了

但是

有那么几次我会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头


这篇文章也是因此而诞生的

【也算是涉及到我个人的一些人生观念和爱情思考在里面吧】


由于篇幅原因,有关爱情方面的详细解释我会放在另外一篇专栏里

(我都记不清我有多少坑没补了)


本身我自己其实不是特别喜欢看后宫作品

或者说的更准确一点应该说——没有特别的爱好和喜好加成,属于比较淡漠

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近几年没节操的作品越来越多

而看这些作品的时候总是让我觉得

——既然你要着重于妹子,那我加速或者跳过直接看精华部分好了(除非你剧情够好)


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近几年无脑卖人设现象越来越多

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些严重掺水剧情过程营养不良卖福利的作品,为什么我不直接去看里番

所以大多数后宫作品对我来说我其实不怎么提得起劲

因为浪费时间

有些后宫作品可能人设确实有点讨喜

对于这种作品基本上我就是搜刮图片和集锦片段

没营养的剧情直接跳过(甚至并不会去看原作)

可能这种生活态度有点太无趣吧——但我还是不想浪费时间,我想高效的利用娱乐时间

当时我还兴冲冲去看了名作之壁,结果人生第一次发现世界上还有我完全记不住到底讲了啥的片

我就是想看质量扎实都是干货毫无尿点看一集想再来几集的作品

我很小的时候我爸从网上的评论找的“名作”——我人生第一部动画“交响诗篇”

——如果不流出合适的时间

拿出应该有的态度去享受和沉浸,

想要寻求刺激的方式多了去了

为啥非得糟践自己去随便敛食快餐动画漫画?

(这可能也是我特别厌烦某些数值养成类游戏毫无意义的重复劳动“练度”的其中一个原因)

所以我的浏览范围中

大多数涉及到后宫元素和色彩的作品

基本上都不是纯后宫或者传统商业需求视角下的后宫作品


因此党争这玩意对我来说还挺遥远的

平常没什么接触机会

《白色相簿》更是久闻其名未曾见过一面

——虽然是因为懒就是了

(至今也就是看过大佬的分析文,真要说有哪个人物和派别让我动心到愿意参战……)

然后吗……

如果对我比较熟的人可能会知道

最近我混五等分花嫁贴吧有段时间了

也最后终于是踏入

——因为党争和人争论甚至是跳刀其他话题然后对喷这种事情中去了

(虽然大多是因为一些琐事和人对线)


怎么说呢……

应该还是有一些是和五等分的剧情赌气吧

我现在没有创作能力

无论是剧情上还是美术上

但是我也有假想过如果我来创作我会表达什么价值观

(甚至有些角色的人设已经和其他一些最近的个人喜好串起来了【笑】)


在和别人争论一些事情的时候,

最后诞生了创作这篇文章的想法

也算是稍微满足我想要嘲讽这些机制和心理态度的心理需求吧(笑)

我的原文其实是这个样子的:

(由于贴吧那rz机制,很多评论找起来很困难)

首先在揭底之前

先讲一些有关文学理论方面的知识

(当然不会讲太专业,要不然这文章就更加没人看了)


文学或者说文艺作品在观赏的时候

实际上有这样几个前提:

##

1文学实际上是带视角和倾向的

视角就是文艺作品的文字等媒介——向观众传达并交互的过程

不管你的交互风格如何(碎片化叙事、纪实性叙事、漠不关心的理性口吻、评论评价等)

文艺作品不可能像现实一样

静悄悄坐在那里等你去发掘

有交互过程

(并且有艺术体裁的规制)

就一定会有表达的倾向

(具体执行带有的自身性质)


2表达过程中,除了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也会涉及到信息情报的不同性质

这个就和新闻类似

有时候话说一半意思完全不一样

上帝视角交代的剧情和心理活动或者人物侧面表述的剧情

其性质和可信度、解读方式也完全不同


3(经常被人忽视的一点)现实不需要逻辑,但是作品需要

这个东西实际上很好理解

现实摆在那里就一定是合理的,因为逻辑是从现实里提取的

但是作品不是

因为第一点说了,作品是表达出来的——他不是现实(唯物、客观现实)

#在党争作品(或者说恋爱相关)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党争作品不是“死神来了”这种猎奇视角的作品

一个人可以在现实

因为各种奇葩原因喜欢上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人

(甚至自己都说不清为什么)

但是这种情况对于读者来讲其实毫无意义

——读者想要的不是一个在现实中可能的结算结果

低概率或者说边缘化的情况对于观众来讲讨论意义不是很大

——除非你去看《死神来了》这种猎奇作品或者纯粹为了追求戏剧性“无巧不成书”


关于这一点可以解释《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的结局

——男主最后选“千寻”的原因实际上有给过解释,

但是在当时腰斩情况下过渡和塑造缺陷很多

因此观众接受程度上来讲就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因为说白了这个结果就是——我压根就不想玩党争,我根本不从党争角色里选”胜者“)

因为观众需要的不是冰冷但合理并且可能发生的现实结算结果——“欧亨利式结尾”并不是党争视角下读者想要的

(详情我会在后面说明)

没天理呀没天理
但实际上你仔细一想“千寻”结局其实是个鬼才结局,他的逻辑很通顺


因此这里可以初步的给出党争作品的矛盾:

1党争作品本身就是带很强的结算视角方向的

2党争作品其实并不“陈述”——“客观/现实”结果


绝大多数情况下

或者说常规作品

(在交互过程中—向读者表达)

这些作品的视角是为了叙事

叙事在叙述什么?

在交代情节的发生——也就是作品自身的“真相”

推理女王的代表作——《罗杰疑案》(真正意义上将推理和文学、叙事结合在一起)

而党争作品却不是

党争作品的最终和直接目的

(和读者交互过程中)

是——“胜率/结算”——也就是谁赢

党争作品的源动力和驱动读者带来的红利

!最常见的

就是来自于“赌徒心理”和“功利心”,是一种想要得知结果和利益成果的“求知欲”


就像你看侦探小说一样

精彩的推理当然是重要内容,但是这个内容和快感是“真相/结局”在拉动你

“快递相册”(笑)


因此

不难看到凡是党争作品中

基本上就会涉及到对不同角色喜好以及站边导致的“dang派斗争”

即使是《路人女主》这样的给出正宫的作品

也会有大量的dang派斗争

(虽然基本上都是在嘲讽对方领略不到己方的境界

这种半吊子党争就是了【完全就是在吹比】)

举个例子——兄弟们,wc这腿这肉,不说了好吧懂得都懂

在dang派斗争中

本身就有一定的排他性和集权意识

就算

读者接受了人与人并不能完全互相了解的现实,

最终目的不是和别人达成一致

——在内心,希望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本位,潜在“认同感”这样的心理也占有极大的权重

如果每个人都不在乎

对自己价值观和喜好

等等一些个体倾向的倾诉和要求

(俗称“圈地自萌”)

直接佛系当好好先生

那党争作品就差了点味道

(漠不关心,心不在焉,并没有投入其中)

再不济——就算和现实妥协不去表达自身说服去向外输出,也会采取抱团取暖的行为

(讨论xp时的男人jpg)


因此不难想到党争作品的这几个现象:

1回合制拉扯

(平衡角色战力)

2剧情安排的功能性需求特别大

3重视执行与操作的性质与效果

(功利性、实践实效——俗称看女人打架si13)

4剧情不是“轴/中心”集权化而是多核心拉扯的——因此交错因素将非常多

5最为重要的一点

——dang争作品的运营性质“读者交互体验”


我开头也说了,

dang争作品本来就是带有视角方向和目的的

那么这个时候就很明确有这几个读者体验和反馈上的冲突:

1其他作品中叙述现实和剧情真相的过程

在党争作品中

却会被按性质和利益被读者分化以及评估


2作品不再是基于“真相”表达

剧情本身就已经带有利益相关——最为直接的消费者和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从“是什么”——到“凭什么”

=党争是一场投资收益,读者加入其中就已经处在跑道方向上了


这些都是在文艺作品

本身就有表达和交互性质的情况下

党争作品再叠加一层视角方向导致的

举个例子

在批判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中,有时也会出现剧情需要或者需要角色“背黑锅”

只要过渡完善逻辑通顺

有脑子的读者就不会有作品质量意义上的不满

(但是可能就会有角色喜好上的不满【笑】)

因为读者的立场归根结底

实际上是“上帝立场——虚拟世界不关我事”

【第三方观测、接受信息局面、仲裁】

这种作品是基于——

发生了什么,变成了什么,怎样一个人,怎么一回事

(尤其批判现实主义中,有很多角色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这不妨碍读者喜欢他们)

毕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但党争就不一样了

【身在其中的利益链相关,既得利益者和间接执行以及效益承担者】

首先,

如果有人受苦受难

或者背黑锅被安排丑角要被沾脏水喷唾沫

那请问为啥是我们家?

其次,如果你告诉我这是剧情是真实是情节需要

那么为什么是我们家角色需要这种真实?

请问你这种情节需要在dang争作品中是为了什么?


dang争作品有输有赢

最后肯定会有人不满

这个不假

——但是凭什么是我们?

你“凭”的那个理由,为什么偏偏就找我们这个阵营开刀?


再者,作为一个作者

——如果你写不出除了背黑锅以外的剧情手段

非得用这种方式塑造

那说白了就是你无能,没能力在此情况下保证让角色还有赢的概率

(为了背黑锅的情节需要而去选择某个角色——那不就是官方迫害不想让你赢吗?)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

道理我都懂,

大家看漫画一样的付钱(利益相关=同一条船),凭什么我们派天生比别人低一等?

唯独你春场最没资格问这句话

因此这里又能给出另外一个初步的“矛盾”:

党争作品是通过“互动密切性”和“多起点/阵营”来获取读者红利的

这一点使得党争作品本身就是靠“平衡”来拉扯的

然而!

党争的终点或者说它的驱动力和吸引人的原因

——是因为“爱情”(结算结局),是独占性的——是指向性而不是每个人都相同的

也就是说:

爱情是没有相同的平等这个概念的


所以dang争作品本身就是靠“大淘沙(笑)”

来保证活性,去驱动读者和作品一起运动起来

这是作品的源动力

【因此,在dang争作品中将博爱、相等、亲情等等与爱情主线相并轨是非常可笑伪善的】


也就是说

dang争作品本身就是围绕“怎么”得出“什么”结果的过程展开的

dang争作品的模式是一个消耗性模式

——你越描绘矛盾冲突,剧情发展层次就越积累而递进

剧情越递进,就越向着终点和结果推进

而终点和结果意味着结束和完整——意味着得出结论——意味着没法读者再靠这个吃饭了

这本身就是个类似于

能量消耗——随熵值方向,逐渐迈向不可能利用——消耗性过程

“日出方升方落,物将生将死”


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dang争作品很容易烂尾

因为本身dang争的故事模式和运动发展过程以及和读者的相互关系

就导致这类作品的利益转化——与带来巨额利益的故事模式——必然相冲突

你越靠这个恰饭,最后就导致越恰不到饭


至于dang争作品如何结尾,以及如何转型

这部分放到另外一个专栏里写

“党争”作品的根本矛盾——创作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