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定向选调备考:待遇、培养方式、分配全方位解读
四川各地待遇情况
成都
一圈层:15-20W。(天府新区,双流区,高新区 )
二圈层:15-16W。(龙泉驿区,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新都,青羊区,温江,成华区以及市直岗位 )
三圈层:11W。( 金堂,郫县,简阳,新津,崇州,彭州,青白江,都江堰及省直岗位 )
其他市州
德阳区县:10W+
宜宾市直:10W+
眉山市直:9-10W
绵阳市直:10W+
乐山区县:7-8W
达州区县:7W+
泸州区县:10-13W
南充市直:7W+
雅安:7-8W
巴中:8W+
广元:7-8W
资阳:8W+
攀枝花:8W+
广安市直:9W+
内江区县:7W+
遂宁区县:7W+
自贡:7-8W
甘孜区县:8W+
阿坝:10W+
凉山:6W+
安家补助(有的市州叫“人才激励”)
成都:安家补助费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有的岗位好像取消了),住房公积金单边缴纳1000-2000;
宜宾:硕研20W、博研40W(须签订5年服务协议);
自贡:一次性发放,工作满5年的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按博士20W/人,硕士5W/人;
达州:一次性发放,博士30W、硕士15W、本科W ;
巴中:一次性发放,博士20W、硕士10W;
广元:一次性发放,博士7.5W、硕士4W;
广安市直:分年度发放,博士15W、硕士5-8W;
内江:引进5年内,博士25W(5W/年)、硕士15W(3W元/年)、本科5W(1W/年);
攀枝花:分年度发放,博士20W、硕士8W;
绩效奖金
绩效奖金也是一大收入优势。但是,每个市州都不一样,就算是同一市州的,不同区县间也有差距,所以就当前收集到的情况来看,成都、宜宾、绵阳这三个地州紧缺选调生的绩效奖金是最高的,综合来看,一年有3.5W一5W左右,当然部分单位的绩效奖金甚至会高于5W。
德阳、内江、自贡、眉山、泸州这些GDP同比增长速度高的市州绩效奖金也非常诱人,综合来看,一年有2.5万一4万元左右。
剩余市州的绩效奖金,综合来看,一年有1.5万一3万元左右。
额外补贴
攀枝花、泸州、内江、宜宾、眉山就明确指出会解决配偶的工作以及子女的入学问题。泸州、宜宾、自贡会统筹安排人才公寓等等,无法提供人才公寓的单位,也会每月发放租房补贴。
培养方式
轮岗学习:定期轮岗交流、上挂下派跟班学习、基层历练等。泸州、内江等地明确提出会定期调派下基层锻炼,给予更多的交流机会,遴选机会,提拔机会,借调机会。通常来说,轮岗越多,机遇越多,发展越快!
导师帮带:组织部门、用人单位指定专人对口帮带;每年还会选派一批选调生到省、市综合部门实践锻炼。内江、广元、雅安等地每年还会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班,并且有特定的时间要求。例如,攀枝花明确规定,培训每年不能少于14天。
建档跟踪:市委组织部建立信息库,纳入市委组织部管理范畴,真正做到统筹管理。宜宾、乐山还对选调生进行跟踪管理,一人一档培养,定期收集个人情况,密切关注发展和晋升情况。
破格提拔:成都、资阳、广安、遂宁等地州会定期分析情况,每2至3年进行一次集中调整,每年进行个别调整。对特别优秀的破格提拔使用,放到关键岗位和职能部门上去。
分配情况
整体原则
均衡(学校、学历、专业) 影响分配的因素:学校、学历、专业、排名、其他(D员身份、校园/工作经历,获奖情况、户籍所在地等)、填报的志愿
影响分配的因素(按照重要因素排序)
学校背景
分配顺序大致如下:清北>国外顶级名校(剑桥哈佛)>国外一般名校>国内川外名校>国内川内名校>国内一般名校>川内一般名校。
学历
学历基本上也属于决定性因素。以去年为例,博士基本都去的各市州的市直部门和经济条件好的区;硕士和本科则是市直、区县单位均有。
总成绩
近3年每个岗位的前几名普遍分配较好,先把排名靠前的分配了,剩下的在按照学校、学历进行均衡分配。
所学专业
考虑体制内主要以综合性工作为主,专业性要求并不高(除非是一些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委等部门会侧重考虑专业对口)。
其他D
员身份、校园/工作经历,获奖情况、户籍所在地等。
填报的志愿
解读:
根据目前的分配情况来看,考生的学校学历>专业>在校任职>笔面试成绩>分配意愿。
博士或硕士的学校排名更高,分配的区域更好。
就成都来说,在报考最终录取的考生中,大多数同学都是硕士,这时候看硕士学校的排名,学校越好,分配到一圈二圈的概率很大。
分配时的专业,会参考一下报考分配的专业,例如我是食品专业的,分到市场监督局这种部门,这种就比较符合专业,但可能这个部门今年招生需求不多,这时候就会结合在校期间的任职,例如担任过学生会主席,或者班长等,再根据任职经历分到对应部门。
成都
成都市有23个区(市)县,加上市直单位,岗位分为4大类。
人大、政协、D群机关、市政府部门。市政府部门即市直单位一般工作量会比区上小,到手约12-13W,含公 积金到手约15-16W,市直单位有哪些可以参考市政府部门图。
一圈层(5+2区域) 岗位:五个主城区和两个新主城区,包括四川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华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天府、高新区待遇为成都市最高一档理论上到手约15-16W,含公积金到手约17-18W,五城区则地理位置优越,相对二三圈层待遇更好到手约13-14W,含公积金到手约16-17W。但由于编制有限,2023年一圈层岗位缩招明显。
二圈层岗位:按照待遇排序大致为,东部新区、双流区、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郫都区、新津区、青白江区。理论上其中东部新区到手约15-16W、含公积金到手约17-18W,双流区和龙泉驿区到手约13-14W、含公积金到手16-17W,待遇水平与一圈持平,其余二圈到手约12-13W,含公积金到手15-16W。
三圈层岗位:三圈层可理解为成都远郊区,距离市区较远,且待遇相对最低到手约10-11W,含公积金到手13-14W,包括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简阳市、高新东区、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近年来,有不止一例清北等名校毕业生被分到三圈层的消息,但整体上看分配到三圈层的还是以本科生、川内高校生(招录基数大)居多。2023年三圈层则呈现继续扩招的趋势。
考题+视频解析免费领

视频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