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金石教育分享|为什么电影《发条橙》的结局与原著中不同(一)
尽管以其对称的构图和臭名昭著的凝视而闻名,但斯坦利·库布里克始终最关心的是故事。如果没有好的故事,就不会有伟大的库布里克电影,这一点可以从这位备受赞誉的导演从未拍摄过他自己原创故事的事实中得到证明(除了他共同创作的早期黑色电影)。
从《洛丽塔》到《华尔街之王》,库布里克会在文化领域搜寻值得改编的故事,通常在小说中找到它们。而在1971年的《发条橙》中,导演几乎比任何其他后来的电影都更贴近于安东尼·伯吉斯1962年的小说。

库布里克非常尊重伯吉斯的小说,称其为“杰出而独特的”。这并不是说他没有对其他原材料有类似的感受,但导演也有让原创者感到失望的本领。
戈斯·哈斯福德(Gus Hasford)是《全金属外壳》原型《短时进化》的作者,他对库布里克拍摄现场所见并不满意,而斯蒂芬·金则因为库布里克改编他的小说《闪灵》而声名狼藉。但是,对于《发条橙》来说,库布里克保持了对伯吉斯愿景的惊人忠诚。
话虽如此,尽管伯吉斯最初对库布里克的努力印象深刻,告诉媒体:“这是一本伟大的书籍,已经被改编成了一部伟大的电影”,但后来他对此产生了不满。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代表不喜欢旅行的库布里克在《发条橙》宣传期间遭遇了尖锐的问题,那些问题涉及到观察不周的人们所关注的永恒问题:“社会”的被贬低影响。但是,伯吉斯原著小说与库布里克的电影之间也有一个主要的不同点,这对作者而言可能是更为敏感的问题,可能比他所表现的情感更为引人注目。
《发条橙》作为小说和电影都因其描绘未来英国 dystopian(反乌托邦)的暴力场景而引起了争议,但它的故事探讨了严肃的问题。正如斯坦利·库布里克所总结的,“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与自由意志的问题有关。如果我们失去了选择善恶的权利,我们是否会失去人性?” 在导演的看法中,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是”。
在电影中,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Malcolm McDowell)扮演的亚历克斯·德拉奇(Alex DeLarge)接受了厌恶疗法,以“治愈”他的暴力冲动。但在成为所谓的“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他被描绘成了威权政府的空洞创造物。他最终试图自杀,醒来后发现他对极端暴力的旧倾向已经回来了。
希望我的分享给你带来帮助,喜欢我的内容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帐号,每天都会不定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