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创作笔记Ⅴ——“烟火气”

2023-07-04 14:49 作者:白草色  | 我要投稿

        我记得在高三最为忙碌的时刻,临近寒假的时分,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反复送回了家。

        在那个时候,我写了第四篇对于创作的心得,也就是创作笔记Ⅳ。

        那是我第一次在没有主要外因的前提下,发自内心地去写一篇创作笔记,或许是因为学业压力需要我清除脑子里一个又一个的构思,而我也需要一个机会整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

        那篇笔记的主题是“素材&题材”,我也记得自己当时写了一些对于作品灵感来源的想法,在一个特殊的心态和视野下——高三生。

        而高考结束后的现在,去向大致确定,放松下来的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加上新的心态和视角的所见所闻,我决定再谈谈一个我认为和“素材题材”相关的东西。

 

        “烟火气”。

 

        在2022年《咬文嚼字》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它,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含义,但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为它就是人的日常本身。

        是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带有“烟火气”。

        我之所以说这次的主题和那篇“素材和题材”有关系,就是因为在那篇中我写到过这样一句话:

 

        “再简单的题材,只要加上现实的内涵,都会变得耐人寻味。”

 

        我当时对于“现实”一词的定义现在看来,就是“生活”,只不过当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让我更加倾向于用“现实”一词加以描述,所以,稍微变通一下之后,我就得到了这样的一句话:

 

               “和生活关联的题材无论怎样又能够撼动人心。”

 

        不论是感动还是寒心,因为生活它本就如此。

 

        而所谓“烟火气”,在我看来更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美好瞬间集合在一起的感受,它源自人们记忆,在某些时刻,特定场景下被触发,让人安心,所以它应该是……生活的部分,那些细碎的美好。

        至少在我眼里的“烟火气”,和这篇笔记要说到的烟火气就是这样。

 

 

        我第一次接触“烟火气”这个词并不是自己看了什么网络的报道,也没有主动了解,而是在高二的时候,我的一位同学告诉我的。

        那个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去参加语文报杯的比赛,获奖之后,在班里也是一则不小的新闻,不少同学想着去“欣赏”一番,还有家长们。

        但那位同学的家长却不止于此。

        他还去看了我之前写过的一些参赛文章,最后让我那位同学告诉我。

 

        “你写的文章很有烟火气。”

 

        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当时明明对“烟火气”没有任何了解,但偏偏听见这三个字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太对了!就是烟火气!

        那一刻的明悟像一整块拼图最核心的空白,亘古以来被第一次填充,并且以最完美的方式契合了上去。

        我对于创作的思考大抵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一切都变得明了,我也在独行的海雾中隐隐窥见了指引我方向的光。

        此前我对于“创作”的思考就只有:我要写什么,我想写什么,我有了哪些灵感……

        此前我从未考虑过自己想要描绘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说到底,我只是在记录生活,并试图从生活的片段出发表达出那些更为宏大的东西。

        所谓以小见大。

        在我放到B站“随意”文集里面的大都是这样的尝试。

        最早是2020年7月的《光》,我中考失利之后结合生活感悟的产物,是对我自己的剖析;同年8月,《一个叫Forest的梦》,说实话其实是同时包含了我对于家乡森林的扩大思考和对爱人的感情。

        2021年《16岁的生日会》,我开始以日常实际发生过的与想象结合替代纯虚构;2022年《是什么》,一篇对于在校随笔的翻写,又打开了我现在除开小说最多尝试的方面,即完全由实际出发的创作。

        最后是2023年一月的《葬礼》,目前为止我最为满意的作品,因为我在这篇文章里做到了表达我想表达的,通过对生活的截取和二次描绘。

        现在想想。

        这些不都是在咀嚼日常生活,品味“烟火气”的过程吗?

        所以2022年的夏天就有了前三篇思想并不成熟的创作笔记,谈论一些青涩的心得体会。

        所以在我需要创作释放自己积攒的对生活的思考的时候,就有了《葬礼》。

 

        我一直走在这条路上,只不过我现在知道了这条路的名字,它叫“生活”。

 

 

        之所以我要在高考结束后的现在去提“烟火气”这一创作追求,是因为经过了高考洗练后,类似于新手保护的东西彻底消失,真正的生活在我眼前从360P变成了4K,无暇关注的东西,被“小孩子知道这些干嘛”搪塞过去的东西,在学业压力前忽略的东西,一瞬之间,全都涌现出来。

        我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直到今天,我才想明白,并且切身感受到了“烟火气”。

        可以说是长久积累以来的量变到质变,也可以说是醍醐灌顶。

        而直到今日我才弄明白的原因就在于。

        不被它包围,你怎能感受?

 

        念头的通达就是一瞬之间。

        六月底,一切结束之后的我被父亲带着去赴宴了几次。

        第一次是他的商业伙伴,宴请了新的合作伙伴,地点是一家高端酒楼,装修典雅,菜品格调高。但是我对于那晚的商业应酬,记忆最深的是一杯又一杯的劝酒,除此之外,虽然确实有所谓关系好,感情深,但是,我不认为这里面包含任何与“烟火气”相关的东西。

        它从不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

        可也正因为有了这次经历的存在,紧接着第二日的赴宴就让我感受颇深。

        普通的农家小院,被蚊子吻了十多口的脚,会喝酒但不会劝酒的一群人,家里长短,生活琐事都拿来说一说,宴散各自归家,或者结伴并排而行。

        我就这样在乡间颠簸的水泥路上骑行。

        抬眼月色空明,照见我路,夹道葱葱郁郁,映在水塘。

        风是被虫与蛙的奏鸣染了深黛色,来洗濯宴饮的昏沉气,从头盔的缝隙间撩拨我耳边的碎发。

        人是慢慢悠悠,想着有一茬没一茬的生活。

        这就是“烟火气”,带着温度,也带着人情。

        此后隔了一段时日,我迎来了第三次宴饮,或者说,家常下馆子。

        填完提前批志愿先到我父亲工作的城市,他没有和往常一样带着我去小区门口的快餐店解决晚饭,而是找了一家“特色菜很有味道”的小馆子。

        店里没客人,老板娘在桌边坐着。

        我父亲一只手拎着两瓶冰啤酒,一只手给我拿了玻璃瓶装的西柚汁,他说最近这个挺流行的。

        那道他想让我品尝的菜叫“茶香鸡”,我原以为又是什么家里用重油红烧了的鸡块,本来没打算点,他却坚持让我尝尝。

        那便尝尝呗,我想。

        此外还点了些其他的,我记得是“铁板包袱饺”的时候,老板娘笑着说那是今天才包的饺子,正新鲜,然后回身去厨房端了一碟西瓜——他们今天正好开了一个,也送我们尝尝,又点了盘蚊香。

        “夏天晚上蚊子多。”

        她这样笑着解释。

 

        菜端上来的时候我还是颇为惊讶的,那一大砂锅里还翻滚沸腾的棕褐色汤汁,浸泡在那汤汁中的整只鸡架,历战版本的砂锅外表……汇聚到一起,只有美味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它。

        我已经很久没有在什么地方吃过如此快意的一餐了,不需要米饭作为辅佐,用筷子挑开闷煮后而软烂的皮层,打散条状而白嫩紧实的鸡肉,从汤汁中一划而过,饱染鲜香。

        我一人解决了四分之三,直到吃不下为止。

        老板娘的女儿在我们开始对包袱饺下手的时候蹦蹦跳跳地跑进了店里,还是幼儿园的年纪。

        她的妈妈原本就带着笑容的脸迸发出了母性的光辉,仿佛也被同化一样,用着带有各种语气词的句子和自己女儿交流着。

        我父亲不时也插几句,他们都很乐意逗小朋友。

        他说起这家店,上一次是我母亲参加什么考试,通过之后来的,也点了这道菜,我母亲也吃得精光,而后我俩间的话题几度变换,最后告终在了时局形势,一向如此。

        我又想起高铁上坐在我右侧,带着女儿的父亲,虽然女儿打扰他久了会有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但小女孩抱着她父亲的脸亲了几口的时候,再强行压制下去的高兴也会通过他勾起的嘴角展露无遗。

        我还想起从前,我还想起当下的其他时刻……凡来尘往,莫不如此罢。

 

        这都是烟火气。

        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细细品味,把他们从生活中截取,汇集,精炼,提纯。

        此外都是修饰的工作,因为只是“烟火气”,就足以有震感人心的力量。

 

 

        我始终认为,“烟火气”才是作品成功的地方,若是一个作者的笔下能够自然流淌出这人文和人性的结晶,那他必然热爱生活,在意生活,不论生活是何种面貌。

        而究全篇,我想说“烟火气”的目的,其实就在于这一个过程,其本质反倒不是什么重要之物。

        “烟火气”是我追求的,因为我想写百态众生,我想看见那些美好,我追求它们,在这过程中,我也加深了对周遭的理解,虽然我仍旧感觉有一层混沌的油膜阻碍着我去看得更清楚,不过,我至少明白了大体的方向。

 

        那你呢?

 


创作笔记Ⅴ——“烟火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