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动物模型【疾病动物模型】
腹泻动物模型【疾病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番泻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苷 A.B,经胃、小肠吸收后,在肝脏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流兴奋骨盆神经节以加快肠道蠕动,引起腹泻。番泻叶中含蒽醌衍生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其他泻药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药理学研究表明,番泻叶含有蒽醌苷类,经口服后,通过小肠传递人大肠,也可由小肠吸收经血流而进入大肠内,或经胆汁分泌而传人。蒽醌苷类本身并无导泻作用,而是因为蒽醌苷类被大肠内细菌分解为蒽醌,蒽醌作用于大肠,提高远段和中段结肠的张力,抑制大肠的水和电解质的吸收,使水分滞留于肠腔,增加大肠推进性蠕动,导致腹泻。
【造模方法】番泻叶制剂的制备:取干燥叶片,研成细末(叶脉弃去不用),先用沸蒸馏水研和,再加冷蒸馏水配制成 8%的混悬液备用。造模时取体重(20±2)g 的纯种健康小鼠,一般先给予试药,然后以 8%的番泻叶粉混悬液按 2g/kg 灌胃,将小鼠分别放在垫有白纸的观察盒内,每隔 1 小时换纸,并记录灌服番泻叶后 1~6 小时内小鼠排异常便次数。小鼠粪便可分为 5 种:正常便、外形正常含较多的软便,外形不正常软便,水样便及黏液便。将前两种视为正常便,后 3 种视为异常便。7~2小时作最后计数。
其他造模方法:①小鼠:NIH 封闭群,体重约 30g。番泻叶水煎剂灌喂。用药量 16.7g(ke .d).用药 40 天。②小鼠:雄性,体重 20~30g。番泻叶开水冲,滤出液体,灌喂。用药储12g 或 40g/(kg.d),用药 5 天。③大鼠:Wistar 种,SD 纯系,雌性和雄性,体重 180~230g,早均约 200g。番泻叶浸泡液,灌喂。用药量(1~16.8)g/(kg ・d),平均约 6.9g/(kg·d)。用药天数 15~30 天,平均约 21.7 天。总用药量(20~252)g/kg,平均约 139.7g/kg.
【模型特点】有人认为番泻叶造模优于大黄,因为用量仅为大黄的 1/10,且浸泡制作方法简便,而外观,体重下降,大便形状均一样。番泻叶和大黄泻下作用又比玄明粉强。
【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止泻药物的药效观察,尤其适用于对肠道运动无明显影响的药物。
【注意事项】
1.小鼠必须分笼(或分格)单独饲养观察笼底网眼适当稍大,以便湿粪随时掉到笼下。用大烧杯或大玻璃漏斗罩住小鼠,更易于观察,可避免粪便沾在笼网。实验前应先将小鼠分笼饲养,观察 1~2 天,有腹泻(湿粪)的动物不应选取进行实验。
2.实验前应确定好受试药提取方法和给药剂量造模前先给受试药物,剂量和疗程根据预实验结果制定。由于药材来源、质量等关系,大黄、番泻叶的提取方法、剂量也可根据预实验结果适当调整。
3.应正确辨认干、湿粪便湿粪指近似圆形的糊状软粪或稀粪,在滤纸上,其周围有棕色环带,而正常的干粪则呈短棍形或梭形,在滤纸上,其周围不显颜色。
4.要及时和正确地收集粪便品样品给泻下药后,最初 1~6 小时,每小时换滤纸 1次,必要时可缩短换纸时间,如不及时换纸,容易造成湿粪重叠,影响计数,6 小时后,湿粪减少,可少换或不换纸。
5.评价受试药的止泻作用一般计算和比较各组小鼠 24 小时湿粪总数。也可比较各组排湿粪的动物数,或比较各组不同粪便性质的数,根据试验具体情况考虑。
【模型评价】番泻、大黄、蓖麻油等均可刺激肠道引起腹泻,此类模型造模方法简便易行,能较准确反映受试药物的止泻作用。对于某些对肠道运动无明显影响的受试药物,更适合采用本模型观察其止泻作用。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