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骤然离世,女人搬走不办后事,81岁婆婆索要17万抚恤金
爱一个人的表现是什么?是全心全意对他好,哪怕家人不喜欢,反对两人在一起,依然义无反顾?
还是爱对方就是听对方的话,只要享受对方对自己的好就行,不用考虑其他?连家人也懒得敷衍?连后事也不愿意处理?

结婚时,朱娟31岁,而老公童国强才23岁,因此,两人的婚姻并没有得到童家人的祝福,所以,婚后凡是逢年过节,朱娟几乎没去看望刘慧,甚至公公去世,她也没回去。
在童国强看来,自己娶的老婆自己疼,所以,他 一直非常宠朱娟。上班时候,同事叫他一起去吃饭,就因为朱娟说想吃粥,他饭也没吃就先赶回家去煮粥。
朱娟怀孕,因为感冒吃了药,孩子不能留,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流掉。在不知情的婆婆刘慧看来,就是朱娟故意不想要孩子。
于是,这25年来,彼此都过着各自的生活,互不打扰。只是有人有旦夕祸福,童国强检查出患了尿毒症,好在,他一直积极地接受治疗。只是令人想不到的是,童国强突发症状离开了。
这让朱娟一下子蒙了,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为了逃避,她直接去了大姐家住,目的就是为了不留在自家房子里睹物思人。也因此,童国强的一切后事都是童家人操办,费用也是童家人出。
事情过去一个月后,刘慧看到儿媳还没回来,儿子的抚恤金也不见朱娟分给自己。就叫了自己的女儿过来,委托她把属于自己的抚恤金份额要回来。
童师上门找朱娟,朱娟还沉浸在老公去世的痛苦中,加上她不知道抚恤金有多少,实在没办法 立马分钱。
而朱娟的大姐看到童师过来要钱,自然以为是童师想要争夺童国强的财产,于是为了帮妹妹出头,对童师破口大骂。
童师多次解释自己是替81岁的老母亲过来的,但朱家人不相信。在朱娟看来,再痛苦,也没有她痛苦。而在刘慧等人看来,她死了 儿子,再怎么说也比朱娟痛苦,这一切不过是朱娟的目的,就是为了独占所有的抚恤金和房子。
为此,工作人员问到为什么和婆家人关系这么不好。
朱娟却说这是因为婆家人一直不把她当一家人,也不承认她是童家媳妇的关系。可是童师却说这是有原因的,但她不愿意说,非要朱娟自己说。
朱娟无奈之下才说出自己和童国强结婚时她是二婚,还生过孩子。加上比童国强大了很多,所以,两人结婚并不被看好。
至于刘慧想要自己和童国强生个小孩,不是她不想生,除了第一个因生病吃了药,童国强执意不顾家人的反对,让她流了,后面的三个孩子都是自然流产了。
不回婆家,也是童国强叫的,目的就是不希望她去了他家受 委屈。
关于抚恤金,朱娟说自己是真的不知道有多少钱,她自童国强去世后,就一直没问过。所以,对于刘慧说的给她17万,她无法承诺。
为此,工作人员特意去童国强单位问,抚慰金加上住房公积金大概是23万左右。因此,如果给刘慧17万的话,朱娟自己只有6万。
但考虑到刘慧主动放弃房子的继承权,她要17万并不多。经过调解后,朱娟同意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也算是皆大欢喜 了。
站在朱娟的角度来看,从情感层面来说,她的委屈更大一些。婆家人不同意两人的婚事,还一直不待见她。
可作为婆婆刘慧角度来看,自家儿子年轻又是头婚,自然对朱娟不满意。可是儿子执意要和她过,还领证了。既然木已成舟,儿子还对她那么好,自己也是无话可说。
但再如何,作为儿媳也不应该25年来都不去婆家看看。哪怕是童国强不愿意她受委屈,朱娟也应该主动一点。

童国强自然是好男人的,他把母亲和老婆分开了,没要求老婆一定孝敬母亲。
从家和万事兴来说,童国强的态度决定了朱娟在婆家的地位,他可以先去协调婆媳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把事情说开,就不会让婆媳两人之间有太多的误解了。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你不说我不说,结果造成了误会的产生。
如果可以的话,哪怕婆媳关系没办法像母女那么好,能来往尽量来往。哪怕是做好表面功夫,也要让自己无懈可击。
有时候,感情是彼此之间为了维护慢慢产生的,这中间都需要有人走第一步。好不好,总得要试试。真的不好,也要自己走出第一步,才知道第二步好不好。
在我看来,婆婆反对是正常的,毕竟正常来看,朱娟的条件的确一般。向来,父母 不同意,提出反对意见也正常。可是既然两人领证结婚了,男人也站在老婆这边,作为媳妇和儿媳的朱娟,的确没必要不理不睬。
再者,老公去世,做为老婆是很痛苦,可是正如老人所言,这人还是她儿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还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要论痛苦,她不会比朱娟少。
既然人已经不在,再难过 ,也要让死者入土为安,这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要论感情,不应该是最爱的人去处理吗?相当于是送走对方,陪伴对方走过最后一段路,从此以后,这人就只能留在回忆里了。
对此,你认为朱娟做得对不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