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猫(三十八)

或许我应该想一下我活着是为了什么,如果就这样庸碌的过完一生,这辈子又有什么意思呢?可是又有多少人逃脱了庸碌这两个字呢?我既没有美丽的容貌,也没有过人的智慧,活到今天也算是万幸吧。但我总觉得生活枯燥无味,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过的,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想过这个问题,那这个问题有没有被解决呢?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我的那个答案也许仍在空中飘荡。
我把上面这些字写在了我自己弄的“读书笔记”上面,这是我在读《一个不是诗人的诗人——鲍勃·迪伦歌词集》的时候写的。这本书早在鲍勃·迪伦活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本书的作者叫RAZ,具体这个人是谁,并没有人知道。我之前也问过顾先生,顾先生说可能是某个人的笔名,但是这个人只有这一本书,而且是自费出版的书籍,译者也是中国一家小公司译的,现在好像也找不到了。这里的所有的外国书,都有一本原文版本的在一起,而且也都是第一版。这本书没有条形码,也没有什么书籍信息,显然是一本私人物品,不是流通的商品那样的书。RAZ的含义我也在网上查过,说这是英语读物分级的意思(Reading A-Z),还有的说是拉兹,牛津大学法哲学教授,不过听起来和鲍勃迪伦都没有什么关系。后来顾先生给我说,他研究了一下,RAZ有可能是Robert Allen Zimmerman的意思,这个就是鲍勃·迪伦本来的名字,中文译为罗伯特·艾伦·齐默曼,这个RAZ就是鲍勃·迪伦名字的缩写。这样的话就说得通了,不过这样说,就更难推测出这本书是那个人写的了。虽然说这是一本歌词集,但是每一篇歌词后面都有跟着的理解什么的,大概就像是解读,个人情感很足,所以又不能拿来当标准看,也就只能当个散文读读。这个RAZ在书的扉页提到,“作为诗人的我,也不敢相信这竟然是歌词,这简直就是传世的经典之作。毫无疑问,鲍勃迪伦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我期待他在这个世纪也是顶尖的诗人。我相信,他会有更大的成就,因为他是一个天才。”从这段话里我能看出来,作者是在21世纪写的这本书,而且我推测真本书写了很长时间,大概是在1996年动笔,而1996年鲍勃·迪伦被诺贝尔奖提名,虽然说很少人知道这件事,不过这说明,很可能这个人知道了他被提了名,所以才写这本书的。
这本“读书笔记”我写了有一段时间了,差不多有十万个字了,可翻看起来,并没有一点儿文学的气息,只是干干巴巴的文字的排列组合。有的地方枯燥无味,生硬的叙述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有的地方感情倒是浓郁,不过却有些过了头,应该表达的细节,一点也没有。看来我和文人还是有些差距的,像我这样的人做到这种程度其实也算是不错了。
经过我这么多天在图书馆的工作,我发现,写文章是个苦差事,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完成的,比如说我,就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事情。有人说文人舞文弄墨多轻松的事情,动动笔杆子就完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你看过很多书就一个不会说这样的话了,写一本书的确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这要比在工地搬砖更难。写上一行两行字也许容易,写上一千两千也许也不是很困难,可是如果是一万两万呢?十万二十万呢?这不是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吧。有可能搬一块砖很容易,但是十万块就不容易了,跑一百米很容易,马拉松就很难了。越是往后写,越困难,一部长篇小说,背后要付出多少努力并不是一个搬一块砖两块砖的人可以体味得到的。世界上这么多书,我这辈子就算是一直看一直看也只是看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的一小部分而已,我还是很渺小的。
我一直带着我这本“读书笔记”上班下班,如果突然间想起来什么就胡乱记上,这样的感觉还不错。我常常翻看我之前写过的东西,发现有的地方还是有些道理的,读起来也有点意思。我经常一边骑着车一边想:是不是有一天我变成一个众人皆知的大文学家,然后没日没夜地给别人开讲座,写文章,赚大钱呢?可我低下头看了看我的自行车,又把刚才的想法忘的一干二净了。我还是顾好我自己的生活吧,这样其实也很不错了。
每次我回到家都会很晚了,饭也在图书馆就已经吃完了,不过有时候我还是喜欢回到家再吃一顿晚饭——除非这一天很累,我才不吃。晚饭也很简单,就是一两片面包,一瓶饮料,或者直接开水泡一包方便面。我对吃从来不怎么讲究,而且无论怎么吃都不胖,我也不用担心胖这个问题。现在我很少去动我的图书了,我的书架上也有了些许灰尘,以前我经常翻看的漫画也被放在书架上了。每个星期都有半天的假期,说是假期,其实就是让我把该洗的衣服洗一下,把家里打扫打扫罢了。其他多余的时间完全没有,想云猫什么的差不多两三星期想一次关于云猫那个契约的事情,不过转脸就忘记了。我也不愿意拿出太多的时间来思考关于云猫的时间,如果有时间,我还不如想一想那个女孩的话比较有用。
那个女孩自从那次和我说我那一通话之后,就没有再来找过我,我也没有什么理由去找她,也许是因为她自己觉得这次说谎说的太大了,所以不敢来见我了,也许是因为她有什么别的事情,又或者真的和她说的那样一样,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她是故意远离我的。不过不论这么说,感觉冷清了许多。现在真是体味到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感觉了,自己真的变了不少,如果生活就这样顺顺利利地过下去,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发家致富,就全靠我的工作了。
我下班刚刚回到家,正想着要吃些什么东西,电话突然想起来,我看了一下,是顾先生办公室的电话。我先伸了个懒腰,然后接通了电话。
“喂,顾先生,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