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活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与推行路径(91分)
1.我国垃圾分类系统构建的优化升级重构现状中,占最大比重的是()。(3.0分)
A.源头避免与减量B.资源回收C.能源回收D.最终处置
我的答案:A ×答错
2.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文化、制度、设施、法治建设,其中()是根本。(3.0分)
A.文化建设B.制度建设C.设施建设D.法治建设
我的答案:B ×答错
3.垃圾分类工作在政治责任方面的意义表现为()。(3.0分)
A.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B.从部门子任务到一把手工程C.从单向线性管理到共建共治共享D.从达标排放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我的答案:B √答对
4.在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传统模式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是()。(3.0分)
A.焚烧发电B.卫生填埋C.回收利用D.源头分类
我的答案:B √答对
5.2018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3.0分)
A.95.3%B.96.6%C.97.1%D.98.2%
我的答案:D √答对
6.垃圾分类是一个分工合作的责任体系,其中,全体居民应尽的责任有()。(3.0分)
A.分类处理B.分类投放C.分类运输D.分类收集
我的答案:B √答对
7.我国垃圾分类系统构建的优化升级重构目标中,占最大比重的是()。(3.0分)
A.源头避免与减量B.资源回收C.能源回收D.最终处置
我的答案:A √答对
8.2016年12月,我国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其核心为()。(3.0分)
A.以法治为基础B.政府推动C.全民参与D.城乡统筹
我的答案:A √答对
9.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中国模式中,大部分中等城市实行的是()。(3.0分)
A.日本模式B.英国模式C.美国模式D.德国模式
我的答案:D √答对
10.居民明确知道属于哪一类垃圾,就按照相应类别投放,暂时不知道属于何种类型,建议按照()投放。(3.0分)
A.其他垃圾B.可回收物C.厨余垃圾D.有害垃圾
我的答案:A √答对
1.垃圾分类是一个分工合作的责任体系,其中,政府及企业应尽的责任有()。(4.0分))
A.分类处理B.分类投放C.分类运输D.分类收集
我的答案:ACD √答对
2.在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传统模式中,源头分类工作的特点表现为()。(4.0分))
A.仅在特定城市、特定社区、特定时间、孤立开展B.“表演”“作秀”“运动”大于实际意义C.成本高、效益低、动力弱,难以持续D.政府、企业、居民多元共治形成合力、形成体系
我的答案:ABC √答对
3.构建垃圾分类优化系统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有()。(4.0分))
A.改进宣传教育B.强化组织动员C.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D.接受科学的理论指引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4.垃圾分类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需要()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4.0分))
A.政府B.居民C.企业D.社会组织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5.在我国垃圾分类的发展阶段,垃圾分类的工作特点表现为()。(4.0分))
A.低品质垃圾导致分类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发挥效益B.分类运输只能在政府强力监督下,在部分区域或部分时段有效实施C.分类收集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过高,依赖人工或机械二次分离完成分类D.持续准确分类投放,得到严格分类的“高品质”垃圾
我的答案:ABC √答对
6.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包括()。(4.0分))
A.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发展进步的标志和要求B.垃圾分类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和要求C.垃圾分类是公民教育的有效载体D.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抓手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7.焚烧发电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优势包括()。(4.0分))
A.减量化B.稳定化C.能量回收D.温室气体减排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8.垃圾分类本身并不直接消灭和利用垃圾,只有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妥善利用”才能算是“减量化”“资源化”,而“妥善利用”的判别标准包括()。(4.0分))
A.自力更生B.质量合格C.环保达标D.成本可控
我的答案:BCD √答对
9.在我国垃圾分类的起步阶段,垃圾分类的工作特点表现为()。(4.0分))
A.分类投放只在培养习惯和方便“拾荒者”方面有意义B.分类收集只能是做秀造景C.所有垃圾进入同一处理设施,分类运输没有必要,先分后混不可避免D.缺乏现代化分类处理设施,所有垃圾只能进入填埋场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0.垃圾分类在文明发展进步方面的意义表现为()。(4.0分))
A.垃圾分类是个人文明培养基B.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试金石C.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助推器D.垃圾分类是经济发展进步的标志和要求
我的答案:ABC √答对
1.焚烧发电与垃圾分类工作是相互制约的关系。(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2.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文化、制度、设施、法治建设,其中法治建设是保证。(3.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错
3.在我国垃圾分类责任链条中,政府引导的力度是制约分类进度的突出短板。(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4.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中国模式中,西部城市、小城市和农村实行的是日本模式。(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5.推动垃圾分类承载着特殊的育人意义,本身就是一种润物无声的价值塑造。(3.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6.过去我国垃圾处理工作中片面强调末端处理设施的先进性,没有认识到垃圾处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3.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7.垃圾分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分类投放参与率的高低和准确性的高低决定了垃圾品质的高低。(3.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8.垃圾分类方法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重在习惯养成。(3.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9.在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新型模式中,起到保障作用的是回收利用。(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10.垃圾分类可以从末端对上游生产消费环节产生倒逼重整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