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谈谈程派早期剧目【风流棒】

2022-09-25 19:33 作者:凝律馆主  | 我要投稿

    我在王老师那里,见过【风流棒】的本子,我读了两遍,竟然也没把人物关系捋太清楚,可见此戏情节和头绪的复杂。据王老师听曹先生讲,这个戏的编排是罗瘿公先生。罗先生为了程砚秋的成名,可谓费尽了心血。每个剧目选材方面,都是深思熟虑,甚至经常去剧场调查观众的喜好,以便迎合他们的口味——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演员也得吃饭,票房是最紧要的。罗先生曾说,【风流棒】这个戏很吸引观众,主要是抓住了两点:一是女主角李珠英的坎坷经历,易勾起人们的同情心。二是波折历尽后佳人得抱的大欢喜结局,又迎合了当时市人的才子佳人心理。三十年代初,小说家陈慎言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故都秘录】,其中有些章节的内容,就提到了【风流棒】——当然除了剧名和其中的配演的演员侯喜瑞、王又荃、曹二庚用了本名,对编剧、主演都用了小说的化名,影射罗瘿公为程先生编演【风流棒】的史实。有兴趣的程迷可以找找这本书的有关章节读读。

王瑶卿与高华

      值得一提的是,【风流棒】的编排,除了王瑶卿老夫子负责编腔外,齐如山先生也出了不少力,彼时梅程两党之间尚未形成鸿沟,故而罗常与齐商榷剧事。剧中装疯、惊丑、棒打、羞美各折,全系由【宇宙锋】【红鸾喜】【风筝误】捏合而成,所以头绪多,剧情复杂,要演四个小时。故而【风流棒】这个戏,程先生一直分为上下两场,分两天演。曹先生讲,当年【文姬归汉】也差点儿被“肢解”成两场,分两天演出。因为【文姬归汉】这个戏,唱做繁杂,尤其是唱,南梆子,西皮、原板、慢板,二黄慢板、反二黄慢板,几乎是程派剧目里唱段最多的。程党诸人,担心程砚秋太累吃不消,多次建议修改,开始金仲荪先生想删减唱段,程没有认可。袁伯夔先生提议效仿【风流棒】分为两场演两天,大家都觉可行,金先生也同意做修改,但程先生说,还是不要动了,一是此戏可以作为卖票的“杀手锏”关键时派得上用场,另一方面,这戏他一年也不准唱一次,完全可以胜任。——年轻的程先生就是这么好强不服输。不过说来奇怪,王老师曾听吴先生讲,【文姬归汉】虽然唱腔繁重,但程先生每次唱完嗓子不受丝毫影响,倒是【锁麟囊】这个剧目,程先生每唱一次,嗓音就哑几个时辰——这也算个异数吧。

    接着聊【风流棒】 。因为情节复杂,头绪多,程先生饰演的李珠英的唱段反而不多,主要是私放荆生的南梆子,装疯的散板快板,自叹的西皮慢板,棒打时的原板和二六,主要以西皮为主。

  【放荆】这段场景的设定是在船上,唱段有一段南梆子。这段南梆子在程腔中比较独特。李成蹊小友喜钻研程腔,曾问我此段腔的特色。王瑶卿老夫子的编腔水平,真的是炉火纯青,他善于把老戏的唱腔,根据剧情需要重新编排用在新剧中,往往收到良好效果。此段南梆子唱腔,其实与老戏【得意缘】之“晾此事瞒不过……”一段是克隆版。这一场,程先生饰演的李珠英披斗篷缓缓走出,表情凝重谨慎,欲行又止,表现了私放荆生时的忐忑心情。装疯时的快板如珠走玉盘,配合大开大合的身段,比【宇宙锋】的装疯表演幅度更大。这里的身段,很多是从八卦掌里化出的,迅捷飘忽。搭手时给连婆使眼色,然后脸朝前身子朝后两脚交叉做小碎步迅疾后退——据说这是从交谊舞中化用的步法——但当时有人批评此步法不见于传统剧目中,太过新颖了。现在有的版本里的【锁麟囊】里也有这种步法。

    齐如山先生曾对程先生“装疯”一节提过建议,他认为李珠英毕竟是大家闺秀,而且还是装疯,身段不应太过火炽,似宜收敛一点儿。

    程派传人或宗程者,排演过【风流棒】有明确演出记录的,目前看只有绿染香(严月秋),由王瑶卿亲授,排演于1940年的5月底,绿染香饰演李珠英,贾多才饰演丑小姐,高维廉饰演荆瑞草,朱斌仙饰演童景梦,何佩华饰演连婆,张蝶芬饰演谢小姐,李春恒饰石总兵,哈宝山饰演谢遂,阵容十分强大。

   此外,和程先生分手后的俞振飞,也将本子赠与新艳秋并为之排演,但究竟演出过没有,我没有资料,不知新老弟子可清楚否。解放初程先生赴东北时,曾将此剧传授给赵荣琛,赵先生有感于此剧太过繁琐,于是掐主脑减头绪,改编成两个小时的【谐趣缘】,近年也不见其弟子有演出此剧的记录。

高华先生

    台湾方面,名票高华先生留有全剧唱段录音,保存了此剧唱段精华,功莫大焉。


谈谈程派早期剧目【风流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