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分和400分的学生, 差距究竟在哪里?教出百位985学霸班主任揭秘
在学校的时候,我学习很努力,但我的成绩勉强排在中等。高考前一个月,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不停地刷题,但这样的努力只换来了一张普通的录取通知书。
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很多活动,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我想找出与他们的差距在哪里。
我接触的学生越多,我就越困惑。无论是智商还是其他方面,我和那些优秀的同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为什么他们都能进入顶尖大学,而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本科生?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在和他们深入接触,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之后,我才发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
大二的时候,做过一段时间的家教,认识了一个清华的学生。
有一次我在备课的时候,和他讨论如何解释化学中的一个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
我只能说出它的价值和背后的意义,但是清华同学是从意义出发,延伸到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然后是如何在不同的知识框架中正确使用。
这么简单的知识点,我只注意到一个点,他却注意到了一面,并通过这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建立了联系。
这种学习方式也不例外。许多优秀的学生将以这种方式学习。他们搭建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上添砖加瓦。
他们不仅学习知识点,还将这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认识很多优秀的学生。上中学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时间并不比其他同学长,但成绩却很好。原因是他们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非常高。
他们善于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归类和总结,使他们在学习时有非常明确的目标。
还有,他们很少重复学习。在掌握了一个知识点或一类题型后,他们将不再花时间在这个知识点上,而是去挑战更难的题型。
另一方面,像我这样的普通同学经常会重复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导致花了很多时间却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就是每次都努力学习,却总是得不到成绩。它与以下“小习惯”有很大的因果关系。要学习,请从消除这些习惯开始:
1。可以拖到明天的事,今天永远做不成;
放假可以先玩,千万不要先做作业。
99%的成绩差的学生都是拖延症患者!
“明天和明天,那么多明天”一再告诫人们要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今天,不要把任何计划都推迟到未知的明天。
拖延症的坏处就是,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不仅学习会拖延,生活也会拖延。
所以,想要战胜中考,第一步就是战胜拖延症!
2。英文和中文
英文和中文是两个非常相似的学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发现,中文的“文言文”和英文的“阅读理解”是一样的感觉:都需要查生词,都需要分析语法,都需要判断句型……
对于这种语文科目,最笨但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
因为课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上下文,可以帮助你快速记住生词。
另外,当你读好课文并背诵后,一些基本的句型会印在你的脑海中。下次做类似的题,凭感觉就能猜的很好了。
3.数学
如何学习数学?
准确的计算能力是基础。到了初中,题目的步骤比较多,而且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前几步的结果是错误的,那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
错题整理很有必要
数学中的知识点和题型比较有限,肯定会反复出现。只要能保证这次做的题型下次不会出错,就没有问题。
4.粗心
经常有同学在考完后说:“我居然忘记了这个知识点,粗心……”
他真的粗心吗?
不是,他只是没有把这个知识点掌握好,基础不扎实。所谓“粗心”、“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细心、冷静、脚踏实地是好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中考时,一道数学小选择题5分。一不小心,扣10分。也许你离录取线只差10分!这个时候,如果用“粗心”来安慰自己,又有什么用呢?
5.坚持
说再多,坚持不了,就功亏一篑。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收到超乎想象的成果。
坚持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学习中,有太多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或者别人告诉我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不敢着手,或者半途而废。
坚持是一种很酷的行为。坚持,你觉得什么是不可能的?
6.想清楚读书的意义
总有同学问:“既然上了大学找不到工作,何必呢?”你要考上大学吗?早点进入社会锻炼自己怎么样?”
没错,上了大学就找不到工作,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还不如搬砖的农民工。这说明什么?大学没用?
错了!这只能说明:你中学不好好学习,考上了差劲的大学!然后上大学也不好好学习,整天混日子!
再好的大学,不好好学习,也会成为学渣;再差的大学,只要努力,也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不要怪父母无能,也不要怪社会太黑暗,只是你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