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基层,接续奋斗
王江萍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总报名人数202万,计划招录人数3.12万,成功上岸难度逐年增加。其中西藏某岗位在仅招一人的情况下,有20602人报考。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基层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活力和聪明才智。
基层是什么样?笔者自幼在西南地区的大山里长大,薄弱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的教育医疗资源、微薄的经济基础等,离家最近的小学需要徒步两个小时、起早贪黑靠着卖小菜供养学生的家长、为了争一分土地面红耳赤的邻里……也有很多同学选择回乡,他们带着青春在故土挥洒汗水,有的当选了村“两委”,建设家园;有的接手家里的供应点,为家乡人提供方便;有的开启全镇第一家快递店,联通乡村与世界。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取家乡的成长,用自己的付出换取家乡的繁荣,用自己的诚心守护心里的港湾。
基层需要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服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艰苦的基层建设发展,需要为人民肯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青年,青年能为当地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跳动年轻的脉搏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奉献青春。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曾寄语青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去年同期入职的100多位青年,不论是一阵子还是一辈子,有这么多人愿意选择到这个地方奋斗,中国青年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接续奋斗,这个地方终将变得越来越美好。
基层工作的收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子。”青年是我国干事创业的重要力量,接过实现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在肩上。“三支一扶”计划已经经历16个年头,为农村基层带来了近40万人规模有知识、懂技术、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促进基层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一位投身“三支一扶”计划的基层干部感慨:“非常感谢‘三支一扶’平台,它锻炼了我的耐心和毅力,让我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青年人越是在艰苦的地方,越是能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
祖国呼唤青年担当,时代赋予青年重任。我们这一代青年应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芳华,倾尽才华和汗水,奋战在国家各项事业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