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孝武帝传中

2023-08-10 14:47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这年的春天,乐成侯上书举荐栾大。栾大是胶东王刘寄宫里的宫人,原先和文成将军在同一个师傅那学艺,后来就成为主管胶东王方药的官员,当时乐成侯的姐姐是康王的王后,没有儿子。康王去世后,别的姬妾的儿子被立为嗣王。康后有淫乱的行为,和新王不和,互相用法律来危害对方。康后听说文成将军已死,自己想讨好皇上,便派栾大靠着乐成侯的关系求见皇上谈论方术。天子自从杀了文成侯,也后悔这么早就让他死了,他的方术没有完全传下来。等到看见栾大时,皇帝大为高兴。栾大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说话周到而有策略,又敢说大话,神色自若。他说:“我曾往来于海中,看见安期生及羡门等仙人。但他们都以为我地位低,并不相信我。又认为康王仅仅是个诸侯,不值得给予方术。我曾数次向康王进言,可是康王并不肯任用我。我的老师曾说:‘黄金可以炼成,河堤溃决也能堵住,不死的药可以得到,仙人也能招来。’我只是怕得到像文成那样的结局。那么所有方式都会闭口不言了,怎么敢说方术呢!”皇帝说:“文成是吃了马肝而死的。你如真能研究出神仙的方术,我有什么可以吝惜的呢!”栾大说:“我老师并不是有求于人,而是人去求他。陛下一定要请他来的话,就要让使者有尊贵的身份,使他有亲眷,用宾客的礼对待,不要鄙视,让各人佩戴他的印信,这样才能使之和神人交谈。神人尚有肯来或不肯来的可能。让使者尊贵起来,这样才可以请来神人。”于是皇帝叫他试验小方术,他表演了斗棋,让这些棋子自己互相碰击起来。

当时,皇上正为黄河决堤的事情有幸,而黄金又未炼成,就拜栾大为五利将军。过了一个多月,栾大就得了四个金印,佩戴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印。皇上给御史下诏书说:“从前禹疏浚九江,开通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渎。近来黄河泛滥,从水边高地淹到广阔的平原,修堤的劳役不能停息。我统治天下二十八年,上天倘若要赐我贤才之士,应该就是栾大这样能通天意的人。《易经·乾卦》说的‘飞龙’,是说君主居于王位;‘鸿渐于般’,是说渐渐地达到磐石似的安定。这意思和我得到五利是差不多相似的。为此将二千户之地封给地士将军栾大,为乐通侯。”赐予栾大甲等第宅,僮仆千人,并把天子所坐的车子,不用的车马、帷帐、器具充满了他的家。又将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他,送黄金万金,将她的封号改为当利公主。天子还亲自到五利将军的府第。派去慰问和询问他所需物品的使者,络绎不绝于道路。从皇帝姑母和将相以下的人,都在家中置酒款待,献赠礼物。于是天子又刻“天道将军”的玉印,派使者穿羽衣,夜晚站在白茅上,五利将军也穿羽衣,站在白茅上来接受此玉印,表示他不是臣子。而所以佩戴“天道将军”印,意思是将要为天子引导天神。于是五利常在家中夜晚祭祀,想使神仙下临。神仙未到,百鬼却来聚集。他颇能驱使这些聚集来的百鬼。以后他就整治行装,往东入海,寻求他的师傅去了。栾大见皇上不过几个月,就佩戴了六枚印,高贵的地位,尊贵足以震动天下,使得沿海燕、齐之间的方士都兴奋起来,说自己有秘方,能够招来神仙。

这年夏天六月中,汾阴有个叫锦的巫师,在魏脽后土祭坛界址旁边为民家祭祠,看见地上隆起形状像弯钩一样,就扒开土地来看,结果得到了一只鼎。这个鼎比普通的鼎大得多,上面雕刻有花纹,但没有文字,巫师觉得奇怪,就将这件事报告官吏。官吏又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河东太守胜,胜就将此事上奏于天子。天子派遣使者调查巫师锦所得的鼎,没有发现虚假诡诈,于是按照礼仪祭祀,就把鼎迎接到甘泉宫,百官从行,皇上准备将它献给天帝。到中山的时候,天气晴热,有黄云覆盖在上方。这时有一头麃经过,皇上亲自射获,就用它来祭祀。回到长安时,公卿大夫纷纷议论请求尊奉宝鼎。天子说:“近来黄河泛滥,已有好几年谷物收成不好,所以我才出巡前往各郡县祭祀后土,为百姓祈求丰收。今年丰收了,却尚未举行祭祀酬拜地神,鼎为什么出现呢?”主管官员都说:“听说从前太帝制造了一个神鼎,一表示一统,意思是天地万物归终于一。黄帝一共造了三个宝鼎,象征天、地、人。大禹收集九州的铜,铸成了九个鼎,这些鼎都曾经烹饪牲牢而祭祀上天。每逢遇到圣主鼎才出现,以后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社稷亡后,鼎就埋没隐藏而不见了。《周颂》所谓‘察看自堂上到门墙的祭器有否洗濯,检查自羊到牛的祭牲是否肥壮,审视大鼎和小鼎里外是否洁净,不喧哗,不傲慢,虔敬地祭祀,就能得到福禄和长寿’。现在鼎到了甘泉,光辉和润,有如飞龙变幻,承受的吉祥会无穷无尽。这与在中山时出现的黄白祥云相合,车盖上空的黄白云气,形如兽,实为祥瑞,又大弓四箭射中潏兽,都集中在祭坛下,为报谢天恩陈列丰盛的祭品。只有受命统治天下的帝王,才能心知天意,所做的事情合于上天的德行,这个鼎应进献于宗庙的祖先,藏于甘泉天帝的宫廷,以符合明显的瑞应。”天子下诏说:“可以。”前往海上寻求蓬莱的人,都说蓬莱不远,而不能到达的原因,大概是因不曾看见仙山上的云气,于是皇帝派擅长望气的官员协助观察云气出现。

这年秋天,皇上来到雍县,准备举行郊祭。有人说“五帝不过是泰一的辅佐,应该立泰一祠,由皇上亲自进行郊祭”。皇上迟疑不决。齐人公孙卿说:“今年获得宝鼎,今年冬天的辛巳日正好是朔日初一,这和黄帝得宝鼎的时间相同。”公孙卿藏有的一本木简书上说:“黄帝在宛朐得到宝鼎,并询问鬼臾区。区回答说:‘黄帝得宝鼎神策,是在己西年初一早晨冬至,得到天象来纪元,它是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于是黄帝计算未来的日子,用算策推算朔望,从那以后大概每二十年得初一早晨冬至,他一共做了二十次推算,共计三百八十年,黄帝成仙升天。”公孙卿想通过所忠的关系上奏皇上,但所忠看他的书荒诞不经,怀疑是他胡乱写成的,婉言谢绝说:“关于宝鼎的事,早已解决了,还上书能有什么用呢?”公孙卿又托皇上的宠爱小臣奏上,皇上大为喜悦,召见公孙卿询问。公孙卿回答说:“我从申功那里得到此书,他已经死了。”皇上问:“申功是什么人?”公孙卿说:“申功是齐地人,和安期生有往来,并接受了黄帝的教诲,这没有记载,只有这个鼎有记载。上面说:‘汉朝兴起,又相当于黄帝得鼎之际。汉代的圣君应在高祖的孙子或曾孙。宝鼎出现就能和神人交往,要举行封禅。以前封禅的有七十二王,只有黄帝能上泰山封禅。’申功说:汉皇帝也应上泰山封禅,上去封禅就能成仙升天。黄帝时有一万诸侯,神灵得封的占七千。天下名山有八座,而三座在蛮夷境内,五座在中国。中原地区的五座是华山、首山、太室、泰山和东莱山,都是黄帝时常游息和神仙相会的地方。黄帝一面作战一面学神仙的道术。恐怕百姓反对他的神仙之道,所以坚决斩杀反对鬼神的人。一百多岁后,才得与神仙相通。黄帝到雍县郊祀上天,住了三个月。鬼臾区号大鸿,死后葬在雍县,所以鸿家就是他的墓。以后黄帝在明廷迎接上万的神灵。明廷就是现在的甘泉。寒门就是现在的谷口。黄帝开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鼎。鼎铸成后,有垂着须髯的龙从天上下来迎接黄帝。黄帝骑上后,群臣和后宫后妃跟着骑上龙的有七十余人,龙即飞上天去。其余的小臣不能上,都抓着龙须不放,龙须被拔落,黄帝的弓也掉下来。百姓们仰望着黄帝已经上天,就抱着弓和龙须号陶大哭,所以后世把那个地方叫做鼎湖,那张弓叫乌号。’”于是天子说:“唉!如果我能像黄帝那样,我看离开妻子像脱鞋一样容易。”就任命公孙卿为郎官,派他向东前往太室山迎候神仙。

皇上接着去雍县郊祀上天,到了陇西,再西行登上崆峒山,然后回到了甘泉。命祠官宽舒等筹建泰一祠坛,祭坛仿照薄忌所说的泰一坛的形式,一共分为三层。五帝的祭坛都环列在泰一坛的下面,各自依照它们所属方位,黄帝在西南方,修筑了八条鬼神通道。泰一坛所用的祭品,和雍县的祭祀并无二至,再加甜酒、枣子、干肉一类的东西,杀一头牦牛,作为俎豆牢具礼器中盛着的祭品,而五帝只有用俎豆盛着进献的祭品和甜酒,五帝坛下的四面,连续祭礼随从的群神和北斗。祭祀结束,剩余的供祭祀用的祭品全部被烧掉。祭祀用的牛是白色的,祭祀的时候要把鹿放在牛的肚中,猪又放在鹿的肚中,然后浸泡在水里。祭日神要用一头牛,祭月神要用一只羊或一头猪。祭祀泰一神的司祭官员穿紫衣和绣花的衣服,祭祀五帝的祝官的礼服颜色要严格遵照五帝所属的颜色,祭日神要穿赤色衣,祭月神要穿白色衣。

十一月辛巳朔日早晨冬至,黎明时分,天子就开始郊祭泰一神。早晨祭日神,夜晚祭月神,行拱手礼;而祭拜泰一神则遵照雍县的郊祀礼。祭祀的祝词说:“上天开始将宝鼎和神策授与皇帝,一个月接着一个月,终而复始,皇帝就在这里恭敬地拜见。”祭祀用的礼服是黄色的。祭祠时火炬排列满坛,坛旁摆放着烹炊用具。主管官员说“祠坛上有光芒出现”。公卿们说“皇帝开始在云阳宫郊祀祭拜泰一,主管官员捧上六寸的大壁,献上肥壮的牛,供众神享用。那天夜晚出现了美丽的光彩,到了白天,有黄色的云气上升,与天空连成一片”。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说:“神灵显示的美丽的光彩,是保佑多福的吉兆,应该在这光彩照耀的区域内建立泰畤坛,作为天降祥瑞的明显应验。命令太祝掌管秋天和腊月间祭祀。天子每三年郊祭一次。”

这年秋天,为了征伐南越,向泰一神祷告,用牡荆做旗柄,在长条形的旗子上画日月北斗和腾空而起的龙,象征天一三星,为祭祀泰一神的前导旗帜,称之为“灵旗”。为兵事而祷告时,太史手捧灵旗指向所要征伐国家的方向。五利将军虽是使者却不敢入海求仙,只是去往泰山祭祀,皇上派人暗中尾随检察,发现它实际上什么也没见到。五利将军谎称见到他的老师,实际上他的方术已穷尽,多数不能应验。皇上于是杀了五利。

这年冬天,公孙卿在河南恭候神灵,说在缑氏城上看到仙人的脚印,有一种像野鸡的动物,在城上走来走去。天子亲自到缑氏城察看脚印。问公孙卿:“你该不会仿效文成、五利欺骗我吧?”公孙卿说:“仙人不是有求于人主,而是人主有求于他。求仙人之道如果不稍微放宽延长些时日,神仙是不会来的。说起求神这种事,好像很迂阔荒诞,但也只有积年累月才可请来神仙。”于是各郡国都修筑街道,修建宫观和名山上的神祠,期望天子驾临。

这年,已经灭了南越,皇上的宠臣李延年因为擅长音乐得以觐见皇帝。皇上很赞赏,让公卿大臣讨论,说:“民间祭祀尚且有鼓舞音乐,现在郊祀却没有乐章,难道这样合适吗?”公卿们说:“古时祭祀天地都有乐章,这样才能以礼祭祀神灵。”又有人说:“泰帝使素女弹奏有五十根弦的瑟,音调悲切,泰帝让她停下,但她却无法自止,所以破开她的瑟为二十五弦。”于是为讨伐南越的胜利而举行赛祭,祷告祭祀泰一、后土,开始使用音乐和歌舞,又增招歌童,制作二十五弦的瑟及箜篌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第二年冬天,皇上提议说:“古时候的帝王先用兵犒赏军队,然后举行封禅。”于是皇帝北出巡视朔方,统率十余万士卒,回来时在桥山祭黄帝陵,在须如时以酒食犒赏军队。皇上问:“我听说黄帝没有死,可是现在却有他的陵墓,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回答说:“黄帝己成仙上天,他的臣子们把他的衣服帽子葬在了这里。”皇帝到了甘泉,为了将在泰山举行封禅,先将这一特别事件祭告泰一神。

自从得了宝鼎,皇上就和公卿、儒生讨论封禅的事。封禅典礼由于很久没有举行了,几近失传,没有人知道它的礼仪,儒生们就采取《尚书》、《周官》、《王制》等书上所记载的望祭、射牛的事情作为封禅的仪式。齐人丁公九十多岁了,对皇上说:“封,应该是长生不死的意思,秦皇帝不能在泰山封祀,陛下一定要上去,先缓慢地上去,如果没有风雨,就可以上去封祀了。”皇上于是命令儒生们练习射牛,草拟封禅的仪式。几年后,到了将要举行封禅典礼的时候。天子既已听了公孙卿和方士的话,黄帝以上的封禅,都会引来一些能与神仙相通的怪异之像,所以想仿效黄帝接见神仙人蓬莱方士之法,让自己的德行高于世俗,与九皇相媲美,又采用儒家的说法来文饰外表。儒生们既不能明辨封禅之事,又牵扯拘泥于《诗》《书》古文的记载而不敢自由发挥。皇上把封禅用的器物给儒生们看,儒生们有的说“这和古代不同”,徐偃也说“太常诸生所行的利益不如鲁人好”,周霸会集儒生计划封禅的事情,皇帝便贬退了徐偃、周霸,罢黜了这些儒生,全都不予任用。

三月,皇上东行到缑氏县,依礼登上嵩山太室山举行祭祀,随行的官员在山下听到好像有人呼喊“万岁”的声音。询问山上的人,山上的人不说;问山下的人,山下的人也不说。皇帝就以三百户封给太室作为供奉祭祠之用,将其命名为崇高邑。接着东行登上泰山,山中的草木还没有长出叶子,就派人把石碑运上山,立在泰山的顶峰。




孝武帝传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