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学哲学必须绕开的陷阱:反形而上学(2-4)嘴巴上不承认自己是形而上学

反形而上学 2-4
本体论上的4意味着放空,表面上反对形而上学,但是场域论上还是会预设一套形而上学
2-4有一定的行动力,但总的来说是反动的,代表人物:
- 斯大林、哲学的教科书体系:康斯坦丁诺夫1958 年出版了他主编的《哲学基础》,当时的一堆人搞出来的,实际上就是教条主义,它为了保证工业化国家的效率,但是它教出来的聪明人还是 2-* 的。
- 还有新康德主义中的一部分,最终源流都是导向斯大林的
- 还有标准的反对形而上学的经验主义
- 伽桑迪是在2-3形而上学上最后一部分还在本体论上还有一些残余的
- 到了比较彻底的经验主义 → 贝克莱,还有后面的拒斥形而上学的实证主义 → 马赫的一元论
- 还有逻辑经验主义,早期的分析哲学(其实分析哲学是一个死掉的名字,奎因之后这个名字其实就死了)
2-4为何容易导向政治学
2-4这里的4就是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格。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它们之间有些微差异,就是形而上学它允诺了,背后有一个超越性的秩序,或者有一个和你可以眼睁睁看见的那个秩序相龃龉的,犬牙交错的一个秩序。它有一个背景性秩序,双重秩序:一个就是普通对象的秩序/形而下的秩序,还有一个是大他者的秩序/暴力干涉的它设定下来就说一不二的秩序/经验主义(反形而上学家)看来的赤裸的异质性,就是赤裸裸的背后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利维坦
- 所以经验主义内部一些怀疑论者→休谟,他们并不蠢,包括被说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贝克莱这些人,他们不蠢,他知道事物的存在,是有一种非常残暴粗野的一个背景性秩序,就是一种创生性的一种直接设定构造性的那种秩序。让这一切都是这样。
- 但是我们不能体验到那个维度,我们也不能对那个维度说些什么,我们只能被动承受它,然后我们后面的认识论研究的东西无论怎样都只是研究,都只是经验,研究的东西都是我们第一人称所体验到那个流变的,就是随时随地,就是没有什么真正的保证可言的。
-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它看上去好像是有点场域上背景性秩序有点敞开了。但是他们这些人有一个问题,由于他在本体论上不设定任何的支点,他不觉得有任何和他并列相处于世的事物是具有本体性的地位的,它的这个主体性本身也没有本体论的地位,所以结果就会使得他们在面对这两个秩序很容易走向政治学
- 直接就因为这一步短路(本体论上的4虚无导致场域和认识论短路),直接导致他们的认识论和目的论构成政治学。霍布斯,孔德,涂尔干这些人很容易导向政治哲学,然后一整个所谓的正统【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都是属于这个的。
- 因为他们堂而皇之的搞出一个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僵死的对立。它里面搞的一个正统的教科书的一个哲学体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关系也是一种辩证关系。辩证法一旦僵死,它就变成形而上学,那么这个宿命逃不掉的。
- 就是说这个斯大林主义其实它就是一种形而上学,列宁主义如果说是 4-2,它其实背叛了,变成 2- 4 了,4-2本来是一种超越性的,或者说一种冒险的、跳跃性的,2-4就变成一种封闭的一种,其实就是 philosophy of power/译:权力哲学。那马赫主义代表谁的哲学?马赫主义它代表当时的那些大的工业联合体/大工业党的利益。实际上这些东西有一个算一个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它实际上也是代表资本主义的刚刚起步发展起来那些学术共同体科学院。还有一些什么英国科学院、法国皇家科学院这些科学院,就是包括实证主义里面的几个孔德和涂尔干这些人,他们的人生你就看他们活的不像哲学家,他们活的就是那种蝇营狗狗的想要去追求权势地位的那种人,这些人其实蛮可怜的,然后他在哲学上就是到底就是个2-* 了。
- 2-4包括新康德主义,其实背叛了康德,不算康德主义,是前康德的,他搞的那套玩意全是忽悠人的没用的。然后这个还有比如说我这里面 2- 4 里面还包含了庸俗的海德格尔主义(就是对于海德格尔的误解)庸俗的维特根斯坦主义,还有一些庸俗的实用主义,就这里面可以填好多东西。
- 2- 4 这个立场其实在人类思想史里面是很常见
形而上学是不可避免的,是不能单单喊口号就拒斥的
- 这里援引的人物是齐泽克和拉康,因为形而上学这个维度,它对应的就是大他者。
- 大他者对应的其实就是无意识/一个语言的维度/符号律令的效力:人类要能够组织在一种 意识形态架构之下,那一定要有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和意识形态是互相支撑的。
- 如果说意识形态代表是 symbolic/译:象征的(符号)维度。形而上学代表的是 the imagination/想象性的维度/符号律令的效力,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采摘、畜牧、打猎的一种社会形态,都需要符号性的效力。它至少要维持乱伦禁忌,要维持一些基本的符号学秩序,否则人都变成猴子了
- 所以形而上学是不可避免的,形而上学就是与意识形态相伴相生的:
- 就是说1_*都是意识形态,这个 1 它并不是完整的,它都是有它的阴影,这个阴影其实就是一种符号学暴力,强行让你去认同1_*意识形态,但是他如何让你强行认同一字头意识形态?他必须要给你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就是形而上学小游戏。
- 就是1_*场域论的背景性秩序,主体总会察觉到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这个符号学的暴力/它的内在不一致性(在每一次认同1_*意识形态的时候,都是会有一点点的歇斯底里的剩余的,因为总会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可不可以不这样?探索“不这样”就是在玩形而上学的游戏),它会让主体陷入到一种癔症的状态。这个癔症是靠形而上学来缓和的。
- 形而上学是意识形态俘获主体的自由意志必备的,他必须给你虚假的自由:一个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自由,让你自己去玩形而上学游戏,自己去摸索答案。
- 就俨然好像我在一字头系意识形态面前,我就自由了,我可以想点跟他不一样的。如果把这种自由当成是探索形而上学架构的自由,恰恰就是服从了某个意识形态
- 所有的1字头意识形态,它其实都来自于形而上学的想象,背景性秩序总会想象它一个剩余/超越性的维度,这个超越性的维度是保证这个符号学效力的,保证人类的律令体系的效力的。保证爹在训儿子的时候,儿子在那边颤颤巍巍的,没有这种想象模式的话,儿子不会颤颤巍巍的。
- 要把一个主体能够符号学阉割,让他并入到符号系统里面去,他必然是在想象上要给他一个癔症化的一个剩余/余地,就是形而上学余地,形而上学的空转是有快感的,让他感到崇高或隐秘,感到可以悉悉索索暗地里报复。会让他有一种歉疚感/原罪/悲伤或卑微。
- 总归他有一种感受性的剩余在那边诱导着主体,在1_*的意识形态面前,他能够自己拉一个小纵深在那边玩,也因此他把自己真正的实质性的自由交出去,换取一个形式自由,然后躲在自己这个小世界/形而上学世界里面。
- 那么当一个体系开始就是堂而皇之的把这个 2-4 摆出来作为意识形态,做一个教育内容和主流话语。这意味着它具有动员力,它可以解放思想,它能把聪明人俘获进来,就是它直接和你的癔症状态和你的那个:“?.背景性秩序总会有点问题。“
- 这种总会有点问题,它被这种 2- 4 的反形而上学他直接说出来的,他会告诉你异质性是白嫖了。就背景性秩序里面总会有一个异质性的秩序,异质性的或者说一个超脱的/越轨的/例外的/反常的一个秩序。它是会无条件的会蛮横的去架设他自己的世界规范。另外一个就是日常/传统/前反思的。
- 但是问题是说这种形而上学,它本身还不够反思,它虽然是有反思,但是它没有反思它自己,他没有专题化的反思主体性本身:一种否定性的一个秩序。也就是说形而上学这种 2- 4 的反形而上学不够辩证。
- 虽然SL的教科书体系里的哲学体系天天吹自己是辩证法,其实他教的那个辩证法不是辩证法,那个辩证法其实就是个蛇皮形而上学。迷恋一些修辞技巧的形而上学迷恋一些说话套路的形象上学,这些说话套路归根结底就是迷恋权力的形而上学,它不是辩证法,它还是一个关于权力的一个形而上学,没用的
2-4反形而上学使得主体处在一种被多种意识形态超定的状态
- 2- 4 它是有一定动员力可以让人变聪明的,但是这个聪明是有止境的,因为 2- 4 这个结构完成了之后,那么这个被 2- 4 这种形而上学俘获了的主体,他的脑子里面就只剩下1_*_*_*,就是它就是被多种意识形态超定了。
- 2- 4 反形而上学没有超越意识形态,只是让主体处在被多种意识形态超定的状态。好像同时信好几种意识形态,然后相互之间还在冲突,然后你好像就可以在这些东西之间闪转腾挪,表面上看是个1_*的,实际上是个 2_*的,但这个 2 _*不具有反思力。不是辩证的,它没有自我反思,他会终极二元对立就是把他的这种模式和形而上学对立起来。然后其实他眼中的形而上学统统是1_*的一个浪漫的幻想,他面对这种他眼中的被他拍平了的变成了意识形态的形而上学,它自己反而陷入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
- 就是把历史上已有的形而上学给他拍平变成1_*理念实在论这种东西,然后宣称我比他高级。其实就是两种秩序对立一下而已。
2-4反形而上学本体论上的空置导致它的秩序必须在现实中寻找支撑
- 所以这个 2_*实际上就是把一个封闭的秩序,和一种开放性的或者某种暴力的一个背景性秩序给他短路了,然后这种开放性的这个秩序它在本体论上没有任何的支撑,导致它必须在现实当中会有支撑,这些支撑如果说在经验主义传统里面,就是工业和技术,还有这个实验环节里面的各式各样的那些硬的技术报告,或者说是实验报告。
- 对于这个正统的某种哲学来说,那这个现实就是就是权威/权力,或者对于马赫主义来说,这个东西就是工业效率和专利效率,专利发明的那个能力。
- 由这种现实来决定它,所以它本体论上是空置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去和这个超越性的形而上的秩序相对应,就是他认为这个超越性的形而上学秩序,没有必要有一个复杂的本体论,它的本体论可能会有,但是会很简单,比如说就是个物质,然后物质是运动的,这个物质的运动直接就不是物质了,直接就短路到后面物质运动的各种现象。
- 什么小鸟飞起来了,什么种子发芽了,这种庸俗的这种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它还自称 辩证唯物主义,它其实没有本体论,它后面直接就短路到认识论了:直接就短路到一些经验,还有一些观察,还有一些就是直接就是得出来的一些命题。
- 它的那个本体是非常薄的一层,或者直接就被击穿了,不承认有本体这个维度,不承有形而上学这个维度的,我甚至觉得就是说 Starling 最后还保留一定的对于这个物质看上去好像是本体论的东西...不说了不说了,这东西我不方便说太多,因为这可以继续被这种反形而上学俘获的人其实都是前现代的。整个2-4统统都可以说是一种宗教。2-4还包括禅宗。
2-4反形而上学它的形而上秩序决定了它的极端化倾向
2- 4 它直接具有动员力,它可以用它那个场域论里面预设另外一个超越性的形而上秩序,直接让你具有掀翻自己日常生活中既有一切的能力,或者让你变得非常死板/庸俗
- 那取决于它的形而上的那个位面被刻画成什么样子,有没有被锁死?比如分析哲学,就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他会把这个锁死,他把这个形而上学的维度,直接说成是一个语义学的一种里面内涵的某种秩序,就澄清它。
- 它后面能够引出来的这个目的论,还有这个认识论,这都是非常死板、古板的,那么就把它锁死了。那就如果你学这个东西的话,然后又臣服这么一种形而上秩序的话,那你就基本上就把你整个生命的这个一种生存的一种自由和决断,就全部交托于这个,所以这个东西比意识形态更有效
2- 4 是一种超意识形态,多重意识形态,至少是双重
它一剂意识形态俘获不了你,来两剂。就是说他先用一个意识形态搞你,然后这个把你锁死,这个时候他再用另外一种意识形态把你解救出来,解救出来之后看到你好像自由了,这个时候是一种虚假的自由,他给你仅提供一种虚假的自由。
- 比如分析哲学他把你从那种独断论的/一种完全记忆性的完全作题家那种学习模式里面解放出来的。这就是从一个意识形态都摆脱出来,但是他立刻又给你弄了另外一种意识形态来给你洗脑。就是一种非常客观主义,然后自然主义,还有一种和平主义 ←这些都是1_*。
- 就是立刻又把你通过一种我们要说人话、我们要把东西弄得清楚明白、或者我们要沉默主义:就是不该说东西不说、还有一种专业分工的这种标准的一些意识形态...甚至会有反智主义等等,就立刻用其他的意识形态来把你脑子给占据了。
- 但是分析哲学它的概念体系里面的这种迂回扭结,它其实都是现实权利的化身,私货都藏在这里面的普通小白哪看得见,所以立刻就被那些学术权威就占据了优势地位了,然后自己就变成他的那个小弟的立刻就变成他们的小弟了。
- 这一现象就很常见,这个现象背后这种这个主义其实就是一种 2- 4 的反形而上学。
不反思的分析哲学
2-4可以把其他所有竞争对手都统统打成是形而上学,然后以此掩盖他自己其实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一个现实。他自己设了两套秩序,一套是形而下秩序,庸俗的凡俗的,还有一套是他那个高明的了不起的,一劳永逸,就是最屌的,这个高级的形而上秩序不要反思。
- 比如分析哲学小将,他就觉得就是那种说清楚...就直接就由他来定义什么叫说清楚了。都循环定义了,他由他的那一套行话里面的他自己所熟悉的一些语用语用一些语用习惯,以及他自己所服膺的所认同的、所崇拜,所拜倒的那些,比如说什么约瑟麦克当威尔,或者一些权威,下意识的服从,下意识的谦逊,就俨然就把什么叫说清楚,什么叫清楚明白什么叫自然而然,什么叫做别人都听得懂这个东西全都拱手让给别人,让给这个共同体里面的权威或者共同体当中真正获利的那些人。
- 那么这些分哲就很快就变成这个共同体里面的燃料,它没有反思力,它就变成燃料,就变成那个就有点像我们做编辑这个行当的,我是做策划、做选题的,我是书字怎么写,我来和作者沟通的,你是干嘛的?你就看稿子的,你是挑错了、挑错别字、挑病句的,那你就变成这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