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到底是首什么歌?
提起《海阔天空》这首歌,都说是黄家驹一生的经典。但《海阔天空》到底是首什么歌有谁知道? 首先,我没有觉得《海阔天空》不好。只是觉得它的商业价值更高。 黄家驹在最开始的时候,创作的是很纯粹的艺术作品,而那时候的作品也是非常的用心,艺术价值也很高,也是黄家驹内心真正想追求的艺术风格。 但后来为了乐队能生存下去,黄家驹无奈放弃了最喜爱的艺术风格,去迎合了大众市场,从而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而商人们只炒作那些商业价值高的歌曲,所以看看那些烂大街的“Beyond经典”,哪一首是黄家驹真正想要作的?不是发自内心的作品又怎么可能是经典? 都在说黄家驹的歌词里,“唏嘘”二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明显黄家驹是在无奈、难受的状态下创作的歌曲。 再看《午夜迷墙》的歌词,“誓要将黑暗都炸开,不许我心中叹惜!”,然而黄家驹在歌词中,却出现了很多的唏嘘感叹! 不能完全发挥、释放自己的作品,却都成了经典,这是不是个笑话呢? 经典是在无奈、不能完全释放中诞生的吗?还是说这是大众经典的标准?没有人觉得这很矛盾吗? 再看看《海阔天空》这首歌曲,是黄家驹在什么样的,现实环境和心情下创作的? 歌词中写到“寒夜里看雪飘过,怀着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还有这两句歌词“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这是不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呢? 黄家驹是在唱歌吗? 这种状态的黄家驹,怎么可能把自己发挥到最好?内心梦寐以求的理想,一直无法实现,很无奈的创作了《海阔天空》这首歌,歌词里充满了无奈和难受。 这就是大家一致公认的经典之作吗? 难道就没人听出来黄家驹怀才不遇,无法正常发挥、释放自己的那种感觉吗? 而且,黄家驹会认为《海阔天空》是他一生的经典吗? 然而,却有那么多人,看着黄家驹难受痛苦的发挥拍案叫绝! 这到底是不是个笑话呢? 真正纯粹的艺术,是向内心寻求灵魂深处的美好,而不是迎合大众。怎么可能被所有人接受? 很多人认为喜欢的人多,播放量高了就是艺术了。那每个人都喘气,喘气是不是艺术呢? 所以,有谁能真正的懂黄家驹呢? 其实《海阔天空》这首歌作的还是很不错的,从商业价值,和学院派的学术价值来看,《海阔天空》这首歌确实很不错。但黄家驹打心里是不想作这种,迎合商业市场的作品。全是无奈之举。 所以,我并不觉得《海阔天空》是黄家驹一生的经典,而是黄家驹一生的遗憾!没有把真正的内心展现出来的遗憾! 本人不懂专业、学术的那些东西,只是想说说个人的观点。 能看到这的朋友,大家都是家驹的粉丝,有不同想法、看法的朋友,也可以评论留言,大家一起互相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