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整形修剪应以人为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果树修剪以平衡树势,稳定产量,提高品质为目的;也是对果树生长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纠错。
今天我们就各种树形修剪出现不同的问题,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小树修剪必须以构建树体结构,促进果树生长,提早结果为前提。
老树我们可以以树制形,甚至无形;做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只要能稳产,能更新复壮,解决通风透光,提高品质为最终目的。
小树整形修剪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各个树型操作要求,避免到了盛果期,果树出现各种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果树修剪以纺锤型为主,倡导单轴延伸;由于富士萌芽力强,成枝旺;三四年的小树容易出现侧枝过多,直立生长的情况,严重影响果树成花。

甚至五六年的果树花芽很少,有的侧枝更是达到一米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修剪时,我们要严格控制侧枝与主枝的粗细比,疏除过粗过长的侧枝;尽量掌握在不超过3:1,长度不要超过60厘米,保留春梢长秋梢短的枝条。第二年春天萌芽时,对侧枝用“E”型卡进行别枝,或者用方便袋装上泥土挂在侧枝上压枝;缓和生长势,促进花芽分化。

由于置顶优势加上侧枝过多过旺,果树很容易出现上强。

这种情况,在早期影响不太明显,在后期就会出现果园郁蔽,造成内膛空虚,下部枝条成花难,生长缓慢;即使挂果,也会出现着色差、个头小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结果上移,下部枝条失水。如果不及时改造,后期会形成打伞状,作业极为不便。

针对这种情况,修剪时,应及时疏除上部强旺侧枝,打开天窗,解决内膛、下部光照;必要时,整个主枝疏除。也可以对上部强旺枝适当进行环切;对上部主枝角度小的,在基部连三锯进行强拉枝,或者造伤,促进花芽分化,以果压枝;同时对下部枝进行抬高角度,旺枝带头,多短截,促发新枝,恢复树势。
改造是个缓慢过程,需要循序渐进,要多动锯,少动剪子;“花是缓出来的,枝是剪出来的”。但也要防止矫枉过正,出现早衰。
由于通风透光以及年纪的原因,我觉得不如逐年落头摘帽,再慢慢脱裙疏除下部过低的枝,只留中间80~150厘米的枝条,留三四个枝,树高2米左右;留五六个枝,树高2.5米左右。量力而行,避免岁数大,踩高梯出现问题,也便于操作;毕竟身体重要,注意安全。

幼树修剪也可以在主干70~120厘米处多留主枝,拉枝角度在70~80°,保留一个弱势领导干;一边结果一边改造,最后形成小冠疏层形;也可以直接修剪成小冠疏层形,但要注意下部枝条花芽调控,防止出现大的侧生枝组,影响早期结果;盛果期结果量应达到80%左右,上部枝条只是起到遮阳,防止日灼的功能;因为果实生长、上色需要散光,同时要预防上强的问题。

最好是幼树两三年内不拉枝,任其生长,等到各层枝粗度、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再拉枝。这样可以有效预防上强的问题,并且生长旺盛,有效促进果树生长、扩冠。盛果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修剪成合适的树型。这种修剪方式,需要五六年才能结果,而且必须稀植,以解决光照问题。优点是,好管理;结果后产量稳定,树势健壮;适合不同年龄段操作。

直接管理成自然开心形,也是不错的选择。只留三四个主枝,但要注意,干高60~70厘米,基角在45~60°,枝条长度超过150厘米的拉枝,其他的甩放。要注意的是早期结果和扩冠;必要时,可以喷施适度PBO或涂抹促花调理剂。盛果期中部叶幕可以控制在一米半左右,既能增加产量,又能防止日灼等问题。

这几年,果树枝干型比较热门;小冠,宽行密集,结果早,光照好,特别是适合机械作业。但是对技术要求很高,在农场和基地应用比较广。现在苗木基地和农业合作社,也慢慢向三级枝结果过渡。
果农这几年也有尝试的,不过大多管理成大树冠,形成细长纺锤型。七八年后,明显感到密集;没有办法,只能隔棵伐树,过几年,行间密集的,也只能隔行伐行。

说句实话,七八年果树,正是开始大量结果的好时候;不是一句话,说伐就能伐的;那可是剜了果农的心,割了果农的肉啊。
所以说,树型可以量力选择,但是在幼树修剪上必须严格控制树体结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分修剪,七分管理”,只有思路清晰了,果树结构稳定了,到了结果期果树修剪时才能做到回缩有度,截缓自由,管理也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