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消费主义魔咒下的你还好吗?北影毕设的灵魂拷问 | AniOne

2019-05-09 11:06 作者:动画学术趴  | 我要投稿



“你可以与时代划清界限,你却无法拒绝时代带来的不安——关于这个题材,笔者是有使命感的。”


文/ 徒步


自从本届「AniOne线上展」开始征稿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今天小趴给大家带来的是「AniOne线上展」的1篇专访也作为本次AniOne的开幕影片——


摩登超市

Modern Babel

赵麟、刘轶男、蔡斯琦

北京电影学院

《摩登超市》作品海报   

这部毕业设计,创作的历程也是坎坷,前前后后做了四年!质量非常高,推出之后,也在节展上崭露头角,接连入围戛纳电影节短片角展映环节和ANNY纽约动画之夜!

这里奉上新鲜上线的作品!动画学术趴首发!快来点这里看完整成片吧~


《摩登超市》全片


— 故事简介 —

清晨,喧嚣都市内一户普通人家的家中,正在收拾家中杂物的主妇发现冰箱中空空如也,便驱车去超市购物。没料想到这日正值超市的狂欢大促销,全镇的人都来到超市准备大杀四方。主妇不敌亢奋的人群,被挤到超市的一角。蜷缩在一角的主妇面对乱象仿佛被洗了脑,片刻也起身加入促销抢购的大军中……


— 团队介绍 —

赵麟

导演  美术  动画  合成

邮箱:z18611755063@gmail.com

手机:18611755063


刘轶男

美术


蔡斯琦

动画


韩蜀乔

制片


— 角色设计 —


— 气氛图 —


— 动图欣赏 —


— 团队专访 —

学术趴:在消费主义的狂潮中,仍有很多人对这种自己深陷这种状况而不自知。是否存在一个社会事件,促使了你创作了这个故事?

赵麟:2012年左右,那时候双十一促销狂欢刚刚兴起,一个原本用于光棍们自嘲的日子被商家包装成了购物的节日。到了今天,3月8日被添加了女王节,年中有个618促销,11月11日变成了双十一,12月12日化作了双十二,双十二余温未散立刻迎来圣诞和元旦的“双蛋节”,此外,西方还有黑色星期五……人们在亢奋中一边叫嚷着“剁手”,一边又控制不住地疯狂抢购,购买大量原本并不打算买的东西。在这种矛盾和冲击下,人们在购物的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理性。

资本主义的力量让人们一面从资本家手中获得财富,转手又将财富拱手相让于资本家,身处消费时代的你我也难逃魔爪。经济的腾飞使得整个社会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物欲的快感软化了小资产阶级们的斗志,人们转化成为了另一种形态的费拉顺民。我对人们在这种腐化中失智的过程非常好奇,由此便构思并制作了这样一部动画影片。

 

术趴:在创作风格上,有哪部作品给予了比较大的影响/启发吗?

赵麟:从动画角度来讲山村浩二改编卡夫卡文本的《乡村医生》大卫林奇的一些先锋短片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伟大的导演尤里《故事中的故事》爱沙尼亚动画则是我的精神导师。

尤里·诺尔斯金《故事中的故事》海报

视听语言的理论层面受戈达尔影响比较大,我不打算做成一部叙事性的影片,所以我放弃了传统的戏剧式故事结构、弱化冲突,让事件本身尽可能的简单直接。我希望观众能有通过影像语言来阅读这部影片,而不是用文学语言来观赏它,这是创作之初就决定的。

 

学术趴:为什么选择将故事分段,并使用佛教用语做小标题?

赵麟:这里是我对一个主体在环境中逐渐丧失自己意识的一个回答吧。十相指的是人感知外界的方式,我相指的是主体自我的意志,众相指的是环境中其它个体的意志。

影片中的小标题:十相、我相、众相、幻相、真/假相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其实我们所接受到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的幻觉。假设一个人他穿着一身美特斯邦威的衣服,这本身并不会让他痛苦;但当他身边站了一个穿了一身阿迪耐克的人,他就有可能产生痛苦和困扰。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就像主妇去超市买东西,本身应该只需要买必需品,缺什么买什么嘛。但是渐渐的,她看见别人都买了,她就会顾虑自己要不要买,自己没占到便宜是不是低人一等——这时候她的意识就开始产生变化了。

影片中表现了三个阵营:个体(猪主妇)、集体(其他前来购物的人)、权力机构(超市),相比要去表达一个具体的观点,我更迷恋于展现这三组身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仅仅是购物消费这件事。在中插字幕中,我引用了一些中国古典哲学与影片进行互文。

 

学术趴:作品的中文名称虽然是《摩登超市》,英文却是“Modern Babel”。作品里的超市像巴别塔一样高耸,夜间电闪雷鸣照亮它时,我觉得它又像一道天堂之门。在对超市、商品、顾客形象的设计上,你们都有过哪些考量? 

赵麟:巴别塔这个概念是藏在标题中的一个小包袱吧,古代的时候神明惧怕人们造起这样一座通天巨塔侵犯自己的权威,所以最后打散了人们,让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彼此语言不通。到了当代,也许权威们发现也许巴别塔并不是侵犯权威的一种,反而是人们在为自己造起了一座巨大的囚笼。超市的整体形象,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购物车。外面挂满了广告牌,购物车的骨架结构看起来又像一座笼子一样。

超市外观(经过调亮和裁剪)

角色的设计上,由于题材是偏现实主义倾向的,所以美术风格上会比较写实,但是过于写实观赏感与表演上又差点意思,所以美术风格取了一个折中点,所以我选择人形态的动物作为造型的基本基调。

蜀乔:是否也是暗示人类本身也是动物?

赵麟:是的,人本身也没比动物高级到哪里去,不就是进化到下一步的猴儿嘛。其实美术风格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测试,前期测试花费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分别包括了造型测试,材料测试,动画表演测试。现在这种表现风格并不是我们几个主创人员任何一个人的风格,我们的创作理念是美术风格要和表达内容所匹配。

前期不同美术风格的实验

因为主题的原因,我选择黑白作为整支影片的主要的颜色基调。一来黑白本身就具有严肃倾向;二来画面纯粹,排除了颜色对于观影的干扰;再来黑白具有一种梦境中的神秘感,就像大卫林奇的电影一样。

我选择了使用铅笔在动画纸上绘制线稿,使用电脑填色,再使用铅笔在纸面上绘制材质纹理,并使用电脑绘制阴影,最终再汇总到电脑中进行后期合成。选择纸面手绘的原因在于手绘出来的线条有一定的“随机性”,这样的线条不一定准确,但是却能给线条带来一种抖动感,能使得线条更加耐看。选择电脑上色和绘制阴影是出于容错率和产能的考虑。选择铅笔绘制材质是因为铅笔的材质比较柔和,虽然主题是严肃的,但是如果表现手段过于凌厉就会和主题的力量感形成顺拐。

我想要在影片的前半段塑造出一种“隐约的不安”,这种不安必须是细腻的,铅笔的材质正式最佳的选择。材质的处理上吸收了苏联插画家佛兰西斯卡·亚布索娃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她绘本中对于画面朦胧效果的处理。在群像的绘制上,受到了珂勒惠支的影响比较多,尤其是珂勒惠支用炭笔淡彩描摹苦难的方式。

佛兰西斯卡·亚布索娃的作品

不过,静止的造型不一定动起来好看。比方说,当我们确定了某种静态的角色造型后,我们还需要考虑这种造型该使用哪种动态的方式进行表演。我设计了一个写实的造型,但是却选择使用橡皮管动画进行表演,那么我就要弱化这个写实造型的肢体关节的结构。而且,我认为动态美学的优先级是大于静态美学的,换句话说静态的美术设定要为动态服务。

 

学术趴:作品中用了非常多的特写和主观镜头,尤其是“幻相”这一段,在这方面都有怎样的考虑? 

赵麟:动画的传统在镜头设计上会以中全景为主,角色调度多是单方向的直线调度,单镜头中光线稳定。这种视听语言比较像舞台剧,视点离现场比较远,有点上帝视角的感觉。但我需要的是观众作为观察主体在看影片时可以产生本能的生理反应,我需要更具有代入感的镜头设计,使观众离里影片里的角色更近。

因此动画段落通篇的镜头上我模仿了人的呼吸运动,这种呼吸感更接近正常人主观试点的视觉感受。其次,加强了镜头景别的层次,使近景以及特写的比例上升,动画的角色不存在怯场的问题,镜头离你的角色越近,你与角色的关系越私密。场面调度上加入了纵深运动,画面内部的空间层次感更强。画面内前后景加入了适当的虚实变化,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最后,单镜头内的光线与阴影始终保持着,细微的,缓慢的变化,从而描绘单镜头内细腻的时间流逝感。对于这里一点的设计,是建立在我的一种假想理论上的。我诚然以为,人类最原始的时间感受就是来自于光与影的变化,否则我们也不会用光阴指代时间了。

画面处理效果

这里,在特写镜头的应用上是遇到了一些困难的。二维动画中不常用特写镜头的原因,应当同我遇到的困难一样:特写镜头下画面的细节不够。二维手段绘制的动画,上色都是平涂,使用特写镜头放大细节时,画面上就是简单的一块平平的颜色。如果在其它景别下都是绘制比较精美的画面,一旦切到特写会有非常明显的简陋感,会造成不同景别的镜头视觉感受不统一。

我的解决方法是:首先在所有的画面上加了粗细两层动态噪点,这样一来在特写镜头下纯色块哪怕没有变化,也能有噪点的不断运动丰富画面的运动感。然后我降低了所有画面的清晰度,我又在画面的边缘制作了一层模糊的遮罩。因为我既然无法让特写镜头拥有更多的细节更精致,那不如让其它景别的镜头更粗糙。

经过模糊处理后的特写画面

蜀乔:所以是后期添加的抖动、模糊等特效使得主观镜头和特写镜头的运用效果更显著。

赵麟:对的。

蜀乔:这里后期处理真的添加的很好,我虽然看了片子很多遍,但是看完加了特效的版本还是起鸡皮疙瘩了,可能也有音效的加成,但是那种模仿生理的特效代入感太强了。

 

学术趴:感觉声音设计也下了很多功夫,幻相段落里主妇失智的那段声音很让人印象深刻。

赵麟:本片曾因为没有合适的声音制作人员,停滞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遇到了我们现在的作曲家何斯尧(Cook-hor)和音效设计师郑云龙

我们采用的是开放式的声音创作模式,先通过一些绘画作品、诗歌、音乐向他们传递最直观的感受,然后他们再依此制定声音的创作策略。在音乐上,我们选用了以民族乐器三弦的声音采样为基底的电子乐。乐曲的曲调上削弱了旋律性加强了氛围性,因为影片的叙事采用的是寓言式的处理,我们在高潮段落使用了唱经的方式。

在音效方面,因为动画没有同期声,所有的声音都要后期制作,所以如何通过声音塑造一个真实的听觉空间是一个大课题。这里郑云龙建议我们所有的音效进行拟音,虽然成本略高,但是咬咬牙我们还是选择了这个方案。在环境音的处理上,我们放大了工业噪音,广播,电子脉冲音等音效的比例,通过这些攻击性比较强但是却比较暗沉的声音来塑造内部空间的不安感。

音效创作现场

蜀乔:一开始我以为音乐会类似山村浩二老师的片子,后来看到的效果却比我想象得更好,虽然没有明显的旋律,但和片子很搭。

赵麟:其实和作曲合作也是一个相互尊重的过程吧,影片现在的音乐和我最初得想法也是有些不一样的。你是选择某个人合作而不是某首曲子,你相信他的才华就要给他空间。

 

学术趴:你们在创作中有遇到更大的困难吗? 

赵麟:困难啊……大概是穷吧(笑)。做到一半没钱租房子生活了,就出去赚钱赚了一段时间再回来接着做,没钱了继续出去挣钱……

蜀乔:学生作业能在毕业之后继续完成还是挺不容易的,需要付出的比学生时代更多。但我觉得这样积累下来的完成度和收获,比学生在毕业季以前仓促作出来多得多,他在这个过程中也把自己工作积累的经验反哺给了片子。

 

学术趴:这个作品是历时几年完成的呢?

赵麟:如果从开始做到完成的画应该是四年半,中间停了一年半出去挣钱了。实际压缩在制作上实打实的时间应该是两年多一点。片子最终时长11分15秒,刨除剪辑掉的部分一共做了14分钟左右。其实已经不算是一个正常毕业作品的长度了,所以制作时间上有点误判了。

蜀乔:而且你们人也不算很多。

赵麟:哈哈,主要做一大半之后,另外俩主力出国留学去了,要是没蜀乔我估计还得拖一拖呢。

蜀乔:能毕业之后再回去做真的不容易。我的片子也没做完,毕业那个时候信誓旦旦说要做完,现在想法也变了。


学术趴:接下来想问一些故事细节上的问题。乌鸦在主角家的窗台上、路上的车上、超市楼顶、超市内的挂牌上都出现过,最后甚至冲进了主角家里,这些乌鸦象征的是现实中的什么呢?

赵麟:乌鸦我这里暗指是神明权威的一种延伸眼线吧,就好比奥丁和乌鸦的关系一样。在故事中不具有明确的叙事含义,是一种神秘主义的体现吧。

蜀乔:其实乌鸦在超市的顶上,以及最后在主角旁边,我觉得它们很像秃鹫。

贯穿全片的乌鸦


学术趴:主角家中的全家福显得有些诡异,儿子被父母悬空夹着,照片里的爸爸从没在故事里出现过,为什么是这样设计的呢?

蜀乔:爸爸长太胖被吃掉了(开玩笑)。

赵麟:家庭设置其实跟故事没啥关系,跟我对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观察有关。因为我们这一代,刚好成长于中国经济制度的一个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时代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在这个背景下,其实畸形的单亲家庭几乎成了主体,离婚成了寻常事。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原因,反正从我接触的朋友来说,家庭和睦幸福的基本是极少数。

全家福


学术趴:儿子看起来最后被一个9.9元的玩偶取代了,是这样吗? 

赵麟:也许他儿子本身就是一个被贴上价格的玩偶呢,也许她仔细找找看自己身上也有价格呢。咱一个月拿这么多工资,谁定的价呢,咱是商品吗?哈哈哈哈,我也不知道。

最后儿子身上的标签


学术趴:作品最后的独白里有一句“不幸时代的寒冬”,是指的什么呢? 

赵麟:“不幸时代”这里就是主妇带着我的视角有感而发说出来的吧。

蜀乔:人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的时代是很不幸的,与人人都在发声的时代相比较的话。

赵麟:“寒冬“和我本身世界观上有悲观倾向的虚无主义有关。只有在寒冬里,你赤身裸体才会冷嘛;你夏天光膀子只会觉得爽,对吧。你没醒,在幻觉里,你就觉得是夏天;你醒了,发现其实是冬天,自己还没穿衣服,冷飕飕的。

蜀乔:原来如此。之前一直以为是主角变身把衣服撑爆了。这样的设计让人觉得“人性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

赵麟:哈哈,这也没问题啊,就是吃多了撑爆了也说得通。作品一旦交到观众的眼前,评论与解释权就不在创作者手上了。


学术趴:最后向学弟学妹们说几句在毕业设计创作上的建议吧。

赵麟:希望大家珍惜毕业创作的机会,毕业以后能如此纯粹的去做这样一部作品的机会是很难的。

蜀乔:一定要想想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之前的学长学姐做了什么,老师让做什么。现在毕业影片有些趋同的趋势。毕业影片也不只是完成作业,很多时候是用来回答自己的一些问题,就像个研究课题一样。当然了这个过程需要快速完成,很多片子就是在纠结故事和表达方式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和同学的合作上需要以完成影片这个结果为导向,很多不必要的争论和推诿就少一些。很多细节的决策上需要运用情商,找到一些大家都能同意的中间点,强烈的冲突都会在影片的质量和进度上体现出来。发现一些参与别的项目的机会时,谦逊一些绝对是有好处的,很多机会看似小但都会在未来的道路上有反光。

赵麟:我要特地强调一下!制作中,一个靠谱的制片太重要了。拖拖拉拉这么久,没啥时间观念,还是得有人拿个小鞭在边上才行。

蜀乔:这个对所有创作人都很重要,最好的情况就是每个人脑子里都有这样一根弦儿,不然就找一个比较有计划性的人来。

赵麟&蜀乔:最后在这里,我们也非常感谢所有帮助过咱们的人!


学术趴:感谢你们的分享,让我们能更懂这个作品,也学习了很多经验!最后再次感谢你们今天接受学术趴的采访,期待你们未来再创佳作!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我们需要 全职编辑、全职运营,有意者可以投稿至 babblers@163.com。

消费主义魔咒下的你还好吗?北影毕设的灵魂拷问 | AniOne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