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餐现象的一个小思考

今天翻资料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个有趣的观点。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虽然飞行技术远不如现在,但当时飞机餐的豪华程度,却是远超今天的。
比如今天的飞机餐大多是面包水果,但上世纪60年代,飞机餐有龙虾、火腿、鱼子酱和香槟。国内航空当时的飞机餐甚至包含茅台~
为什么?因为当时的航空公司和专家们都认为,飞机这个出行方式的目标用户,基本是追求时间的高端用户,因此对机票价格必然不敏感,而应该会更看重飞机上的服务,而飞机餐作为用户最容易接触到的服务,必然是最能留下记忆和拉开区分度的。
所以那时大家都将飞机餐视为航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泛美航空专门强调这一点来吸引用户,表示“我们的飞行与众不同”。
这个思路,即便用现在的视角看,你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结果大家已经知道了,各种廉价航空公司出现,打的巨头们满地找牙。
因为伴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进了航站楼,飞机日益成为一种常规交通工具。更多的乘客不再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包含豪华大餐的机票。作为对消费者需求的回应,航空公司自然就开始降低成本。
例如,美国达美航空从头等舱的沙拉里减掉了一颗草莓,一年节省了21万美元。美国西北航空一举取消了每位乘客一袋椒盐饼干的配给,一年省下了200万美元。更廉价的餐饮带来了更廉价的机票,更廉价的机票收割了更多的新用户。
所以,事实就是,所有人都在吐槽飞机餐难吃,但飞机餐就是越来越简陋,直到变成今天这样~汽水配面包。
今天许多人在思考未来时,都会潜意识的觉得,未来一定比现在好,但事实是,在飞机餐这个案例中,伴随着飞行科技的发展,飞机餐却越来越简陋了。我暂且把这个现象称为“飞机餐现象”
他和消费降级不太一样,不是大家没钱,而是伴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越发出现的。
在阿里收购网易考拉这个案例中,我觉得,就是飞机餐现象的再次出现。很多人对跨境电商的各种优质产品赞不绝口,但事实是网易考拉遭遇瓶颈,某拼却高歌猛进。
用户们嘴里在意的,和时代真正选择的,往往并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