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制与全民所有制
国有制的利弊众所周知,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一种集体所有制,它的表现特征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生产资料为这个国家里的所有自然人所拥有。 尽管其仍存在一部分的私有制,且需要将国家视为一整个垄断集团来进行生产活动。但相较于集体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制,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全民所有制经济为曾经的苏维埃俄国所用,当时国家的生产活动以及工业计划由一个无产阶级构成的领导组织统筹实行,并将生产出的价值通过配给制回馈给劳动群众,并以国家为单位作为一个资本集团与他国进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每个人的劳动和分配都可以有基本的保障。 同时,一个国家的体量相较于革命前的小生产模式在效率和规模上有较大的提升。例如工业生产上的“五年计划”,在国家级的劳动力动员和资源调用的手段下,苏维埃政权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化,并且,生产力以十倍于旧欧洲的水平快速提升,在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时刻,这种制度保障了国家运行,也为二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那么这种制度有没有弊端?答案是肯定的。全民所有制的管理制度与人员调动极易出现问题,且在私有制部分和国际资产阶级的影响下,新的资产阶级和官僚主义分子在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对集体生产进行破坏,窃取国家宝贵的生产资料,从而诞生了贪污腐败的特权阶级,也让无产阶级权利的逐步丧失。 从经济的层面分析,全民所有制只是实现全民公有的共产主义的一种过渡形式,国家便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工具,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蓬勃发展,就必须要对他国的无产阶级输出革命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同时以集体所有制与世界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发展和经济上的斗争, 这都是对执政者和劳动人民的巨大考验,尽管有诸多现实的困难,但我们依然相信胜利仍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