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芸时尚圈周报135 | 快时尚洗牌、服装工厂挑战、元宇宙时装、芭比时尚影响、求职选择



彝族火把节服饰
前言:四川凉山布拖火把节上,彝族传统服饰令人惊艳,素人穿着散发出小众设计师风采。其中的设计点,如大纽扣与哑银搭配,展现高级感,令人赞叹。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吗?
(传统节日,都是素人非超模哈)




(图片来源:吉福行)
四川凉山布拖过了一个火把节,男女老少的服饰太惊艳了,这不就是妥妥的小众设计师的赶脚。彝族的传统服饰有哪些让大家惊艳的设计点呢?
Lydia-义乌-饰品厂家:
大纽扣,然后纽扣的哑银配进不是很花的面料里面感觉就很高级。
若三-杭州-2群副群主:
好酷呀,之前就被彝族的服装刷过屏,再看依旧是惊艳,不知道大家有知道哪些关于民族服装的小众品牌吗?有种远方很深邃的感觉。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帮大家问来时间了,四川凉山州布拖县火把节 ,全民盛装出动以前是按农历 现在估计都是7/21左右每年看具体通知。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关键是他们当地穿上衣服就有一种超模气质。
Lydia-义乌-饰品厂家:
这个及地的百褶部分,走起路来也好好看。
总结:彝族火把节服饰深邃迷人,蕴含超模气质,及地的百褶设计使走路间也别有风采。对于民族服装的小众品牌,仍需继续探索。

快时尚洗牌
前言: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呈现疲软,ZARA、GAP等纷纷关闭门店,洗牌加剧。大家对快时尚的购买频率和对COS关闭国内首店的印象如何?
若三-杭州-2群副群主:
作为COS的母公司,H&M在中国的发展态势也呈现疲软。据报道,ZARA过去一年里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关闭门店;GAP在2022年11月宣布将中国市场业务以用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5亿元)出售给宝尊电商……如今,快时尚行业的洗牌仍在加剧进行。
大家现在购买快时尚的衣服频率高不高,如果看待COS关闭了国内的首店,对COS的品牌印象如何?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大家买得上一件鞋服是哪个牌子的什么产品?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最近的一件迪卡侬跑步训练白T恤。
若三-杭州-2群副群主:
森马的白T,面料舒服版型还好。
Lois-广州-女装买手:
档口清仓的时候去买了几件衣服。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我最近听我00后的表弟说,花600块钱买双鞋子,已经没法让他兴奋了,至少得double的价格,他最近买的一双鞋是1600块的胖开口笑。
Lois-广州-女装买手:
这得是家庭。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难道都是z世代 千禧后在消费?
Lois-广州-女装买手:
Z世代的应该没有买房的焦虑。
若三-杭州-2群副群主:
大家最近衣服购买的多吗?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我最近买的 是自己服务品牌清仓的几件T恤。还有迪卡侬买的潜水镜。
Lois-广州-女装买手:
不多,夏天基本都是清仓的时候买几件。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看来我是降级了。
Lois-广州-女装买手:
护肤品也在精简中。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难怪服装行业这么惨淡。
Vincent 郑-上海-外贸:
买了KOLON、优衣库、TEENIE WEENIE、十如士。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最近奢侈消费是花600块买了个滑雪手套,我00后的雪友 都买1000+的。
Lois-广州-女装买手:
但是在吃和行上面并没有降级,是消费观念有所改变吧。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也就是都开始生活简单化了。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怎么解?奶茶20块可以让人快乐,服装得500起,鞋子得700-1000,换算成奶茶,可以快乐很多天乐。是不是得做点可以持续快乐得服装?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小朋友吧唧吧唧响的鞋和一闪一闪的衣服是快乐。
Bella-杭州-小众品牌设计师:
我有品牌特卖清仓渠道,所以天天在买东西也很欢乐。TEENIE WEENIE mini裙买了N条!夏天决定做甜酷辣妹。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我们也要清库存,还帮合作的品牌清。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大家现在有哪些渠道清呢?直播间?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我们现在还让团长清,我们的基础款几乎清没了,剩下的都是那种设计款,好难搞。
总结:消费观念改变,年轻一代购买衣物逐渐精简,奢侈消费却兴旺。快时尚行业面临考验,需探索持续快乐的服装设计。

AI恶搞LV
前言:LV蟑螂包引发网友热议,是否是AI恶搞图引发质疑。AI的使用引发侵权问题,需加强规范。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朋友们最近在社交媒体是否看到了LV蟑螂包的消息?也有网友表示,在谷歌搜索没有找到出处,怀疑是有人用AI做的恶搞图。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应该是恶搞的吧,感觉LV品牌调性不是这么跳跃的。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的确是有些吓人了。推文里说,之前也有人用AI模仿LV、GUCCI出过蚂蚱包AI的使用也让侵权更容易了怎么去规范AI的使用也是个急需考虑和着手处理的问题。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MOSCHINO这么玩倒是有可能,AI侵权的历史应该由来已久了。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LV是懂事件营销的。
Rachel-苏州-9所见习副群主:
哈哈,昨天我也看了这个热点,一时也不太清楚是Ai还是品牌设计。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后面可以用AI恶搞的设计来圆。
总结:LV巧妙应对事件营销,AI恶搞的设计或成趋势,需要妥善处理AI使用问题。

服装工厂挑战
前言:中国服装工厂面临低迷的订单量,尤其是小订单的生产难题,工厂规模和效率面临考验。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团队里的业务员在中山拜访了多个工厂,基本上所有厂商的订单量退到了枯荣线的程度,由此可见消费的低迷。
tiger-中山-服装设计师:
现在是淡季,就过年的时候生意比较好。芭比服饰我觉得应该是没办法火起来。现在的小朋友关注的不多。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看不太懂,热度的时间比较有限。对于品牌方来说,若是热度非常高加推产品;叫好不叫座也赚到了品牌热度。
tiger-中山-服装设计师:
这几年我觉得应该更多的关注国内的一个服装的变化。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不过中山的总生产成本比东莞要低30%,地方大,价格低,节奏慢,东莞的生产节奏相对更加紧迫。国内的服装比起十年前巨大的进步,各个价格区间皆能找到一批综合实力非常好的品牌或商家。在三乡看了几家鞋厂,现在生意非常惨淡。一是没有明确而稳定的订单来源,索性半停工状态;二是也到了这个品类的淡季。
tiger-中山-服装设计师:
中山那些大厂很多都搬了。以前那个保元鞋厂,现在留下好大一个工业区空房子。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曾经是华南第一大厂,10万人。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三乡那边现在能接小单吗 五百左右的。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可以啊。具体的要自己去找去谈,有的甚至要1000起订。我目前在找的是找户外鞋、登山鞋、秋冬天穿的防滑工装鞋、马丁靴厂商。安排一个同事驻扎在中山搜集工厂,单价比东莞来说省一些,也是帮客户省点钱了。
板芙镇那边还有几家大厂,晶苑集团的下属工厂虽然没什么人关注,但是现在活的还可以,维秘和一些小品牌以及优衣库的订单集中在这里。
英商马田还有牛仔裤工厂,政府开了一些绿灯。东莞这边对传统工厂的态度不是很友好,生存艰难(生死由命)。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了解。
Faye-台州-帽饰设计师:
我前段时间去了一趟,现在很多工厂页开始愿意接小单!大订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需要工厂老板改变思维的时代!
SamanthaH-长沙-pr:
希望老板们多来看看我们,我们设计师品牌只做小单,日本是两三件的都接,希望国内的老板们能接受一个款50件这种程度,也帮帮新一代设计师们。
Faye-台州-帽饰设计师:
我们现在有一条线全部是针对设计师品牌的小批量定制。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定制化的活儿很辛苦,却又不得不做。国外诸多品牌集中在一个大厂里,专门做研、
tiger-中山-服装设计师:
关键还是发掘市场。我朋友的鞋厂可以接一些小单。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器:
目前跟大浪那个百丽厂在合作 发现也比广州的成本低多了。
殷辉-南京-品牌跨境:
为啥很苦?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小订单无法规模效应啊。
殷辉-南京-品牌跨境:
单价无法提高?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没法降低边际成本。规模效应———制造业第一金科玉律。
殷辉-南京-品牌跨境:
嗯,这个理解。产能过剩也不好,整个环境改变确实也不容易。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小订单跨越鸿沟——规模效应——莱特定律三大步,这适合很成熟的基本的单品,1件和1000件制作工序都没有太大的改动。时尚的品牌会有装船样,数百款确认样。
王先生-汕头-品牌代工毛衣厂:
现在市场存量缩小,工厂的体量在哪里。其实也是会做50小单。但也不是所有工厂都能做好50小单。做过生产的其实就懂,1件和1000件,它的生产工序都是一样的。现在我听说做希音的工厂。首单是25件,5个码。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还有一个经验之谈:30人左右的工厂,通常能做出更好的品质。最小化试错成本、最快速迭代速度。
凌芯-广州-设计供应链:
对的,容易管控到。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但事实往往不被大家接受。我已经不和别人介绍工厂了,一提人数才二三十人,被当成作坊。
王先生-汕头-品牌代工毛衣厂:
通常做品牌单的工厂。都是老板亲自参与工厂生产运营。大工厂有一个问题,他们没办法做小单,只能做大订单,规模生产,做小单他们亏损很厉害。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他们也是根据订单量来进行配置的规模、硬件、人数,面向的就是大贸易商。小厂其实很好啊,无敌的改错速度,高效的协作速度。
王先生-汕头-品牌代工毛衣厂:
小厂好比小船,掉头速度快。哪里不对劲马上掉头。
李尚生-东莞-供应链:
年头到年尾守着工厂,事无巨细自己定夺。四十来人的工厂已经够累的了。我听了几位来东莞采购,他们的思维“我要找奢侈品的加工厂,国际视野的从业者,非常便宜的价格”。
王先生-汕头-品牌代工毛衣厂:
我自己工厂2、30人,天天守在工厂,累得够呛的。
总结:服装工厂寻求应对低迷市场的策略,小订单的生产和规模效应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中小规模工厂的敏捷性和高效率或成未来发展方向。

国家选美文化
前言:一些国家将选美比赛视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其中菲律宾、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家的选美文化备受关注。芸友们探讨选美背后的逻辑以及选美文化在不同国家的特点。
沈彬-纽约-4群副群主:
逼女儿去选美,成了东南亚和拉美家长们“鸡娃”的希望……
有没有小伙伴注意到有一些国家的选美比赛作为国文化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说菲律宾和巴西。大家知道选美背后的逻辑以及选美的周边文化是怎么样的吗?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看了文章才知道,原来真如彬彬所言,有些国家那么看重“选美比赛文化”。好巧,前两天刚看完的一部电影就和这个主题相关《世界小姐逆行路》。
沈彬-纽约-4群副群主:
好像我们国家就香港地区比较注重选美。选美大赛比较火的大多数都是经济一般水平的国家,比如说委内瑞拉,菲律。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呢?港姐当时在2000年的时候还是很值钱很火的。但是说到选美,我心中最美的还是世界小姐张梓琳。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之前3群一位群友提到过,泰国的选美活动比较多。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图片来源:小红书搜索截图)
张梓琳真的很有气质,大气优雅。泰国好像不局限性别,也提倡审美自由。
沈彬-纽约-4群副群主:
但她的美还是比较讨喜的亚洲美。其他南美, 东南亚的选美冠军, 都是比较西化的混血脸。
总结:选美比赛在一些经济一般水平的国家中较为流行,菲律宾、委内瑞拉等国的选美冠军往往具有西化的混血脸特点。而泰国的选美活动也备受关注,同时审美自由在其中受到重视。选美文化在不同国家展现出多样性与独特魅力。

芭比时尚影响
前言:芭比这一IP拥有长达60多年的历史,对许多人的审美认知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少设计师在小时候玩芭比后选择了从事时尚设计工作,这一IP对他们产生了时尚启迪。然而,芭比作为文化符号和时尚元素的融合效果是否能实现1+1>2的效果仍有争议。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复盘60+年芭比进化史,为什么这个品牌能火这么多年?
群内有没有因为芭比而开启时尚启迪的?大家觉得为什么一个IP可以影响那么深远。你们觉得芭比和迪士尼这类“文化”与时尚融合的效果是否都能实现1+1>2的效果呢?
沈彬-纽约-4群副群主:
我听过不下5个设计师就是因为小时候玩芭比后来从事设计师的工作的。包括大王还有我自己。我还没有看芭比,感觉真人电影会抹杀芭比在我心中的原始的形象。大家知道芭比是1950年代的产物吗?妥妥的早期带货icon。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图片来源:芸友艺航拍摄)
这是大学期间用口罩做的一条裙子,头绳和要带是用旁边红色毛巾狗的装饰物改的。
沈彬-纽约-4群副群主:
太可爱啦!你大学期间还玩芭比吗?我感觉芭比还是属于小朋友的玩具。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最后一个芭比是我正式参加工作时,忍痛割爱送给了我门口领居家小孙女了。芭比对我的#时尚启迪 真的有很重要的意义。
沈彬-纽约-4群副群主:
我也是,一摸一样!我相信不止是我们这一代,毕竟这姐们儿红了60几年了,芭比跨越时代。
Vincent 郑-上海-外贸:
这个ip影响了很多人对审美认知的成长。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确实,不过有人批判有人喜欢。这个也是难免了。批判的人觉得太“物化女性”,好像女性必须有芭比的身材外貌才“完美”但喜欢的人觉得,芭比也可以作为“一种新时代女性”的展示,多元且自信。
总结:芭比作为一个跨越时代的IP,在影响人们审美认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些人批判其对女性的物化,认为她呈现的外貌标准不应该成为女性的唯一标准。然而,也有人认为芭比可以代表多元和自信的新时代女性形象。这种多样的观点反映了芭比对时尚和文化领域的复杂影响。

元宇宙时装
前言:意大利奢侈品牌VALENTINO与META合作推出虚拟时装,开启了元宇宙商业化之路。虚拟服装作为Z时代最为关注的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奢侈品牌的关注。然而,虚拟时装市场是否能成功转化潜在顾客,目前仍是个新的品牌影响力方式,值得继续观望。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图片来源:META)
近日,意大利奢侈品牌VALETINO宣布与META开启全新的合作,将在META数字服装店上架首批以数字形式呈现的VALETINO服饰,标志着品牌正式开启元宇宙商业化之路。通过这一项目,用户们可以在META的各平台上为他们的数字形象换上VALETINO服装。
大家如何看待虚拟服装?VALETINO的虚拟时装市场会愿意买单么,你们如何看?
Ericsion-成都-运营管理:
虚拟的二次元作为Z时代最为关注的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关注,也借助二次元吸引更多的Z时代成为潜在的顾客群体,从过去大多数奢侈品牌的经验来看,还没有特别成功的通过二次元世界成功转化潜力顾客的成功案例,是一个新的品牌影响力方式,但个人表示继续观望。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那你觉得这块做的比较好的品牌有哪些呢?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如果可以延展做到“元宇宙”打造精神花园,感觉对于奢侈品的消费者应该也是个不错的“情绪满足”。这样对应的虚拟时装应该更能有的放矢~
就类似于我们以前会喜欢装扮QQ空间,又或者当下的IP个性打造和空间装扮。
Ericsion-成都-运营管理:
LV,PRADA,GUCCI,LOEWE之前有关注过。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兜兜转转,又要回到以前QQ空间时期了,不过是新的视觉,新的名词。
我刚刚搜索发现他们的形式各有不同,不过好几个大牌都跟META合作,在他的虚拟品牌售卖虚拟服饰,还意外地发现一个效果不错的虚拟服装品牌IRIDESCENCE看着确实挺有意思的。
总结:虚拟时装作为元宇宙的一部分,吸引了奢侈品牌的关注,包括LV、PRADA、GUCCI和LOEWE等。如果能延展做到“元宇宙”打造精神花园,为消费者提供情绪满足,虚拟时装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与以前QQ空间时期的个性装扮类似,虚拟时装在新的视觉和名词下呈现,引发人们对其越来越感兴趣。

浪姐4高定
前言:浪姐4的成团夜,姐姐们身着郭培老师的高定礼服亮相,引发了关于造型的讨论。有群友觉得上一季的VALENTINO风格更喜欢,但也有人认为此次高定礼服造型不够协调,难以展现高定级别。同时,对比往年的VALENTINO和华伦天奴,不同季节的风格呈现不同的时尚力和表现力。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图片来源:小红书@275333559)

(图片来源:小红书@278423860)

(图片来源:小红书@261577919)
大家晚上好呀!前几天浪姐4的成团夜,姐姐们身着郭培老师的高定礼服惊艳亮相,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大家觉得姐姐们造型如何?和上一季的VALENTINO相比,大家更喜欢哪一季的成团礼服呢?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就图片来看我更喜欢上一季的,我觉得上两张图片给我的感觉是“为了中国风而中国风”。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真相了感觉这种造型只适合极个别姐姐,大部分穿的还都很不搭调。确实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百万高定礼服的级别。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可能没有协调好?因为我看起来觉得衣服的颜色和舞台背景的颜色很违和。我记得去年的全玫红VALENTINO也被诟病了,但是一年过去后却发现这张硬照这么有表现力。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也有这种可能。虽然我当时也不喜欢第三季的全员火龙果,但是现在一对比,感觉华伦天奴真的时尚力满满。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而且和今年“芭比粉”的这个热点很呼应。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对的!不过我还没看这个电影,准备去看啦。
小郭-昆明-恩派公益:
是郭培的设计吗?对不起我以为是熊英的。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熊英的话,我辨别她的设计就是渐变色。
总结:浪姐4的高定礼服引发了讨论,部分群友更喜欢上一季的VALENTINO风格。然而,有人认为此次造型在颜色和舞台背景的搭配上不够协调,难以展现高定的级别。同时,对比不同季节的VALENTINO和华伦天奴,发现时尚力和表现力呈现出不同特点。对于个人喜好和审美观,不同的群友也有不同的观点。

美丽羞耻症
前言:近日,有讨论关于“美丽羞耻症”的话题,许多女孩因为自己的美丽而感到羞耻和不自信。有群友指出这种心理困境在现代社会很常见,部分女孩害怕因为美丽而过于引人注意,导致不敢大胆展现自己的魅力。群友们对此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美丽的女孩可能会担心引来过多关注和诱惑,因此更倾向于低调保护自己。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美丽羞耻症”这个词语?
美丽和羞耻这两个词原本没有什么关系,可如今有一大批女孩儿正因为美丽而感到羞耻。比如:穿上好看的衣服,画上精致的妆容后走在街上就会浑身不自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情况呢?以及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雅南-深圳-AI项目助理:
美丽羞辱,不自信?没太看过这种情况。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美丽羞耻,我认为这描述的是很多女生的一种心理困境吧,很多女孩子会害怕因为美丽而过于引人注意。
李雪梅-绵阳-学生:
这种情况很常见的,现在其实很多女孩子长得特别好看,也很会穿搭,但是就是因为怕自己打扮过度,引来过多关注就不敢大胆展示自己的美丽。
雅南-深圳-AI项目助理:
好思路耶,这应该是美丽的女孩子会有的困扰,过于美丽的女孩更懂得让自己低调起来保护自己。
雅南-深圳-AI项目助理:
女孩子美丽因为养眼,除了从小会被有待;也容易不懂事的时候知道了很多诱惑,具体我也想不出例子。例如,美丽的女孩做错事舍不得惩罚,可能有些人心险恶的人不喜欢美女,或者引诱美女想不出例子。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我觉得低调一点没有问题,但是也要和自己的性格相匹配。不管长相与否,如果你个性属于外向张扬一些的,穿着打扮是你向世界表达自我的其中一种方式,那我觉得太过看重外界的声音而掩盖自己的某些表达,是很可惜的。如果大家都做低调的人,世界怎么会这么丰富多彩呢?允许并包容个性鲜明的人们,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做到的。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是这样的。说的好具体,所以现在经常有人说“做美女也挺难的”,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对,这需要个人和环境的良性互动才能做的到。一是咱们作为个体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美,二是社会作为一个环境要有能力接受更多张扬的多样的美。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我没有什么美丽羞耻症,因为别人顶多好看多看两眼,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你,自己爱咋美咋美,你没那么重要。要做到自己知道自己美,但是也不咋care自己的美,我爱咋美咋美,别人爱咋看咋看,最多看几眼吧,然后他们就忘了。
总结:芸友们认为现代社会中不少女孩因为美丽而过度担忧他人的关注和评判,导致不敢自信展现自己。然而,也有群友认为应该允许和包容个性鲜明的人们,鼓励自我表达,而社会也应该接纳更多张扬多样的美。在面对他人的观注和评价时,一些群友主张自信坦然,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学会自我认可,不过度关注外界的看法。

求职选择
前言:在群内进行求职面试的假设情境讨论,两名应聘者A和B的年龄、专业和学历相近,毕业1年,但面对择业困境有不同选择。A选择做了一些与专业不相关的基层工作,认为不应闲着,要确保有稳定收入。B则坚持寻找适合自己理想工作,一直没有就业。群友们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录用A还是B,并给出各自的理由。
冷芸博士:
大家晚上好哇!问大家一个问题。
假如你是面试官,面对两个年轻人A和B,两人的年龄、专业、学历都差不多,两人都毕业1年,因为这两年工作很难找:
A:过去1年做过保安、客服还有送外卖,总之是一些和专业不相关的基层工作。A认为不能让自己闲着,无论如何都应该让自己有一份收入;
B:过去1年一直没有工作,闲在家里。TA只是想坚持找到适合自己的,或者TA认为是自己理想的工作。
你会录用A还是B?为什么?
Fay-广州-商品:
如果是普通基础岗位,选a,他相对更务实,虽然他可能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但感觉更实在肯干型的。b有坚定的目标,但也可能是好高骛远。
冷芸博士:
1年毕业生,这个条件都写好了。
rachel-北京-服装设计:
优先选A作为初入刚入公司的新人,能最快对公司产出价值的就是“说什么干什么” 按要求把事做好。“好用”是新人最得分的点。这过程中再看这个人的认知、性格、干事风格是否符合部门预期这个阶段就是另一套选择标准了。
松松-厦门-品牌策划:
我觉得我会继续去问,一个是他们的家庭背景(基础经济情况会有影响)以及第二个要继续问他认为的理想的工作是什么。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我会选择A,A代表的现实主义,B代表的是理想主义。
冷芸博士:
不同的家庭经济背景会如何影响你对他们的接纳呢?
李翔-明尼-轻致:
要看简历怎么写,怎么讲故事。
松松-厦门-品牌策划:
一个要看B认为的理想是否是空中楼阁,还是说有一定合理性说服性。因为我也看过那种为了逃避一直躺家里的,这种就不行。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A的优势是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工作,这些经验其实会让他解决问题的思路多元化,不过同时需要关注他的稳定性和未来规划。
冷芸博士:
我说了他们的其他条件差不多。毕竟1年毕业生也不会有太复杂的简历。学校专业差不多的情况下。类似于同班同学那种条件对等。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我关注的点是B竟然可以一年没有工作。
松松-厦门-品牌策划:
不同家庭背景,也看我要的岗位的需求,如果是踏踏实实的那种岗位家庭背景好不好是可以的。如果是对眼界视野要求很高的,还是家庭背景好一点的,思维不容易受限。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B的优势是很坚定地做一个方向的工作,但是需要能证明出来他是有实力胜任的,其次是没有工作在家的时间,他选择做了哪些事情。
李翔-明尼-轻致:
简历一样可以贴近工作的,做的事情的动机,目的,和现在工作如何匹配。
冷芸博士:
B毕业就没工作过。只是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A则认为,无论如何,要自力更生,先做起来。边做边找合适的工作。这是他们重点观念的差异。从用人单位,你们会用 哪类人?
松松-厦门-品牌策划:
如果从这个具象化的观念,A更适合。理想的工作刚开始也不会理想,需要自己一步步铺垫。
冷芸博士:
这背后不一定说明他们的经济差异很大。主要是观念不同。A也不一定经济条件一定不好;B也不一定好。我这里还有一个条件是他们都这么度过了1年。不是1个月,2个月。这个是真实案例。我所以想问大家怎么选。B的家长就支持B的做法。A的家长就支持A的做法。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感觉就跟讨论要不要读研读博的纠结是一样的。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如果是我,两个都不会录用。A比B好的地方是还知道去工作养活自己,只要一直在社会打拼,不管是什么工作,都会被尊重,至少这个人没有对社会认输。
而A一年都在做这种基础的基层没有任何含金量的工作,没有找到自己心怡的工作,我会觉得这个人有可能职场竞争力不够突出。
B是直接一年不工作了,我觉得他缺乏责任心的同时也家庭实力很强,如果他GAP的这一年一直在充电学习或者做其他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我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是一个有要求的企业,两个人我都不会录用。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A就是本科毕业马上工作,B就是一路读研读博。我不赞同B,市面一直没有出现跟他匹配的工作,难道就一直不工作?
冷芸博士:
我再给大家一些额外背景,就是家长这个因素。
从经济条件来说,两个都属于中产。a父母自己开个小公司。b父母是外企高管。都属于典型的中产。就是说,他们其实都有在家啃老的条件。
我分析了下,为什么他们孩子做了两个不同的选择?
大家猜猜看?
我的分析是,跟家长的成长环境有关。
A的家长是吃过苦的。从外地到上海打拼。他们认为,人必须能屈能伸能吃苦。现在孩子太矫情太挑剔。这个对他们没好处。所以即使听上去保安客服岗位很低,也没关系。先训练孩子找食的能力,比其他都重要。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跟父母的成长路径差不多,b就是高学历出身,海归,进外企工作,一步步晋升。
冷芸博士:
b的家长是上海本地人。成长一帆风顺。他们更追求理想,自由,进步这类精神层面的东西。他们认为孩子找不到工作,是社会问题(现在普遍失业率高),为什么要孩子来承担这个问题?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我觉得人生就是体验。
冷芸博士:
所以你们觉得哪个家长得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更好呢?
丁当-广州-5群见习副群主:
环境怎么样,都可以选得到自己愿意做的,乐在其中就好。我觉得a吃过苦,见过现实,才会珍惜自己拥有的,至少是有这个认知。b的话,就是被保护得很好。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我觉得还是A,因为B不可能被保护一辈子,好的地方是他有试错的资本。人生怎么可能一辈子不吃苦呢,如果你了解人生并且看过《少有人走的路》人生就是充满苦难的,需要是化苦为乐的能力,有的时候人每天其实都在被危机追着跑,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愿你真正看到危机的那天,不是已到中年。
Vivian-南宁-女装运营:
我会选A。做保安客服送外卖实际也能锻炼沟通能力,尤其外卖很考验时间管理。总之比待在家里空想强,A面试也占据优势可以聊故事自己做这些工作的体验收获。B没有任何实践。多尝试才能找到方向。我觉的两个家长都没有给到很好的建议。实践也需要找准方向,外卖保安有点乱投医,没有分析自身优点缺点到底想做什么。可能更好引导A/B同学找到自己的热情人生方向更重要。
要是我的话,在其他条件都相似的情况之下基本上是A ,因为这个价值观比较容易被目前的团队接受,ㄧ般工作都需要有弹性,懂得忍耐跟接地气的人,但还是稍微需要面看一下人,还有考虑一下这个职缺的工作内容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Julia-上海-LVMH零售管培生:
我会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工作经历:
A在过去一年做过保安、客服和送外卖等基层工作,虽然与专业不相关,但是表明了他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B在过去一年没有工作经验,这可能使其在适应工作、规划和执行任务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2. 自我驱动力和目标:
A认为自己不应该闲在家里,坚持找到一份收入。这种积极的态度和努力,显示了他的自我驱动力和对事业的追求。
B则表示只想坚持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这种表态可能会给人一种对工作有选择性的感觉,而不是追求积极主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态度。
如果只考虑两者过去一年的情况,我可能会更倾向于录用A。他的工作经验显示了他的积极性、责任心和适应能力,以及对于收入的重视。
萧竣啸-嘉兴-美术教师:
如果只考虑过去一两年的情况,我会录用A。
1、首先对于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心中肯定会有一些对未来的理想,这其中就包括择业、未来可能会定居的城市。当然也就会对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心存一丝幻想,但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和缺少社会历练,这个心目中对于理想的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是否切实际,还有待商榷。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实习一段时间,就知道这样理想的工作,对于刚毕业出来的如果不是能力特别突出的自己是否切实际。
2、如果实在找不到对应的实习,我觉得像A这样的选择就是一个通过基层工作能够相对B而言会对职场会有更切实际和更深入的了解,然后在这些工作中其实也能发现自己擅长的和感兴趣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这些这些基层工作中的一些软技能其实也是可以迁移到自己未来真正想从事的行业,比如沟通技能、愿意吃苦和脱去孔乙己长衫度过一段不如意的日子。至少他会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知。
3、而且事实上即便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其实也有心累不如意的地方,而像A这样的人,至少会给人一种踏实肯干、主观能动性强、愿意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那站在企业主的角度,在特殊的经济环境下,我愿意培养这样的人以便他能胜任当前的这份工作。
萧竣啸-嘉兴-美术教师:
我更倾向于a,只要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去承受所谓额外的皮肉伤和精神上的pua,都是值得去尝试的,虽然保安工资低但也是在跟这个社会接触,不至于在刚毕业的那会儿与社会脱节。在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训练察言观色、懂得沟通技巧、学会解决问题、懂得灵活变通等软技能。
而所谓的理想、自由这些东西,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获得,只是靠父母给予,其实一旦脱离父母不一定能够hold住,因为这些精神层面都是通过父母的人脉关系网获得,时间一久其实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性依赖和理所当然的被保护,对于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件好事。并且人也不可能一直是一帆风顺的,作为父母能够保护得了孩子一辈子?
殷辉-南京-品牌跨境:
我会比较关心b闲在家干嘛了,一个人如何度过自己没有任务的时间,我会比较在意。a在过程中有没有对自己经历的事情有观感有想法,我也会比较关心。两种选择不回作为选择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独立思考有没有,平时多想些什么,我会倾向于在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一个人未来可能有的高度,可能可以挖掘的潜力,可能我会比较在意。
Julia-上海-LVMH零售管培生:
我也会好奇 B闲在家都干了些什么,因为我今年7月前就是b的状态,我虽然“闲在家”但我会被自己找些在家能做的事儿。
萧竣啸-嘉兴-美术教师:
我觉得最好就是两个人都要面试一下。B闲在家,没有所谓外在挂靠的公司工作,但如果有家人给予一段时间经济上的资助,并且是有在做事的,在为未来的工作积攒必要的能力那就另当别论了。我16年毕业,17年上半年有几个月都在考编,那日子是真的不好过,等于失业在家,但最重要的确实还是在家在做什么。
CATHY-洛阳-工厂:
A吧. 再没有合适的工作也不能直接呆一年啊,哪怕先做喜欢的工作相关的也行啊,哪有那么多一步到位喜欢的工作。
Noah-深圳-服装创业:
A,A 会更珍惜这份工作,而且更有上进心。
Sammi-上海-女装品牌推广:
A,任何经历都是经验的积累。
Carmen-广州-服设学生:
A吧,b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感觉也会跳槽得很快,或者厌烦得很快。
小派-杭州-学生:
A,会更有责任心,B感觉有点理想主义,如果公司后面没有符合他的预期可能马上离职。
Andrea-广州- 制版:
A,因为有目标,才会做的更好。
石花-重庆-创业者:
如果B闲在家里,对自己的喜欢的行业深耕,我会选择B ,这样的人容易出结果,坚定的人不容易偏移方向,A,如果是家庭经济原因,可以理解,但东一下,西一下,会浪费时间,有的苦,吃了并不是增长,而是走绕路,在以后,很容易妥协。
就像一些家长觉得,小孩子暑假去做个客服,做个保洁,就是锻炼了。其实这些苦,是身体上的苦,父母意识不算很好,才会觉得什么都要经历一下,挺浪费时间的。 人生规划应该是向上走,而且需要叠加。很多工作机会,为什么要选择保洁、外卖呢?我可不可以说人的思维有局限性,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做事思路。
Noah-深圳-服装创业:
虽然对A家长的做法也不是完全赞同,但是也比B家长好太多。
石花-重庆-创业者:
中产只是从金钱上面来讲,A和B都是,但是资金的积累,A的父母会比B的父母吃很多的苦。 从底层爬上去的人,骨子自带心酸和勤劳,也很能吃苦,他们在往上走,会有局限性。 B外企,见过的生存方式多元化,比如通过资产结构进行分配,获得的资源多样化,小孩子收到的教育更加开放,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 外企获得的眼界会影响这个孩子很多方面,获得的机会也更多。
冷芸博士:
为啥a因为吃过苦,就会上升受限呢?
小派-杭州-学生:
B家长有点埋怨外面社会环境,对孩子缺少挫折教育。
石花-重庆-创业者:
现在这个环境确实是大环境不好,失业率高,工厂倒闭,待就业的人多,整个行业都不景气,在这个动荡的环境下,确实是受到影响。这种我觉得不是挫折教育吧。思维定式,一个人会遵循原有的路子,觉得有用就会教育给下一代,勤劳已经不能致富,时代不比前十几年,这个社会在发生变化。
小派-杭州-学生:
我觉得生不逢时不能说就放弃挣扎去埋怨,还是可以出去游历一下外面的世界。
石花-重庆-创业者:
社会发展的规律,现在到了这样的一个阶段,我们人口多,所以出现的问题更复杂多样。一个人的行为不会超过他的认知,做什么的事和动机,侧面就反应了他的思维方式。
冷芸博士:
我个人更支持A家长的做法。
原因是在我看来,生存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无论你现在家庭条件是什么。
我见证过几个家庭从富有到贫穷。
也见证了从贫穷到富有。
没有人知道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好?还是更难?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从底层做起的能力。即使人到中年,很多中年人失业,最后活下来的,是愿意放低身段去做苦活的人。这种人我相信他们有东山再起的能力。
如果中年失业了。难道也躺平吗?20岁躺平父母养着,那自己到了中年,还怎么躺平?
比如我个人认为20岁就应该历练一个人的抗击打能力。因为即使你现在一切顺利,你怎么保证自己一辈子顺利?
人在高处也有跌落的情况。没经过抗击打的人,从高处跌落的时候,就觉得是世界末日了。
所以关键点不是视野,不是赚多少钱,关键点是,没有人可以保证你一直顺利,一直在高处。就算你现在家庭不错,家人养着,出了国,见了视野,也不能保证你未来几十年一辈子什么坎否不会碰到。
所以人的抗击打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比视野重要得多。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给大家分享一句我从一个直播间里听到的话:曾经我以为自己的人生在山峰或者是山谷,最后发现都是山腰而已,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
冷芸博士:
抗击打能力是生存能力,视野决定的是发展空间。
一个人要连基本生存能力都没有,这种发展空间就是空中楼阁。有一天从高处跌落的时候,人生就没了意义。因为他们不相信人可以从谷底反弹,也没有反弹的能力。
Noah-深圳-服装创业:
真正的富人都在教孩子先学会吃苦,而一些所谓的中产却在蜜罐里把孩子养废。
石花-重庆-创业者:
像我这样底层小百姓,真的不觉得吃苦有多大的好处,保洁、快递员这种苦,只会疲惫,干几个月叫锻炼,新鲜劲还没有过,长期的干才是苦。生存能力是多样性的,随处扔到一个地方,该学会的很快就会了。不缺生存能力,但缺生存之道。
冷芸博士:
拿我自己看到的案例来说。
比如我的同学中,现在做得最好的,是20几岁最吃苦的一批人。
那些几乎没吃过苦,一帆风顺的人,基本到了40岁就被裁员,或者提前退休。
很多人觉得我们过去吃苦是应该的,现在不该吃苦了。因为社会进步了。
那我再谈谈我知道的00后。
我身边00后最优秀的一批,都是小学到初中就在外面上学。受到最好的精英教育。但真正的精英教育,其实会训练你的吃苦耐劳精神的。比如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要体育演讲专业样样都好。这个背后其实都是吃苦的精神,抗击打能力的训练。他们还要经常参与公益活动。
所以懂教育的人,是非常注意训练孩子的抗击打能力的(当然用正确的方法,而不是一味责骂孩子)。
我们前面说的是针对案例说。针对一个年轻人1年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他们应该怎么办。而不是鼓励大家都停留在基层,不要往上发展。最尴尬的是,既没有往上发展的空间,又无法下沉吃苦。不过a和b这个,也没什么对错问题。坚持追求理想的想法也很宝贵。
只是我觉得人能屈能伸这种能力很重要。就是有条件过好日子就努力过好日子。但因为不可抗力必须下沉,那就下沉干苦活,它并非是末日的世界。
Noah-深圳-服装创业:
之前看到过一个很不错评论,问:为什么一些家境很好的孩子,长大后整个人一副慵懒的状态?有个比较赞同的回答是: 一切来的太容易了,缺乏对成功的欲望了。
冷芸博士:
但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a应该还是要找机会回到原来的职业轨道,而不是满足于现状。不然人也会失去斗志。
石花-重庆-创业者:
我跟大家的想法有点脱轨,机会成本是平等的,做了一项就不能做另一项,家庭背景可以,如果自己有副业做着,在家里一年不外出上班,不一定就是啃老,说不定手里的股票、债券也是她的隐形收入呢?还是喜欢B,还是觉得不用去做基层的工作,抗挫这些,人生有很多路,简单的抗压不能解决什么的,身心健康,三观正确,心怀善意,学会感恩。 保洁、快递这样的工作属性挺单纯的。
冷芸博士:
没关系,你就选择你相信正确的选择即可。抗压能力究竟重要不重要,这个都有研究证明的。历史上从困境中生存下来的人的共性之一就是抗挫折能力。它重要不重要也不是我说它重要,它就重要。我说它不重要,它就不重要了。不过最好的老师还是社会本身。前面其实大部分人站在企业角度,都更愿意选择a,就代表了社会的态度。
总结:在求职选择分歧中,芸友们就A和B的特点和优势发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对于普通基础岗位,A更适合,因为他更务实,而B可能过于理想主义。一些群友强调A的实践经验和多元化思维,但也需关注其稳定性和未来规划。B则受到认可,因为坚定追求理想的精神值得尊重,但需要证明自己的实力。群友们也提及家庭背景对选择的影响,家长的成长环境可能影响孩子的观念和选择。有人认为A的家长强调务实和吃苦,有助于孩子认识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而B的家长更注重理想和自由,鼓励孩子追求梦想。在群友的讨论中,对于求职选择,实践和找准方向被认为是重要的因素,家长的建议也需要适度引导和关注个人优点与兴趣。

创业起点和初期合伙选择
前言:在群内探讨轻创业话题,芸友们对于创业的起点和初期合伙选择有不同看法。一些群友认为创业应该从梳理自身能力、兴趣和资源开始,明确目标和所需条件。有人提及轻创业与传统创业的区别,以及对创业这个词的理解,是否包含自由职业者或开小店做老板等。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最近一直在谈轻创业,大家觉得创业应该先从哪里开始,创业初期你会找好朋友合伙开公司吗?你在20多岁的时候有过创业的经历吗?
Rachel-苏州-9群见习副群主:
对于创业还不太了解,我觉得应该从想法开始,挖掘擅长的方向,在创业之前有一定的启动资金是重要前提,创业初期可能会找好朋友,朋友的话会更加信任彼此,但也希望是找能够互补并且在沟通交流上没有问题的,有共同目标的,目前还没有过创业的经历。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我个人觉得是需要先梳理自己的能力、喜好、性格和资源吧。要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创业,选择什么赛道,自己具备什么条件,还需要那些资源。
殷辉-南京-品牌跨境:
个人感觉,轻创业,跟创业有很大区别的。
Rachel-苏州-9群见习副群主:
确实是,有的时候好像只需要自己一个人,也算是创业吧。
殷辉-南京-品牌跨境:
创业是指什么,每个人理解不同,创事业,还是做个生意,还是养活自己?自由职业者叫不叫创业,开个小店当老板做买卖叫不叫创业,先要界定这些。可能每个人在理解这个词的时候,都是很不一样的,对应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呢?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创业初期如果是轻体量一个人就可以Hold住了,不建议合伙人找好朋友,因为最后如果发现理念价值观不一致,朋友都做不成了。自由职业和开小店做老板竟然不叫创业,这个观点倒是让人耳目一新啊。可以展开说说,刚好我们不懂这个词背后原来有那么多的意思。我后来发现有些年轻人人创业很早也是因为自己做事自然而然做到这里来了,而不是说一开始就说要做这个。
总结:在轻创业初期,群友们认为需要先明确自身条件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赛道。对于合伙选择,有人认为避免与好朋友合伙,以免因理念和价值观不一致导致矛盾。同时,讨论还涉及对创业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包括自由职业者和开小店是否算作创业。大家也发现,有些年轻人创业是因为自然而然地发展,而非早早规划开始。对于轻创业这一新兴概念,群友们对其背后的意义和范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汉服创意冰淇淋
前言:一家商家将服饰灵感运用到冰淇淋产品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马面裙为灵感的冰淇淋。群友们对这种创意做法持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创意很好,有想法有创意,但也提到了版权和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有人觉得这属于恶搞,而其他人则对中西文化结合表示肯定,并强调创意营销和环保问题的考虑。
冷芸博士:

大家如何看待这种把服饰作为灵感运用到冰激淋的做法?
这个商家借助马面裙做灵感做成了冰激淋,大家觉得如何?
Mia-上海-设计师:
有创意,利用甜筒的小细腰做设计,但是用印花油纸或许更合适,怕不卫生下半截可以不吃,问题不大。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我觉得灵感挺好的,非常有想法有创意的,但是不知道冰淇淋需不需要考虑版权问题。
渔舟唱晚-芜湖-生产厂家:
属于恶搞。
邱媛媛-深圳-外贸业务:
我个人觉得,创意是挺不错的,冰淇淋是舶来品,马面裙是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中西结合的点值得点赞。
商家玩得是创意,目的是为了差异化赢得市场和客户;消费者也许看懂了创意,但同时也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具体实际体验可能会更有感觉。
商家在做营销时,可能也得多考虑一些问题点,创意配上好的营销,那可能就是爆款。冰淇淋的受众群体特性,有些可能不一定能理解这个创意,理解不了的东西有些人就会抵制,有些人观望,有些人欣赏,也是很正常的。
Rachel-苏州-9群见习副群主:
刚看到的时候感觉确实挺有创意的,但会考虑到环保和安全问题,后面看到商家回应的创意点是将江南文化以及诸多古典元素融合在创意甜品之中,以产品为媒将江南女子温婉尔雅、婀娜多姿的形态展现在甜品上传播江南文化、苏式味道,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它的裙子里面还有一个纸质的包装安全应该是有保证的,簪子好像也是纸质的,就是裙子感觉如果能够回收利用(有一些网友会想到给娃娃穿),感觉这个价位还是挺值的。下次都想去打卡看看了。

(图片来源:芸友Rachel提供)
邱媛媛-深圳-外贸业务:
好美,原来背景还有这么多信息,网上的东西很多时都是二手,为了博眼球炒作的。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真想去看看并且尝尝啊。
总结:商家将服饰灵感运用到冰淇淋产品上展现了独特的创意和创新思维。群友们认为这样的创意值得赞赏,是差异化营销的有趣尝试。然而,也有人关注食品安全和版权问题,商家应该注意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合法性。对于这种创意冰淇淋,消费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反应,商家在做营销时需要考虑受众群体的特性和观点。同时,环保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回收利用裙子等元素可能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价值。
*以上观点均代表网友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社群与冷芸个人观点。
编辑/排版:张怀楷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转发。
欢迎关注,本账号专注于时尚产业的应用型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