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字军东征(第五期)

2022-08-09 09:49 作者:七年大乱战  | 我要投稿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频繁巨变的东方

(一)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后蒙古人入侵中东,十字军在的黎凡特沿海基地也继续遭受穆斯林的频繁打压,马穆鲁克王朝取代阿尤布王朝统治埃及。更为糟糕的是充当十字军经济命脉的威尼斯共和国和热那亚共和国为获得垄断商业利益权而爆发洲际战争,当双方的舰队在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频繁对攻时就没有精力去维系东方口岸的大众商品交易,由此带来的贸易停摆让失去大部分土地财政的十字军国家更加艰难。1261年巴列奥略首领米海尔八世攻灭拉丁帝国恢复拜占庭帝国,这对十字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同时坐拥埃及的马穆鲁克苏丹拜伯尔斯准备效仿萨拉丁收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蒙古人的到了让拜伯尔斯不用担心叙利亚的阿尤布残部的威胁,于是拜伯尔斯便有足够的精力去对付十字军,先后占领加利利、凯撒利亚和阿苏夫。

蒙古人的巅峰时刻

正因如此东方十字军不断向罗马教皇祈求援助,然而教廷感觉到欧洲贵族阶层们的热情衰退,当这些努力不能转化成现实利益时没有人在愿意进行徒劳的消耗。况且穆斯林的反击日益强烈,圣地国家成为意大利海商和武装骑士团的天下,意大利海商只需维系港口的贸易通畅,武装骑士团则主要放在自成一系的城堡网络上,都对普通封地的关心不够。这就容易让慕名而来的欧洲贵族感到入不敷出,进而不再对前往东方抱有浓厚的兴趣。

拜占庭人复国

(二)路易九世还是对十字军抱有激情,而且他还有相当的财力募集远征部队,其中就包括必不可少的步兵部队和海运力量。路易九世的女婿、比利牛斯山脉内的纳瓦拉国王西奥博尔德表现出积极配合老丈人的架势,为此教会还将自己的1/10收入特批给奥博尔德,帮助他募集相当的军队。英格兰太子爱德华一世也为名义上的宗主法国提供一部分军队,西班牙东部的阿拉贡国王詹姆斯一世力图为巴塞罗那的商人开拓东方市场,这意味着路易九世将获得西班牙人的帮助。

詹姆斯一世

转攻突尼斯

(一)1269年西班牙十字军率先从加泰罗尼亚境内的巴塞罗那起航,詹姆斯一世因向来与教廷关系紧张而未能得到任何的官方祝福,甚至还收到过教皇写来的劝退信,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詹姆斯一世坚决前往东方战场,加之手里还握有蒙古人的联系方式自然对即将展开的圣战充满幻想。喜怒无常的地中海天气很快就重创西班牙舰队,詹姆斯一世因意识到此行的风险过于巨大便率大部分士兵退回本土,只留下两个王子佩特罗和费尔南德斯继续带领少量武装前往圣地。佩特罗和费尔南德斯到达阿卡后发现附近的马穆鲁克军队占有绝对数量优势而率领麾下返回西班牙,直到此时路易九世还在法国境内集结军队。

(二)路易九世和法兰西的大部分贵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开完誓师大会后赶往马赛港,那里不仅有陆续抵达的人马和船只,还有热那亚商团提供护航力量。路易九世计划从马赛港出发前往塞浦路斯岛,然后再登陆阿克港,让爱德华一世的英格兰分队从内陆横穿整个法兰西来到马赛港,并搭乘那里的船只跟随法国十字军。法国十字军出发前夕路易九世突然对计划作出调整,这是因为路易九世的弟弟查理一世已经从德国人手中拿下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这让触及穆斯林世界的最佳捷径从去往巴勒斯坦转变为登陆突尼斯。统治突尼斯的哈夫斯王朝是一个非常重视商业利益的柏柏尔人政权,很早就与热那亚商团有密切往来,这让法国人认为突尼斯才是自己吹响反攻号角的最佳目标。于是路易九世计划拿下突尼斯,然后东进利比亚,这样可以从弱侧威胁马穆鲁克埃及,变相为东方十字军解围。

哈夫斯王朝

此外突尼斯不仅因距离近法国人的势力近而获得青睐,而且统治当地的柏柏尔人也没有类似于马穆鲁克王朝那样的强大武人集团,因而显得更容易被跨海孤军征服,再加上哈夫斯王朝首府就是港口城市迦太基也绝不会像藏在埃及内陆的开罗那样难以触及。

(二)1270年法国十字军从艾格莫尔特起航前往突尼斯,追随路易九世赴险的西奥博尔德在次日率领第二批舰队从马赛出发,在热那亚导航员的指引下两路大军成功到撒丁岛南部的卡利亚里港会师,随后这两支部队直接冲上北非海岸。查理一世率领的第三批船队则会从西西里岛启航,通过法国控制的马耳他到突尼斯水域追赶其他两支部队。

查理一世

半个月后路易九世亲临突尼斯海岸,在柏柏尔人没有得到预警的情况下路易九世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滩头阵地,少量负责巡弋的柏柏尔骑兵匆匆赶来也很快被十字军驱散。不过偌大的迦太基城怎会被小股十字军所折服,根据事先的计划分配查理一世所率的西西里-那不勒斯分队承担更多的攻坚任务,以至于在查理一世到来之前其余将士只能在原地慢慢等待。加之现在处于最为炎热的8月疟疾等流行病很快在十字军营地内传播,很快长期操劳的路易九世也被确诊。

由于查理一世的援军迟迟未到路易九世对于迦太基城进攻也就看上去是遥遥无期,随之而来的后勤问题加剧了疾病在士兵之间的传播速度,路易九世因对此毫无办法而只能苦等兄弟前来。1个月后查理一世的西西里-那不勒斯分队终于登陆突尼斯,路易九世就在这时去世,于是查理一世接过十字军大权。由微生物所造成的损害严重限制十字军的进攻效率,除了保持围困外也没有其他新办法能快速攻克迦太基城。

迦太基城

(三)双方对峙2个月后都不愿意将战事拖延下去,这时有新的情报显示马穆鲁克苏丹拜伯尔斯正在筹备西征行动,远道而来的十字军不想与之遭遇,苦苦守卫祖产的柏柏尔人更不愿意马穆鲁克人趁火打劫,于是双方开始进行和谈。十字军与柏柏尔人签订《突尼斯条约》,其内容为要求十字军全部撤离,柏柏尔人必须为十字军的战争开支买单,同时柏柏尔人承诺向法国开放市场,并保证法国僧侣能到柏柏尔人治下的城镇定居。

就在十字军准备打道回府的前一天爱德华一世的英格兰分队到场,由于他们的准备周期过于漫长以至于没能赶上和平条款的修订过程,因此爱德华一世不仅没仗可打连分享赔款的资格都没有拿到。查理一世为了安慰爱德华一世将开放西西里的港口为英国人提供补给,同时劝说爱德华一世停止敌对行动以保证停战协议的顺利执行。捞到好处的十字军领袖更不愿意再冒险以防止打破自己的丰厚收入,特别是成功统治南意大利的查理一世就因贸易开放而喜上眉梢,随后就立马撤军。精明的爱德华一世确信去圣地作战没有前途便跟随查理一世前往西西里岛,这场雷大雨小的第八次十字军东征便在祥和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第九次十字军东征

英格兰王国的苦衷

(一)马穆鲁克王朝在拜伯尔斯的统治下逐渐强大,阿苏夫、阿斯利思、海法、萨法德、雅法、阿斯卡隆、凯撒里亚等一座座十字军城市被拜伯尔斯攻陷,东方十字军何不尝寻求欧洲十字军帮助自己,可是援军的脚步总是迟缓的。1268年拜伯尔斯拿下安条克城,安条克公国灭亡。在当时教皇就呼吁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参加十字军东征,比较保守的亨利三世并不愿意效仿前人的冒险举动亲自前往东方世界作战,毕竟早年的狮心王理查一世就因过度沉迷圣战导致王位差点丢失,甚至导致英国的国库出现巨额的亏空。亨利三世的父亲无地王约翰一世就因理查一世留下财政紧缩稳定导致英国在与法国争霸中落败,至此法国成为英国的名义宗主国,因此英国没功夫对圣地耶路撒冷的事情有所关注。

亨利三世

(二)意图为履历镀金的英格兰王子爱德华一世就非常愿意参与十字军,由于爱德华一世并不受父亲亨利三世喜爱而很早就在自己的领地内带兵作战,曾参与镇压威尔士贵族叛乱,之后又因父亲和国内大贵族们的矛盾而投身英格兰于内战,尽管爱德华一世因各种限制而饱受溃败,却也磨练出许多同龄人不可具备的军事素养。

爱德华一世

英格兰王室的糟糕财政状况根本不能支起爱德华一世的十字军大业,为此爱德华一世不得不以封臣的身份求助于法国,成功的在缺乏助手的路易九世那申领到大笔贷款,这些钱足够运转一支千人规模的小部队,至于更多军饷路易九世则仰仗于爱德华一世在圣地战场上的具体发挥。可惜爱德华一世的备战工作有些过于拖沓,为了稳妥起见爱德华一世首先选择在诺曼底登陆,然后从内陆横穿整个法兰西到达马赛港,这样就可以绕开穆斯林控制的直布罗陀海峡。接着爱德华一世计划顺着热那亚人控制的欧陆-撒丁岛-北非航线达到突尼斯前线,不过漫长的陆上行军过程让爱德华一世错过法国十字军的战争,甚至不能赶上《突尼斯条约》的签署过程,以至于事后的赎金分成中英国人被法国盟友完全排斥在外。

(三)捞到最多好处的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一世还是有意的怂恿爱德华一世继续东征,更多是希望借他人之手为自己初创的海上帝国打开东方市场,因此查理一世准获爱德华一世跟随自己一同返回西西里岛。接着查理一世在西西里岛港口给予爱德华一世大量的补给,爱德华一世也不愿意就此半途而废便抓住这个机会,随后爱德华一世通过十字军控制下的塞浦路斯岛成功东方十字军抵达阿卡港。

的黎波里保卫战

(一)1271年爱德华一世的到了为垂死挣扎的东方十字军送来一丝希望,尽管爱德华一世只有225名骑士、1000名步兵、8艘柯克帆船和30艘小型桨帆战舰却已经是晚期的十字军国家获得最大力度的援助。此时的黎波里正在遭受拜伯尔斯的围攻,凭借塞浦路斯和阿卡这两个后盾爱德华一世成功切断拜伯尔斯的补给线,从而解除的黎波里之围。

(二)爱德华一世深知自己部队的数量太少而无法与人数众多的马穆鲁克人进行正面交锋,只能以各种骚扰手段去引诱对方偏离既定路线。当拜伯尔斯亲自带兵围攻条顿骑士团的蒙尔特城堡时爱德华一世就袭击拿撒勒,除了焚毁房屋和蹂躏农田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动作,也丝毫没能动摇穆斯林的围攻决心,最后蒙尔特城堡被拜伯尔斯完全摧毁。第一步计划失败后爱德华一世转而与伊利汗国君主阿八哈结盟,阿八哈不仅同意与爱德华一世合作还询问他何时向穆斯林下手,因而爱德华一世获得蒙古人帮助。

伊利汗国
条顿骑士团

1271年秋季塞浦路斯援军赶到东方支援爱德华一世,援军的到来使爱德华一世吃下一颗定心丸。1271年10月蒙古人在阿勒颇以南地区四处掠夺,然而蒙古人却陷入与奥斯曼人作战的泥潭,因此阿八哈只能从安纳托利亚抽出一万骑兵增援十字军,尽管规模不大但这些蒙古人仍给开罗地区的穆斯林民众带来巨大的恐慌。但蒙古人没有能停留多久,在击溃阿勒颇的一支突厥守军后被拜伯尔斯赶回幼发拉底河地区。

(三)此时爱德华一世将目标转向为躲避蒙古帝国扩张而西迁的突厥部族,这些突厥人不仅为马穆鲁克王朝充当斥候和前哨部队,也乐于不断袭扰十字军国家,所以招致爱德华一世最残酷的惩戒待遇。但爱德华一世不敢在内陆逗留太久,掠夺5000头牲畜后回师。1271年12月拜伯尔斯一边围困阿卡一边强攻的黎波里,一旦这座更靠北方的港口城市陷落那么十字军的阿卡总部也就会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好在拜伯尔斯依旧对蒙古人更为警惕,不敢太过分散自己的核心力量,当英国十字军冲出阿卡的低烈度包围圈时拜伯尔斯非常谨慎地从的黎波里同步撤走。

马穆鲁克王朝

(四)拜伯尔斯怀疑十字军可能会对大后方埃及发动海陆联合进攻,于是决定建造一支舰队来破坏这一策略,之后拜伯尔斯企图登陆塞浦路斯以破坏十字军的后勤基地,从而引出爱德华一世与自己交战。当马穆鲁克舰队接近塞浦路斯南部的港口利马索尔时遭到驻扎在那里的意大利海商和圣殿骑士团迅猛反击,结果初次下海的马穆鲁克海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不过塞浦路斯国王还是为保护偌大的岛屿而停止增兵爱德华一世,这让拜伯尔斯的计谋间接得逞。

第九次十字军东征形势

(五)这次胜利后爱德华一世明白要想平息十字军国家的不安就必须让十字军国家进行联合,但爱德华一世悲观地发现即便小小的耶路撒冷王国的内部也是山头林立,相互掣肘的热情远高于一致对外,更何况这些十字军国家之间的关系。于是爱德华一世开始和拜伯尔斯和谈,1272年双方在凯撒里亚签订一份为期10年10个月又10天的停战协议,条约签订完后爱德华一世留下观察合约的执行情况。合约签订之后的第二个月拜伯尔斯派刺客暗杀爱德华一世,但被爱德华一世手刃,爱德华一世本人却被淬毒武器所伤,迫使爱德华一世推迟返回英格兰的计划。1272年秋天爱德华一世伤愈后驶向西西里岛,1273年在岛上修养的爱德华一世得到亨利三世去世的噩耗后立即启程回国,爱德华一世取道意大利、加斯科尼和巴黎返回故土,最终在1274年爱德华一世总算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国,同年夏天爱德华一世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十字军国家灭亡

(一)1274年基督徒国家之间开始纷争,那不勒斯国王查理一世挑起塞浦路斯王国的内战,1277年查理一世拿下阿卡,同年查理一世夺取耶路撒冷。这时威尼斯人提议发动一场针对拜占庭帝国的十字军东征,作为回应米海尔八世将拜占庭帝国境内的威尼斯人全部逐出,热衷于光复圣地的教廷也支持米海尔八世的行为。1281年查理一世入侵拜占庭帝国,但被拜占庭海军挫败,导致查理一世的军事力量削弱,进而给西西里人民可乘之机。1282年西西里民众发动西西里晚祷起义,推翻安茹伯爵查理一世的统治,查理一世被迫打道回府。同年塞浦路斯王国的新任亨利二世趁查理一世退回法国夺回耶路撒冷,随后自立为耶路撒冷国王。

(二)1277年拜伯尔斯去世,临终前让自己年幼的儿子赛拉米什继位,1279年嘉拉温发动政变推翻赛拉米什后自立为马穆鲁克苏丹。1287年嘉拉温占领的黎波里,的黎波里伯国灭亡。1290年70岁的嘉拉温去世,他的儿子阿什拉夫·哈利勒继承马穆鲁克苏丹之位。1291年哈利勒攻占阿卡,同年哈利勒夺回被查理一世攻克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王国宣告灭亡。东方十字军不得不转移到托尔托萨和塞浦路斯岛。

艾尔瓦德岛战役

(一)原属拜占庭帝国的塞浦路斯便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闹出乌龙,当地总督科尼努斯利用君士坦丁堡当局的衰退自立为帝,此后科尼努斯为了追求自保不惜与阿尤布王朝的创立者萨拉丁结盟,接着给渡海的十字军制造各类麻烦。英国公主所在的一艘战舰就被科尼努斯扣押,稍后更是拒绝狮心王理查一世的舰队靠岸,于是理查一世强攻塞浦路斯岛,基本以民兵为主的塞浦路斯叛军一触即溃,最终这座东地中海上的最大岛屿被理查一世征服。

塞浦路斯岛

后来理查一世以10万金币的价格出售给圣殿骑士团,不过看似拥有充沛资源的塞浦路斯很快就被期望甚高的圣殿骑士团放弃,首先塞浦路斯岛上的土地并不肥沃,无法让购买者用农业生产去实现迅速回本。其次塞浦路斯岛上面的人口多数信仰东正教,在各方面让来自西欧的封建主倒胃口,于是圣殿骑士团将塞浦路斯岛重新交给理查一世处理。理查一世二次出售给耶路撒冷国王居伊,当然圣殿骑士团遇到的棘手问题也让新入驻的耶路撒冷王室无能为力,于是居伊将几个主要港口外包给意大利商人或骑士贸易团,并在内陆维持几块面积有限的城邦庄园。

圣殿骑士团

(二)随着马穆鲁克王朝的崛起导致的圣地港口全部丢失塞浦路斯又迅速升格为十字军事业的无奈选择,但十字军依然没有放弃夺回西亚海岸的港口,意大利商团也为了让自己的商业物流和金融借贷再次撬开东方市场不停地唆使十字军不要放弃。此时伊利汗国也与马穆鲁克王朝竞争叙利亚地区,为求自保而主动归附伊利汗国的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充当蒙古人和十字军的中间人,十字军与蒙古人约定定期交换信件、情报和外交人员,并制定出一些比较宽泛的合作计划。

1299年合赞汗率领的蒙古-亚美尼亚联军在第三次霍姆斯战役中击败马穆鲁克人,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以同盟的身份参与这场大战,手里没多少资源的塞浦路斯国王亨利二世也派出有2艘战舰袭击叙利亚北部的最大港口塔尔图斯。十字军的意图也非常明显,就是力争建立起十字军-亚美尼亚-蒙古的战线,让马穆鲁克王朝顾此失彼。

可惜蒙古人的内部叛乱问题让合赞汗的西征部队不得不返回东方,尽管他在年底又派出另一支部队西征却仅仅是忙于在对霍姆斯等重镇劫掠,1300年马穆鲁克主力军重返战场时蒙古人便非常识趣地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

(三)还期望能同蒙古人紧密配合的亨利二世凑出16艘战舰袭击埃及罗塞塔和亚历山大、巴勒斯坦的阿克、托尔萨、马拉克利,但终究无法拿下其中的任何一处据点,不过最后还是侥幸占领塔尔图斯,并在距离塔尔图斯海岸3公里处的艾尔瓦德岛建造堡垒。如此一来即便蒙古人再次兵败东撤马穆鲁克人也很难将这个孤悬的前进基地拔除,而十字军则可以保持自己在叙利亚地区的象征性存在。

艾尔瓦德岛

1301年蒙古人再度劫掠阿勒颇后,然而再次被马穆鲁克人击败,可悲的是合赞汗认定自己很难征服叙利亚而无限期暂停同西方世界的军事合作。受此影响的塞浦路斯人也无奈撤离也无奈撤离,唯有当初跟随塞浦路斯人作战的圣殿骑士团坚持留人在这座小岛继续把守。圣殿骑士团只有120名骑士、500名弓弩手和400名仆从,这种规模连本地的小城镇都无法控制,只能龟缩在新建的城堡内待命。

(四)马穆鲁克人绝不会容忍艾尔瓦德岛的十字军据点存在,由于伊利汗国的威胁基本解除马穆鲁克人便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夺岛作战,他们通过在亚历山大港做买卖的意大利商人购得大批专业的舰船,然后从水手扎堆的黎凡特沿海招募人手,足以拼凑出支持该项行动的船队。相比之下艾尔瓦德城堡内的十字军已经没有舰船支持,也无法从欧洲大国唤来援助。

1302年夏季16艘马穆鲁克战舰从的黎波里出发,畅通无阻地开往艾尔瓦德岛,马穆鲁克舰队直接从两处海滩上岸,并及时搭建围攻阵地。由于全岛面积仅有0.2平方公里导致艾尔瓦德岛堡垒被马穆鲁克人迅速围困,圣殿骑士团也无法展开策马强突的惯用招数,等待他们的是配重投石机的周期性轰炸和马穆鲁克射手的复合弓洗礼,还有定期的大举强攻。好在这片战场的空间太过有限让马穆鲁克人当地很多惯用手法无从施展,不仅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抛射巨型石弹,也无法用数量超群的炮灰压制圣殿骑士团。但围困所造成的补给困难却是圣殿骑士团不能克服的根本性软肋,尽管亨利二世组建救援船队但塞浦路斯王国的松散动员和迟缓效率阻碍着十字军保住自己的最后一块圣地领土。

2个月后圣殿骑士团因饥饿而选择谈判,圣殿骑士团指挥官昆西希望以全体撤退为条件将自己坚守2年的地盘拱手相让,马穆鲁克方面则假意允许,等到对方大门敞开后再发起突然强袭。十字军准备撤退时被马穆鲁克人突袭,精疲力竭的十字军只能成批沦为对方的俘虏和亡魂。直到此时塞浦路斯的船队才抵达艾尔瓦德岛,由于意识到自己错过增援的黄金时间塞浦路斯人只能用劫掠贝鲁特附近小镇方式予以报复。至此第九次十字军东征彻底宣告结束,以后不会再有国家愿意响应收复圣城行动。

(五)跨度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十字军虽然用有比穆斯林强大的战斗力,但他们装备较重而不适合深入叙利亚腹地作战,而且依赖于欧洲海运补给十字军导致后勤不稳定。东方的十字军国家一直被兵力问题困扰,只有在西欧的十字军抵达东方时才能与人数众多的穆斯林相抗衡,然而他们因各种原因只是在圣地逗留一段时间,导致东方十字军无法与穆斯林进行长期斗争。十字军行动的初期成功依赖于穆斯林世界的分裂,当赞吉王朝、阿尤布王朝、马穆鲁克王朝建立十字军的行动屡次失败,最终十字军国家的灭亡命运也就无可避免了。


十字军东征(第五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