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的屁话(散文)
1
王维是个妙人。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中学的时候,齐老师问他的学生们,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什么来着?
我们颇不齐整地张口就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齐老师就很不高兴,甚至于有些疾言厉色了:问的是他的诗!
而后我们才感觉很惭愧,我们,太人云亦云了。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太人云亦云了。
2
还是中学的时候,刘老师问他的学生们,中国怎么就有石油了怎么就不被卡脖子了?
我们颇不齐整地张口就来:因为中国地大物博……
一下子就被刘老师打断了。刘老师同齐老师一样,一样地很不高兴,甚至于有些疾言厉色了:地大物博就有石油了?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一寸一寸测量过去,得测到什么时候去?屁话!中国有超量的石油是因为地质学家李四光,李四光通过地质理论,通过板块的沉降与隆起,首先论证了中国存在油田,然后划定大概率的油区,然后在大概率油区勘探……
而后我们才感觉很惭愧,我们,太人云亦云了。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太人云亦云了。
3
还是齐老师。
据说曾经参加过高考阅卷。
某次,让我们分小组出一份高考试题,用我们学生自己的思维来揣摩出题人的心思。
刚好当时学到《五人墓碑记》: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我就很是剑走偏锋,悄悄地将傫然之傫的单立人偷换成双立人,生生造出了一个“彳”+“累”的字,做好了埋伏,静静等着另外一组做试题的同学入坑。
完了齐老师进行点评。
齐老师指着这个“彳”+“累”的字,问这是个什么字?没人知道,我正自鸣得意的时候,齐老师让大家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翻遍了双人旁,没有这个字。
于是齐老师就很严厉,人能站在地球上,是因为有万有引力,高考出考题,也有框架和大纲,不至于会凭空无中生有造出这样一个字来,这没道理。
而后我就感觉很钦佩,当然,钦佩之余,更多的是惭愧。我啊,太自作聪明了。
4
人啊,得有常识,得回到基本面上来,就像小雄说的那样:万物有周期,均值会回归。
万物为什么会有周期?因为万物均由元素构成,因为元素有周期,因为元素周期表。
5
记得徐皓峰在某部小说(大概率是《武士会》)当中说过,刚出生的小马,很快就能站起来,抖动几下身体就能行走奔跑,雏鸡从卵壳中钻出来立刻就能跟随母鸡啄食,徐皓峰的说法是,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世上还有虎狼。
你看,这就不是常识。
很久以前,人类的生产,同马,同鸡,同其他动物毫无二致,一样是刚生下来很快就可以四肢行走,跟随母亲觅食。
直到人类开始直立行走,女人直立行走导致臀部变窄,进而产道变窄,进而生育成为要人命的大事。想要繁衍生息,想要母子/女平安,想要壮大族群,就只能在婴儿的大脑和头部都还小巧还比较柔软的时候,进行生育。于是生育开始提前,在身体的许多重要器官都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婴儿就出生了,这样生下来的人类婴儿,再不会向小马或者小鸡那样一下子就会行走和觅食了。
你看,这个才是常识。
6
但徐皓峰说的那个,不是常识,却是共识。
民族主义情绪从何而来?就是虎狼环伺的时候生出的生死存亡的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