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影响与预防
地震的影响包括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此外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地震预防包括以下:
①建造住房时要考虑防震抗震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
②每个人平时应学习地震知识,尽可能多掌握自救方法,切忌盲目外逃避震、跳楼等;
③明确震时的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
④加固室内家具杂物,防止震时翻倒跌落造成伤害;
⑤准备避难和营救用品,如手电筒、打火机、半导体收音机,够3天用的食品和饮用水、药品等;
⑥妥善保管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防止煤炉、煤气炉等在地震时翻倒、泄漏;
⑦分配各人震时应急任务,特别是防火、断电、保护老人小孩等,避免震时忙乱;
⑧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
⑨在接到短期地震预报后,要随时注意了解来自政府和地震部门的地震信息;
⑩一旦发生有感地震,在来不及跑到户外的情况下,尽量躲避在开间小的房间里、坚固的家具下面或墙角等部位,待振动过后,迅速撤离到户外空旷地,避免后续地震造成房屋倒塌而引起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