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氯的
氯(Chlorin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Cl,原子序数为17,位于第三周期,VII A族,是卤族元素之一。氯单质由两个氯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l2。气态氯单质俗称氯气,液态氯单质俗称液氯。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氯以化合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重要意义。
自然界中游离状态的氯存在于大气层中,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单质之一。氯气受紫外线分解成两个氯原子(自由基)。大多数通常以氯化物(Cl-)的形式存在,常见的主要是氯化钠(食盐,NaCl)。
检验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以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银离子(如硝酸银)(加入酸性硝酸银可以排除其他离子干扰),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反应式:
Ag++Cl-→AgCl↓
1、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醇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2、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易燃物(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3.214g/L),熔点−101.0℃,沸点−34.4℃,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氯气分子由两个氯原子组成,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液,易溶于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氯有26种同位素,其中只有35Cl和37Cl是稳定的,其余同位素均具有放射性。 [1]
原子半径:100 pm
核外电子排布:[Ne]3s23p5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合价:±1, 3, 5, 7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
电负性:3.16(鲍林标度)
第一电离能:1251.2 kJ/mol
与金属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
氯与非金属单质(H2)反应:H2+Cl2=点燃=2HCl
与碱反应:Cl2+2NaOH==NaClO+NaCl+H2O
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与还原性物质反应:Cl2+2KI==2KCl+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