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四个月跨考法硕,聊一聊考研的经历和初衷
一战翻硕失利
说起一开始考研的初衷,大抵是为了逃避工作吧。其实21年一战时就有跨考法的想法,只不过来自周围人说的跨考法律很难,要背很多书,加上第一年备考的晚,最后无脑选择了本专业的翻译硕士方向。语言学,文学,翻硕,因为翻硕不考二外,就选择了翻硕,对英语谈不上热爱,也谈不上讨厌。一战时在学校图书馆学了800多个小时,换来了362分的初试成绩,a区线都没过。
没能进入复试,其实蛮伤心的。出成绩的那天,耳机里循环着涛涛老师的起风了,一个人在黄河边坐了好久好久。之后也没有着手准备调剂,填了两个211,一个广西大学,一个宁夏大学,首次调剂没有经验,备注什么都没写,当然被拒绝了,其实还是有些小伤感的。
后来想想,大四那年没考上研也蛮好的。毕竟也不是很热爱本专业。说不定考上了又会后悔呢?


22年夏天匆匆忙忙毕了业回家参加一些编制考试。6月底到7月初,加上8月中旬,浑浑噩噩参加了选调、公务员、招教、三支一扶考试。
嗯,浑浑噩噩,三心二意的复习,除了学了20个小时的三支一扶进了面,其他都没有遂人意。当然,主观上我也不是多想考上。但当时也没有二战的想法,可能是顺着家里面妈妈说她同事的孩子边工作边考研什么的的经历,她是想让我工作的,想着自己也可以边工作边二战吧。

二战法硕
下定决心二战是在22年7月下旬。7月21日,那天出省考成绩,没有进面。之后和弟弟去海边玩,在去海边的旅游大巴上,我下定了今年跨考法硕的决心。从7月底开始看政治,8月中旬拗不过家里人,花十天时间准备了三场编制考试,两个招教和三支一扶考试(8月13号,17号,20号),接着便是8月21号开始好好准备考研,直到12月底,中间有一个招教的小插曲。完全裸考,父亲考前还经常问:你还看着考研的书吗,一点也不准备招教的笔试。嗯,是的,9月初还是中旬的那场招教,我完全裸考。

跨考法硕的原因
谈起跨考法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吧。
第一,做法治之光。是的,这句话可能很天真,但做法治之光,维护公平正义确实是我跨考法律的初衷,算是学习法律之前的理想。谁还不能有点理想呢?是吧?后来学习了一些具体的知识,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不禁有些想笑当初的这个天真的理想,当然,我还是想努力做法治之光。
说来惭愧,跨考法硕已近一年,我是前不久才知道这个词的。觉得罗老师的这句寄语很有力量,充满着理想之光。嗯,学习法律的想法的萌芽大概来自我大二还是大三时候看的几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像《人民的名义》,《巡回检查组》,觉得检查官好神圣,制服,还有胸前的胸章也很有感觉,让我萌生了我也想维护公平正义的想法。现在想想,用做法治之光这句话形容刚刚好。

第二,逃离英语?也算是条原因吧。填志愿时英语是报的第四个专业,第一个我当时报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中间两个忘记了,没想到最后被英语专业录取了。高考英语考了一百四十多,英语基础蛮好的,对英语也谈不上讨厌,加上当时也没有明确的就业目的,虽然当不了同声传译,但对当教师也不排斥,于是乎就学了四年英语。但是大学期间,由于听力的硬伤,加上不适应大学的成绩分配、考试模式,四年来综合成绩不是很好,从第一学期的倒数第十,到最后的成绩勉强中等生吧。也还算可以,毕竟我们男生也没有一个保研的,没拿过奖学金,无所谓。后来萌生了学习法律的想法,大四时一战不够勇敢,也幸好当时没上岸,来年7月底才有机会勇敢的选择跨考法硕。
第三嘛,则是为了逃避工作。之前说到22年暑假期间参加了一些编制考试,只有三支一扶进了面试,最后也没有去参加面试。主观原因嘛,还是因为有些不甘?还是想读研究生,暂时不想工作。于是乎,备考的时候也三心二意,加上时间短,学习的杂,行测申论教师编公基,没考上是理所应当的。

关于二战,其实还有第四个原因。是什么呢?不想与诸君分享,就留在心里当个秘密吧。
最后,我想对看到这篇文章的友友们说,诸君,做法治之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