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溪口,蒋介石故里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奉化溪口,蒋介石故里
浙江奉化溪口镇,系千余年历史的山乡古镇,更是中国现代史绕不开的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人文价值。

奉化溪口位于宁波西南40公里,北靠雪窦山,东靠武岭,南濒剡溪,水绕山环,处剡溪之口,故名溪口。

奉化还有个人尽皆知的人物,大肚弥勒,也就是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契此奉化人,五代后梁的和尚,肚大,言语无常,四处坐卧,常用竹棍挑着个大口袋在闹市中化缘。他能预知气象,为人说祸福也很灵验。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盘石上,说偈语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奉化雪窦山成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佛的道场。


清同治十年(1871)蒋介石祖父蒋玉表(斯千)开设玉泰盐铺,店面3间,后置作坊,楼上居家。以售盐为主,也酿酒,兼营大米、菜饼、石灰、杂货等。光绪十三年(1887)蒋介石出生于楼上。祖父逝后,盐铺由父亲蒋肇聪继承。


蒋肇聪去世后兄弟分家,盐铺归蒋介石的胞兄蒋介卿经营,蒋介石分得丰镐房老房子。盐铺曾两次失火,一次遭受白蚁侵蚀。1948年蒋介石出资重建,门额书“清庐”,蒋介石书“玉泰盐铺原址”,勒石置西首界墙。

蒋介石承袭“周房”。当地旧俗每个家庭都有房名,蒋介石父亲房名叫“周房”,推及西周时以邑、镐京为国都,借丰、镐两字作为蒋介石及其胞弟瑞青的房号,瑞清早亡,蒋介石承袭,合称丰镐房。同时蒋介石依据房名,给经国、纬国两个儿子分别取了建丰、建镐的乳名。祖屋原有6间,1935年经改造扩建,有房49间。

前厅后堂,两厢四廊。前厅门额“素居”,楼上设有佛堂,是蒋母王采玉、蒋介石原配毛福梅诵经处。因蒋家世代信佛,吃素念经,故丰镐房又名素居。


蒋介石15岁时在丰镐房娶了毛福梅,1910年蒋经国出生在这里。

后堂报本堂为家祠,是蒋家参拜祭祖和举办家族重大活动的地方。


西厢房楼为蒋介石元配毛福梅居所。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归来,在母亲操办下,蒋经国与俄国太太蒋方良在丰镐房补办婚礼,西厢房曾作新房。东厢房楼是宋美龄的居所。西厢房西侧有一幢独立的二层小楼是蒋母王采玉旧居。


1939年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毛氏罹难,蒋经国赶回奔丧,立“以血洗血碑”以明志。

蒋氏宗祠是溪口蒋姓进行宗族活动的场所。前进为新祠堂,由蒋介石在1930年出资建造,后进为老祠堂,清康熙五十五年重修,戏台与中门相连。蒋介石曾在这里祭祀祖宗,宴请族人,翻阅宗谱,观看演出。


武山庙位于武山南麓,原蒋张任宋4姓宗庙。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集资修建。20年代为武山学校,蒋经国就读于此。1947年蒋家进家谱时大修。

武岭门是奉化溪口的门户,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1929年前还是个小庵堂,蒋母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两层三间的武关式城门建筑。楼上原作民众阅览室。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于右任题写,背面是蒋介石手书。

文昌阁位居武山南端潭墩山顶,剡溪之滨,南望溪南山色,俯视三里长街,初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因阁内供奉奎首星,故又名“奎阁”,原为溪口文昌会、文武会和锦溪书斋等祭祀和会文处。

1924年清明蒋介石回乡扫墓,见其行将倾圮,乃出资托胞兄蒋介卿聚匠重建,系两层楼房,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作《武岭乐亭记》以描述其胜。

1927年蒋宋联姻后,蒋常携宋美龄来此小住,成了他们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送到溪口软禁,最先的落脚点也是文昌阁,后移送到雪窦山。1939年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此后始终是一片废墟。1987年政府按原样重建。


小洋房在武岭头东侧,背靠武山濒剡溪,与文昌阁有露天走廊相通。1930年建,西式3开间两层平顶楼房。原名“涵斋”,因用“洋灰”(水泥)为建材,俗称“小洋房”。原为蒋介石侍从文牍、警卫人员住所。1937年初夏,蒋经国从苏联归来,偕夫人方良与长子爱伦(孝文)居此,课读古文。



武岭学校在武岭门内右侧,1929年蒋介石尊母遗训创办。学校按法国乡村教育模式,设幼儿园、小学部、农业职业学校(后改为中学部),附有农场、林场、医院、工厂、公元、电厂、民众教育馆等。组织机构齐全,有大礼堂、教学楼、宿舍楼、健身房等建筑40余幢。1932年起,蒋介石亲任校长,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陈布雷、陈立夫、陈果夫等12人组成校董会,人称“小黄埔”。1948年其所属的普通中学部定名为“武岭中学”,现为溪口博物馆。


蒋母王采玉墓园坐落在白岩山鱼鳞岙的松海之中。初建于1923年,1930年扩建。墓园起自石牌坊,经668米之长的上山墓道,终抵鱼鳞岙蒋母墓冢。沿途有下轿亭、孝子亭、方圆池、墓庐慈庵等附属建筑,蒋介石亲选墓地。




1923年冬,蒋母60冥寿。蒋介石修筑了这幢五开间平屋,题名“慈庵”,当地人一般叫坟庄或墓庐。蒋自言平生有个愿望,即常居慈母墓旁。主房中间竖有孙中山、蒋介石和国民党中执委祭慰蒋母的四块石碑。蒋母墓叫“慈庵”,是因为墓中只安葬着慈母,没有严父,故名“慈庵”。



从墓庐上行168米即为蒋母之墓。墓穴正中扇形应栏上刻有孙中山亲笔题写“壼范足式”。壼,读坤,代表女性;范是模范,意思是“女中的模范,完美的榜样”。横式墓碑“蒋母之墓”,也是孙中山的亲笔所书。

拜台上刻有凤竹图,暗寓蒋母是(奉化)葛竹村飞出来的一只金凤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