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结婚么?其实结婚背后的那些成本,都可以被“平替”!【北海先生原创】

前几天,看了《消失的她》,客观来说,音乐特别好,画面感很好,情节比较跌宕,但深度不够,就像是柯南里面的某个故事,很好看,很刺激。看完之后,第一时间看网评,很多人感慨,本来就不想结婚,看完后更不想结婚了。至于为什么会如此感慨,我这里就不剧透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都不想结婚了。没钱结婚的,不想结婚,可以理解。有钱结婚的,也不想结婚,B站上有个up主给了一个很特别的理解,你那么有钱了,干嘛要结婚呢,干嘛要把自己的钱分出去一半呢?想要孩子,不一定非得结了婚再生啊!猛地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往深处想一想,这只迎合了当下,只覆盖了几年。
今天这个视频,是一个长视频,我来讲一讲我的看法。如果不结婚,到底行不行?结婚要用到的婚房和钻戒,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平替?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结婚。她特别大气跟我说,我对我老公没有什么要求,但钻戒必须一克拉。我话到嘴边,忍住,咽了下去。唉,有时候,你的好意,营养,但不好吃,还是自己吃了吧。
这个结婚的朋友是个八零后的姑娘,之前一直忙事业,错过了几段桃花,现在终于找到了灵魂伴侣,好饭不怕晚。但同样作为八零后的我,很清楚,这八零后骨子里啊,相当传统,这一生,必须要结婚,生子,买房,买车,这几件大事缺一不可,而这每一件大事里,都得有一些标配,比如婚房,比如钻戒。
反正,一定要把自己搞得很累。
你觉得,结婚一定要买钻戒吗?
你买了钻戒,婚礼现场,你是不是怕丢,拿个道具走下流程。
结婚以后,你平时戴钻戒吗?我猜,不怎么戴吧!放保险柜里,或者压箱底。
当有一天,你遇到坎儿了,思来想去,当时买的钻戒老贵了,忍痛卖掉吧,共渡难关!结果,你惊呆了,要么人家不收,要么给的报价,让你瞠目结舌,扎心至极,然后人家特淡定地来了一句,我给你的价格,其实主要是金箍的价格。换而言之,人家没好意思说,那颗石头其实不值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买房成了人生必须做的一件事,我们童年看的蜡笔小新和机器猫,其实小新和大雄的爸爸,都跟今天的80,90后是一样的状态,看似很幸福平静的小家庭,其实都是绷着一根弦,不敢花钱,不敢失业,不敢生大病,因为背着几十年的房贷。
不得不承认,我们父母那一代人,都有一种速通游戏的信念。打塞尔达,就是为了一路杀到城堡救公主,不爱爬山,不爱下河,不爱野炊。给孩子买房,给孩子结婚,给孩子找工作,给孩子带孩子。
他们的一生,都在消耗,都在牺牲,都在付出。
他们的一生,都在做计划,都在执行任务。这个星球上,我们这个民族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甚至没有之一,跟富贵无关,跟学识无关,跟性格无关。
我读本科的时候,才第一次有了房价不等的概念,北京同学告诉我他们那里的房子多少钱一平,银川同学告诉我他们那里的房子多少钱一平,新加坡同学,大阪同学,河内同学,一样的遮风避雨,一样的水泥砖头,天壤之别的价格。
往期视频《家道中落》和《打游戏》您如果看过,可能会有一点疑惑,我小时候似乎不太清楚家里有没有钱,这其实真不是凡尔赛。因为八十年代,父亲还处于创业初期,我们家一直租房住。听妈妈说,有一个房东的女儿比我大两岁,不是很聪明的样子,有一次直接在我的手臂上咬了一口,那块肉都快咬掉了。那时可能也没有什么租房合同,都是口头协议,反正常常搬家。等我上小学了,我们家才买了自己的房子。但那个时候年龄小,并没有感到什么本质的区别,反而很怀念以前租房子那个大院子里,有几个小伙伴,可以一起在花坛里挖蚯蚓。
小时候,没有买房子的时候,其实也一直生活的非常开心。很多人说,快乐和物质没有必然联系,但很多人心里是不信的。
其实,这句话是真的,你小时候买不起的玩具,买不起的零食,买不起的游戏机,你长大了,你有钱了,你为情怀买了单,但你开心吗?你买不到从前的那份开心。
我很早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对日本的设计师夫妇,在北京定居,他们租了一套一楼带院的老房子,直接跟房东签了十年的合同,约定合同期内不能赶他们走,然后他们花了50万,利用自己的设计师专长,把房子改造成了动画片里的美好,记者问他们,别人的房子,你们这样大手笔的装修,值得吗?反正那个年代,50万可不是今天的50万。他们的回答令人印象特别深刻:我们只是想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抛开投资属性,其实大多数家庭,买房都是刚需,或者说,又不是刚需。
房子和结婚捆绑,钻戒和结婚挂钩,我一个学市场营销的,都不禁感叹,这真是鬼才。
毕业了,该结婚了,成家了,该工作了,立业了,该要孩子了。这是资本撰写的消费计划表,也是无数父母心中的游戏进度表,途中,需要一些装备傍身,比如婚房,比如钻戒,比如学区房。
我刚毕业的时候,给一个朋友的亲戚跑了一趟婚车,当时我发现,新郎新娘坐在后面完全不交流,一脸严肃。我就想着活跃一下气氛,没好意思问新娘,问新郎官,哎兄弟,我看你很年轻啊,应该比我还小吧。然后他报了出生年份,好家伙,刚刚过法定结婚年龄。我完全没走心地问了一句,怎么这么小就结婚了呀。刚问完这句话,马上就后悔了。只见新郎嘟哝了一声,我也不想结婚,家里非催着结婚。然后一直沉默的新娘马上就爆发了,你不想结婚,我还不想嫁给你呢,你以为你是谁啊。然后两位新人在后排吵了一路,幸亏当时副驾驶没有坐人,否则我就成罪人了。
我去年刚过完本命年,我的年龄,大家肯定能猜到吧。我的身边,很多同学,同龄人,都已然离婚。甚至有些,是我刚参加完他们的婚礼没多久。
我发现这些离婚的小两口,通常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年龄相差太大,男女相差七八岁,嗯,请原谅我的少见多怪,七八岁的差距,我感觉已经很大了。第二,闪婚,结婚就像是完任务,太仓促。被家人催婚催的崩溃了,完全接受了家人的洗脑,咳,这结婚过日子啊,有没有感觉不重要,先把婚结了,过着过着就有感觉了。第三,一方太单纯,身边所有人都劝分不劝和,宁拆十座庙,也要拆这一桩婚。但单纯如你,就是不听不听我不听。第四,就有点儿无奈了,环境所致,家道中落。兄弟们,如果你家道中落了,你的妈妈,你的妻子,还不离不弃,那你就好好珍惜吧,这就是灵魂伴侣。他日定能助你东山再起,重拾辉煌。
现在很多人不想结婚,其实不是因为喜欢孤独,更不是怕有人不让自己打游戏。而是恐惧结婚这件事,背后要支付的隐形成本。
要么是自己还没攒够钱,要么是实在不想啃老,或者啃不动老,单就单着吧!上学那会儿,大人们教育自己要好好学习,不搞对象,搞了对象,学习下降,这一出社会,拍断大腿,上学那会儿咋就那么听话呢!
终于,结婚的钱自认为足够了,却发现,对象不是那么好找了,或者是,结婚的要求,随着通胀,水涨船高了。咳,单就单着吧!
可能你会说,你俗不俗啊,老是钱钱钱,确实,钱只是一方面,我身边也真的有几位,真心不缺钱,活得就跟我家道中落之前一样,不知柴米贵,但都是大龄单身,要么是父母眼光太高,感觉每一个主动接近自己孩子的对象,都是另有所图,感觉自己孩子自己找的对象,都是年幼无知,识人不准。结果,他们看上的人,基本上不需要等到相亲阶段,就开花结果了。看上他们的人,他们又看不上。不得不承认啊,不少条件不错的孩子,都是被自信的父母给耽误了。
这一切,你说怪谁?反正至少不能怪孩子。怪就怪那约定俗成,结婚必须买婚房,结婚必须买钻戒。
现在网上有个很流行的词,叫平替,你肯定听说过吧。沃尔沃XC90太贵,买个领克09平替一下,华为x3太贵,买个荣耀vs平替一下,海蓝之谜太贵,买个大宝平替一下。你说这钻戒和婚房可以平替吗?可以!下面,我会详细讲一讲。
我在莫欺少年穷那期视频的后面,细致地表达过,我特别佩服九五后、零零后这一代年轻人,也就是generation Z。很洒脱,很通透。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社会上和互联网上对八零九零后,也就是Y世代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其实贬得多一点。但如今,网上对95后00后这一代年轻人,的评价很高,00后整顿职场,00后不惯着开发商等等。
记得十年前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发现不少老外同学,会在大学期间,申请间隔年,就类似于停薪留职,然后出去旅游一年。有个新西兰小伙,长得特别帅,在学校的跆拳道俱乐部里学了两年,便申请了假期,想去韩国游历一年,自己打工自己玩。中途我们去看他父母,他妈妈伤心地告诉我,他家小猫死了,不要让我告诉小伙,怕他一个人在海外难过。我还遇到一对澳洲的情侣,两人申请了间隔年,买了一辆残旧的二手旅行车,环澳自驾,车顶绑了两个冲浪板,说要征服澳洲所有的海滩。当年,我就特别佩服他们,也特别羡慕他们的家长能如此支持他们。而现在国内这一批Z世代,就是这样的一群年轻人。比起我们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他们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真正需要什么?
但说回结婚,我觉得,如果有可能,还是要结婚的。你可以不要孩子,但不能不要伴侣。我在读本科的时候,我的老师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年过半百,很有气质。她丈夫以前是一名飞行员,看面相就是一个特别善良的大叔。两个人住在惠灵顿的郊外,两层小别墅,坐落在半山腰,那座山就跟电脑桌面一样,被草铺满了,注意啊,不是被树铺满,而是被草铺满。就像一片草原上拱起了一座山。我作为一个北方长大的孩子,很难看到那样的山。老两口没有孩子,养了一只特别优雅的小猫,老师告诉我,那只猫觉得自己特别漂亮。
我去她家里吃过几次饭,有一年圣诞节也在她家里过的。我回国后,还专门邀请她们老两口来中国玩了一圈。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其实不要孩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孩子,一定要好好陪伴他,好好教育他,对他负责。
我说的好好教育,对他负责,绝对不是给他报一堆课外班,怕他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我感觉,很多家长这样做,看似操心,实则偷懒。我一个表弟,自己上学的时候,学习是真的糟糕,他爸妈自己都说,自己儿子天生不是学习的料。但当他有了孩子以后,幼儿园,就给孩子报了三个班,他孩子的幼儿园几点放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每天晚上,课外班9点放学,搞得比我上初中还累。我说,你都给孩子学的什么呀,他想了半天,嗯,口才,英语,还有什么,忘了。
看到没,说他看似操心,实则偷懒,一点都没冤枉他。自己本来就是一条虫,非得让孩子变成龙。
其实,小孩子,不需要教他太多,不需要让他学太多,在往后的二十年里,有学不完的东西。过去是十年寒窗,现在二十年都打不住,因为就是研究生毕业了还要考编。
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他玩,让他足够开心,足够开朗。这样等他青春期的时候,就不容易叛逆,因为心被玩大了,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美好和未知,根本就顾不上叛逆,顾不上抑郁。
前几天,带妻子和孩子一起出去吃饭,路上,孩子说想吃某某零食,妻子说,那个零食是日本的,好像现在都说不敢吃了,有辐射。我说,咳,没事儿,你得相信我们的海关,非常严格的,而且这是包装好的产品,出厂也会经过溯源审核的。然后,孩子问妈妈,辐射是什么?妻子耐心地给孩子说,辐射就是,无数只你看不见的箭,特别细,特别小,小到你看不见,一瞬间全部穿过人类的身体,洞穿了无数的小洞,每个洞都特别小,人类感受不到疼痛,也不会流血,但这些洞是真的出现了,然后,这些小洞就会被各种细菌感染,这个人就会死掉,非常恐怖的。然后儿子,问了一个让妻子接不下去的问题,那我听说,很多动物会变大。我心里嘿嘿一笑,你一个幼儿园的小孩,听谁说的,还你听说。妻子只能求助于我,在她心里,我是动脑筋爷爷,什么都知道。对了,你小时候看过动脑筋爷爷那套书吗?妻子问我,动物被辐射了,会变大,是怎么回事?这个,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说你在哪儿看的,动物会变大。我其实是问儿子的,但妻子以为我在问她,只见她一本正经地说,哥斯拉呀,哥斯拉不是蜥蜴吗,受了辐射就变大了。我看了一眼妻子,不像是开玩笑的,我忍住了,也一本正经地跟她说,对对,哥斯拉就是受了辐射变大了,等孩子大一点,咱们可以带他去日本看哥斯拉,动物园里就有,还有幼崽呢,特别小,还会喷火!妻子吃惊地看着我,还有小哥斯拉?那还是算了,会吐火,别吓到儿子。
吃完饭回到家,妻子带着儿子在电脑上打卡学英语,视频里,一个外国小哥哥手里拿了个水果,用英文问屏幕前的小朋友,我儿子估计忘了怎么说,就嘟囔了一句,你都这么大一个人了,连这都不知道,还问我一个上幼儿园的。当时妻子就坐在旁边,我以为她会哈哈大笑,但她非常耐心,也非常平静地跟孩子说,他不是不知道,他是想考考你,你好好想想。
虽然我年龄很大了,但我儿子只有四岁多,很多人见他,都觉得小家伙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悍,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意思的逻辑词。其实,这就是妈妈陪伴的结果。课外班里的老师,很多自己都还没有孩子,他们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教孩子的。因此,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真的不是花了钱,就可以当甩手掌柜的。
好,这一下子从结婚都说到生子了,前面说的平替方案该详细的讲一讲了。
咱先说钻戒。我前面说的那个80后姑娘,客观说,她找的对象,家境相当一般,甚至没有正经工作,但对她很好,很体贴。但即便是这样的经济基础,这姑娘也依然要求,钻戒至少要一克拉。你说这姑娘傻吗?绝对不傻,只能说,钻石公司太聪明,早就给无数少女心里植入了一个心智模型,钻石越大,他越爱你。
其实,我就见过不少年轻的新人结婚,人家就是只买金条,不买钻石。为什么要买钻石呢,买了也不戴,买了也不保值。为什么不保值呢,因为它本身就不值钱。我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在地摊上买了一件白T恤,30元,纯棉的。你朋友在商场一楼某奢侈品牌店买了一件白T恤,3000元,也是纯棉的。说句实话,不就是一块布嘛,不到两平米,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材料,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差出来的100倍价格,是什么呢?公屏上,赐教一下吧!
磨料磨具行业听说过没,金刚砂和金刚石听说过没?我都不用问,大概率,你会觉得这些词,听起来都土土的。但咱用科学严谨的目光来看,西红柿是俗称,番茄是学名,反正我小时候,就觉得番茄听起来没有西红柿洋气,但其实,番茄才是大名。同理,金刚砂,又称刚玉,刚玉是学名,它有个俗称,我们肯定都听说过,叫宝石。刚玉是做什么的呢,做砂轮,做砂带,做切割片的,其实就是一些无机非金属材料,莫氏硬度9.0以上,可以用来切割,可以用来打磨,主要用来搞定金属物质。而你家保险柜里的红宝石,蓝宝石,各种宝石,其实也是一样的东西,其实也可以用来做砂轮,做切割片,做砂带。
切割和打磨金属,用的是刚玉。那切割和打磨石头呢,这里就要用到我们的主角了,钻石,呃不,金刚石。如果说刚玉和宝石,算是表兄弟,同质不同形,也就是说,同样的物质,形态有区别。那钻石和金刚石,那就是亲兄弟了,只不过一个孩子干粗活,专门切割打磨石头,一个孩子做模特,专门让你观赏。但后来,随着磨料磨具行业的技术进步,白钻,出来了。白钻算是一个行话,或者叫俗称。学名叫实验室合成钻石,或者叫实验室培育钻石,传统的金刚石是黄色的,你把它戴手上,纯属搞笑。但现在的白钻,是透明的,跟钻石完全一样。其实啊,它本来就一模一样。简而言之,你花高价买来的,你求婚时用一次,然后锁进保险柜的,你想卖掉救急却发现血亏的,那颗璀璨的爱情信物,其实就是一疙瘩磨料。
看到这里,你还真别皱眉头,这磨料,其实金贵着呢。听着很平常,但也分很多种。就比如说,司机,开出租车的叫师傅,开公交车的叫车长,开飞机的叫机长,开赛车的叫赛车手,技术不一样,收入也不一样。有最基础的人造刚玉,几千块一吨。有高端的纳米陶瓷磨料,堆积磨料,几万块一吨。还有一些顶级的精密磨料,上亿元一吨。当然,到那个档次,还按吨卖就掉价了,人家按克卖。但话说回来,跟你钻戒上一样的磨料,不算金贵的品种啊,就属于常规产品吧。这里申明一下啊,下面会讲到一两个品牌,但纯粹是为了科普,不是广告。本频道迄今为止,所有视频,都没有植入过广告,我只是一个新人up主。
美国3m公司你肯定听说过吧?世界500强,你肯定用过他们家东西,口罩,净水器,扫把,不干胶,汽车贴膜,据说除了棺材不做,3M全都做。圣戈班公司,也是世界500强,300多岁了,我估计很多汽车爱好者都知道,豪华汽车的车玻璃,大多都是圣戈班的,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汽车业也开始用咱们国产的福耀玻璃了。
3m公司就是做磨料起家的,直到今日,磨料,依然是3M和圣戈班的核心业务板块。两家一直打的有来有回,如麦当劳和肯德基,奔驰和宝马。
只是,这些都是工业品,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我们很少去关注和了解。但其实,我们买的钻石,他就是一颗磨料,而且真心不贵。
以至于,很多传统的金刚石工厂,都开始制造白钻了,甚至还开起了钻石店,专门卖首饰。除非你是磨料磨具行业的科学家,又同时拥有昂贵而强大的专业设备,才能分辨出来,哪一颗是合成钻石,哪一颗是天然钻石。
那个80后姑娘跟我说,她没有别的要求,但钻戒必须至少一克拉的时候,我强忍着没说的话就是,你老公花了十万给你的钻石,让河南那些做白钻的磨料厂,大几千就搞定了,不能说一模一样吧,那几乎是完全一样。但我肯定不能说,人家大喜日子呢。但这十万,够小两口吃几年火锅了。
记得我小时候,珍珠是非常珍贵的宝贝,有钱人都喜欢戴珍珠项链。但你现在还见过谁戴珍珠项链吗?反正我是很少见到了。因为后来,人类发现,所谓珍珠,其实就是河蚌的结石,沙子进眼睛里了,好难受。然后,人类就模拟大自然的巧合,人工给河蚌体内放沙子,长出来的结石,呃不,珍珠,跟所谓的天然珍珠有区别吗,其实没有区别。
同理,大自然的巧合,火山爆发,超级高温高压下,碳变成了钻石。那人类模拟大自然,发明了小火山,也就是六面顶压机,把石墨变成了金刚石。你说这人工合成的钻石和所谓的天然钻石,有区别吗,其实也没有区别。
你现在,肯定知道为什么,你拿着花了大价钱买的钻戒去卖,人家只愿出个金箍子的钱了吧,因为金箍子是黄金做的。
南非某钻石公司多少年来,一直想通过卓越的营销技巧,让钻石成为取代金子的硬通货,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确实做到了,很多电影里,都会描述,两个团伙交易,用钻石,而不是现金。但从现在的磨料市场来看,大概率坚持不了太久。大家都去做什么了,这个东西很快就不值钱了。我们一窝蜂做什么,什么便宜,一窝蜂买什么,什么贵。
而且,从技术层面讲,磨料厂搞定了人造钻石,但从古至今,没有人能搞定炼金术。不能人造的东西,就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所以,如果你还没结婚,真心建议,别买钻石了。花那钱,还不如带一大家子人出去旅个游,顿顿吃大餐,夜夜五星级,她不香吗?
旅途中的照片和回忆,以后时不时还能回味一下。
而钻戒,只能躺在保险柜里,或者压箱底。
好,说完钻戒,咱们再说说另一个游戏装备,婚房。如果说钻戒的平替是金条,或一段旅行,或几年的火锅。那婚房的平替,就很简单了,高质量的租房。
我先说个身边的故事。我有个朋友,家境一般,反正父母在省城买婚房这件事上,帮不上忙。他就一直租房住,生活不富裕,但也说得过去。到了该结婚的年纪,认识了一个女孩,家里条件也差不多,反正两口子都得靠自己。女孩家长十分反对这段姻缘,理由很简单,男方没有钱。我给这男孩出主意,反正买房一时半会也买不起,女方家长那边也没提婚房这个硬性指标,他们可能只是担心女儿嫁给你,过得艰难。你不如买辆好点的车,这样生活半径变大,去她们家也撑撑场面,毕竟人家嫁给你了,不能整天挤公交啊。然后,你可以找个条件好的小区,去租一套两居室。每个月的租金,可能跟买房月供差不多,甚至更低。过几年,不想在这个城市了,收拾行李,说走就走。而且,一个月花同样的钱,如果买房,只能三环以外,如果租房,能租很棒的小区了,物业服务好,安全,邻居素质也高一些。你管他是不是你的房子,住上了,就是享受上了,房子无非就是个住处。哪里舒服,住哪里。你别说买房升值,买车贬值,你就这一套房,一辆车,都是自己用,升值贬值跟你没关系。
但这个朋友,最终没有听我的,不舍得买车,掏空了几个钱包我不知道,在四环以外,不是三环,是四环,买了一套两室一厅,交了首付,做了简单装修,背了三十年的房贷。而给他办贷款的银行职工,还是他同学,跟他说,放心贷吧,老同学,我入行这么多年,所见过的所有贷款买房的,都在十年之内还清了贷款。办了贷款,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无限可能。
其实买婚房这件事,我和妻子都看得很开,我们现在住的房子确实是爸妈给买的,在省城房价还很低的时候,就买了,大户型,没有贷款。家道中落那期视频里,有听众支招,把房子卖了不就还清债务了吗?哈哈,我不能说太具体,但可以透露一点,别说卖了这房子,就是卖10套这房子,也还不清债务。而且做过企业的,可能都知道,到我现在这一步,银行或债主,早就想方设法把你的资产能查封都查封了,根本不可能卖。房子还是你的,但说不定哪天,你就得腾房子。
所以我才说,我和妻子都看得很开。我们在国外读书的时候,就一直租房住,在这个地方住烦了,换一个。反而我们一直觉得,一定要有一辆安全舒适的车,可以帮你搬家,可以带你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我甚至在郑州见过,一些白领买不起房,就买一辆房车,停在公司附近的停车场,比租房划算,洗澡去健身房,吃住在房车里。
我和妻子商量过,如果在翻身之前,我们的房子就被收走了,没关系,我们就出去租房住。
房子,它就是一堆砖头水泥,它不是家。你的家人在一起,才是家。就像一个企业,他着火了,化成灰烬了,所有的办公家具和荣誉证书都没了,但这个企业可以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复活,那种无形的力量,或者说框架,就像是灵魂一样,不会轻易灭亡。
这样理解,房子,就是房子,房子,不是家。
但我们生活里,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开发商编织的那个家,让父母还没来得及享受人生,就一无所有了。让自己根本不敢享受人生,未来二三十年,只能如履薄冰。而且,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工作是绝对稳定的,因此收入也不可能绝对稳定。这么累的人生,真的会抹去生活里,太多的幸福感。
我曾经有个员工,非常优秀,智商高,情商高,能力强。工作了几年,跟老公一起在三环买了一套两室一厅,很小,但够住。两个人的收入,拿出一半,可以覆盖房贷,养了一个孩子,买了一辆小车,生活还算富足。突然有一天,她想跟老公去民政局办离婚,说是想再买一套房,这个咱就不详细讨论了,懂的都懂,不建议效仿啊。我当时以一个大哥的身份劝她别这么做,我说房价五年之内会降,你们现在买,大概率是最高点。关键是,完全没有必要。
她的规划很圆满,买了这套大的,之前那套小的,租出去,可以用租金来覆盖贷款。我心想,你怎么敢断定,你们那小房子能一直稳定的租出去?还没等我开口,她接下来的话,让我瞠目结舌,他们的第二套房是准备在东区买,也就是省城房价最高的一个区,两个人的实际收入不足以覆盖月供,还希望公司给她开个假的收入证明,说她老公的公司已经给开好了。我说,那你们怎么还贷款?她说,她老公说了,每天下班可以去跑一会儿网约车,反正家里有辆车。几年后的今天,不管是房价,还是网约车,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这才过去了三年,未来漫长的二十多年,怎么办?这个姑娘和她老公现在是什么状况,我也不知道,她在两年前就辞职了,自己创业。中间因为业务,我们见过一面,看气色,应该过得不富裕。
其实,很多时候,房子已经不仅仅是婚房这个属性了,它还演绎了社会地位的属性,省城东区,一路之隔,一边的房子两万多,一边的房子五六万,都是大开发商,都是洋房,我有个同学,就真的从父母给买的两万多的小区,贷款搬到了马路对面的小区,六万多一平,公摊更大,省城本地人肯定知道我说的是哪里了,没错,北龙湖。他的父母其实都已经退休了,那套没有贷款的婚房,也是老两口最后的能量了。这兄弟也没有稳定的工作,这些年做的生意也很杂,一会儿卖蛋糕,一会儿卖红酒,不是那种代理经销大品牌,蛋糕和红酒都是自己原创的品牌,尤其是红酒,我就不说品牌名字了,主打澳洲红酒,说是澳洲原装进口,但稍微懂点的英文的一看,就不会买。他置换的洋房,月供三万多。如果他是个富二代,或者是个大老板,这点钱无所谓。但不管是小老板,还是大厂白领,这个月供,想想都吓人。因为它不是买一辆车,两三年贷款就结束了,这个是三十年。人生有几个三十年,会赚钱的三十年,只有一个。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小区里,住的人,层次高,好做生意。我在心里叹了口气,真正的有钱人,其实不喜欢住洋房,因为没有风水格局,一栋楼,你说哪一户风水好,或者不好,反正好与不好,都被一整栋楼的住户给均分了。有钱人大多都喜欢住别墅,有院子,有方位,可以布置,可以设计。而且,就算是年轻的有钱人,喜欢凑热闹,住进了洋房,他们也未必愿意随便跟邻居互诉过往,共谋生意,越是有钱人,越是注重隐私,越是不喜欢被打扰。对了,还有,有钱人,大概率不会买他的红酒,那名字实在是,唉,不能说,大家自己脑补吧。就好比,几年前,有个姐姐找到我,说有个项目,想找她投资,让我给把把关。然后给我看了产品。我一看,是一包奶粉,你猜奶粉品牌是什么?上门赫然几个大写字母,New Zealand,新西兰。我当时惊呆了,拿一个国家的名字命名奶粉,好像不合法吧。在我的直言劝说下,那个姐姐省了一大笔钱。但我想说的是,我这同学的红酒品牌名字,比这奶粉还要命。
如今95后00后这代年轻人,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真的看透了,不结婚不生子。在我看来,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结婚的前夕,就被刮干净了所有的兴致。一个钻戒,一个婚房,有的还有彩礼,和扶弟魔,懂的都懂。人这一辈子,区区三万天,真的很短,除去不记事,不懂事,牙掉了吃不了好东西,骨质疏松了走不了几步,剩下的,真的没有几年,还得除去一半,用来睡觉。我们为什么非得把自己搞的那么累呢?
婚房的平替是什么,说到这里,我觉得不仅仅是租房了,还可以是买一辆喜欢的车,租一个垂涎已久的小区,想吃螺蛳粉了去柳州住半年,想滑雪了去哈尔滨住半年,想看草原了去呼伦贝尔住半年。你说孩子学习怎么办?这不是借口。我初中上了两个学校,高中上了三个学校,不也照样去了昆士兰大学?听众们说的对,没必要不自信,借用一句特开心的弹幕,咱这昆士兰大学可是昆仑山范围里最好的学校呢,对吧!哈哈,承包了我一个礼拜的笑点。孩子学习好不好,主要看自己,我在国外见过不止一个超级学霸,就是中国人,还有河南老乡,创造了悉尼大学商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金融学院的很多个历史,但他初中小学就是个学渣。
我们整天说自己累,自己忙,但仔细想想,是不是必须这么累,必须这么忙?有时候,有些东西,稍微平替一下,是不是会好很多!
生活里,其实没有那么多观众,你买辆卡宴,是给别人看的,你买辆途锐,是给自己开的。我不懂车,但我两辆车都开过,反正我开不出区别,底盘升起来,什么都一样。
做别人口中体面的工作,不如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婚礼再隆重,也不过是让台下多了几双嫉妒的眼睛,仪式搞那么复杂,还不如让大家早点开席吃饭。钻戒再贵,在磨料厂眼里就是智商税,房子再大,你自己所处时间最长的不过就是那张床。
不要用青春,换荣华,不要用童年,换学霸。
自己快乐,家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祝大家,看透尘世,余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