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大退出世界大学排名,这一举动背后是...

2022-05-16 09:36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引发热议。此外,南京大学校方也明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均不再使用国际排名作为重要建设目标。兰州大学也对外表示,未参加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多所高校退出时间大学排名,此事引起了大家的热烈探讨:

  • 有网友表示,退出这样的商业化排行榜,才能把更多的心思回归到学术研究上。

  • 有人则认为,可以优化自己的评价体系,对排行榜不能全看,也不能不看。


1.世界大学排名是啥?靠谱吗?

近些年来,一些在全球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公认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有四种,分别为QS世界大学排名、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QS排名强调大学软实力,着重考察学术声誉和雇主对毕业生的评价。THE排名赋予教学、科学研究各30%左右的权重。US News排名强调学术研究,另一项重要指标是学校的整体声誉。ARWU看重科研成果的数量等客观指标,如获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数量及在顶级学术期刊的发文数量等。


相关专家表示,任何一个大学排行榜都不具有绝对权威性,排名出入较大的原因是其侧重点不同。



此外,也有专家分析,对大学进行或综合或单项的各类排名,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重视过度尤其是与经费等资源配置挂钩后,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一些排行导向单一扭曲大学功能、主观性指标影响排名等等。


更重要的是,此类排名过多涉及商业操作,不可避免带来客观公正问题的非议,有些国内的大学排行榜还曾经爆出收“咨询费”等人为操纵排名的事件。



2.退出大学排名给我们的启示

不参与世界大学排名,并不意味着不进行大学排名,否认公平公正的高等教育排名。这给我们以下四大启示:


1.构建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提高我国高校排名的话语权

从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高等院校参与世界大学排名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从现在开始,我国高校应该加快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构建,从而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的“话语权”,构建全新的全球高等教育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


2.丰富国际和国内评价体系的内容,提高世界大学排名的全面性

目前,在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中,偏向于理工科实力和高校国际化的程度,人文学科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这使得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处于明显不利的劣势地位,这种极端的做法,是很不科学的,也说明当前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缺陷。

提高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体系的人文学科权重,降低所谓的“国际化”要求,是当务之急。



3.建立起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并不是由国家教育部或国家相关部门组织,而是掌握在一些个人或私营机构手中。出于商业化的目的,这些机构在高等教育排名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商业化排名”、“金钱化排名”的现象,饱受“诟病”。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出面组织专业的机构,形成一整套的、科学的、健全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4.清除高等教育排名“商业化”影响

我们应该坚决清除“商业化排名”、“金钱化排名”给高等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排名的国际影响力。

要做好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等教育排名体系,为世界大学排名提供中国特色的方案,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促进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新闻网及财经网(仅作分享,侵权删)


人大退出世界大学排名,这一举动背后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