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考研: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考研招生报考分析!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岑老师对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创造性写作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介绍、报考条件、报考流程,招生信息、复试分数线、复试细则、录取办法,复习规划、辅导课程等几大方面。
一、学院专业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School of Liberal Arts RUC)的前身是1939年由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的中国语言文学系;2008年1月,原文学院与原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组建成立新的文学院;2008年12月,跨学院研究机构“国剧研究中心”调整至文学院。发展至今,文学院学科体系已较为完备,涵盖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设7个二级学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以及2个经教育部批准的自设二级学科:古典学、创造性写作。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0501Z3创造性写作专业介绍:
创造性写作专业有着优良传统,可以上溯到文学院前身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时期的文学教学,那时候已形成了良好的写作训练传统。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文学院自设创造性写作二级学科,招收创造性写作方向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2020年文学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下招收创造性写作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国内首创“创造性写作”本硕博全覆盖培养模式,首批博士生导师为阎连科、孙郁和杨庆祥。本专业设三个研究方向:
1.小说写作与中外小说研究。该方向是本学科的重点。阎连科、刘震云、张悦然的长篇小说写作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
2.非虚构及诗歌写作研究。该方向是本学科另一特色。梁鸿领国内非虚构写作风气之先,杨庆祥的诗歌写作与诗歌评论有新一代的特色;
3.文章学研究。该方向是本学科的学术底色。前辈学者谢无量先生《大中国文学史》是开创性的成果。
主持课程:
文学通识、当代作品研究、创造性写作理论、中国文学海外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写作实践、民国文学史、学生作品讨论。
二、报考时间流程
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初试时间: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复试时间:
2024年3月上旬,请考生届时参见复试通知或报考学院网站。
三、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
0501Z3创造性写作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中国文学基础
857小说写作
学制:3年
四、考研自命题专业课参考书
626中国文学基础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作品导读》梁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57小说写作
《小说写作教程》,杰里•克利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罗扎基斯辽宁教育出版社。
《创造性写作课件》王家新
备注:以上参考书目源于学长学姐推荐,仅供参考。
五、复试数据
统考复试线
2023年复试线:政治60/外语60/业务一90/业务二90/总分380;
2022年复试线:政治60/外语60/业务一90/业务二90/总分367;
2021年复试线:政治55/外语55/业务一90/业务二90/总分345;
录取信息:
2023年:录取4人;录取最高分401,最低分382;
2022年:录取5人;录取最高分392,最低分371;
2021年:录取3人;录取最高分365,最低分357;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考研录取名单:
六、2023年考研复试细则
(一)复试内容
2023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面试分为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50分)。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
2.笔试分为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共2小时。
(二)2023年拟录取办法
1.原则上要求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90分以上,外语面试成绩30分以上,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70%,复试成绩权重30%。
加权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x初试成绩权重x10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x复试成绩权重x10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七、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626文学考研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
不平则鸣、两地书、都柏林人、通感
二、简答题
1、白居易诗歌基本主题和艺术风格。
2、《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3、举例分析一个战争题材的西方文学作品。
4、简述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三、论述题
1、结合作家作品,论述现当代文学的北京书写。
2、中西方文论史中“作者”观念的变迁。
八、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626文学考研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
1.文学体裁
2.新柏拉图主义
3.先秦诸子散文
4.《重放的鲜花》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要回答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关系。
2.简要回答“崇高”和“优美”两个审美范畴的特征。
3.简要述评早期“创造社”的文学成就。
4.简要述评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刘勰《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请用文学史的角度,来评价这段话。
2.论述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并说出其作品的分类及艺术成就。
九、考研初试各科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3—6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
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
2、强化阶段(7—10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
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
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
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
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
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
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
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
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
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
十、新祥旭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集训营闪耀登场
近年来,考研竞争越发激烈,不少同学包括大一、大二的学生也陆续加入备考圈。今天,新祥旭岑老师就来回答近期很多考研新手关心的关于“要不要报集训营?”以及“什么时候上课合适?”的问题
有一说一,如果你本身自学能力和自律性都很强,没必要大一、大二就早早准备,毕竟备考战线太长到后期是真的挺累人。再者,如果咱实力一般,但就想提升学历,这类学生适合走“选择大于努力”的路径。相信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准备,也能轻松上岸。但是,我们大部分选择考研的人不就是因为不满足于本科的背景亦或有远大的梦想待实现,才加入这场大战么?所以说,如果你底子一般,如果你要冲击顶尖学府,如果你要一战如愿,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还可以,那岑老师建议大家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尽早准备,通过在集训营学习,感受学习的氛围、备考的压力,还能与优秀的前辈交流学习。那关于咱们新祥旭考研集训营的情况,岑老师借着这个机会详细给大家说说:
新祥旭作为考研行业更有竞争力的教育品牌。从2005年创办至今,一直深耕学历教育,“以学员一次性考入目标院校专业为导向”,打造具有全学科辅导的教育生态,帮助更多的学员顺利圆梦。新祥旭考研集训营的课程设置相对其他机构更加科学,会根据学生的考研时间进行分班,比如对大一大二提前准备的同学来说(特别是跨学科的),数学勉强是高中的水平,如果是和今年要考试的同学一块上课,想必是困难重重,越听越困吧。对此,新祥旭开设了探花私塾营、榜眼私塾营以及状元私塾营等三种全年课程,同学们可以随时入营学习(提前和负责老师报备哦),也可以一直学到考研结束。
当然,也有同学跟岑老师抱怨说:提前学可以,但是我不考数学,还花一样多的钱,也太亏了吧?在这里,岑老师再次强调,新祥旭集训营课程设置非常科学且合理!报考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相同专业不同学校、相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同学哪怕报名的是同样的课程,收费也并不是一刀切的单一标准,毕竟学校以及专业存在差异化,各项成本指标不同,所以定价也划分了一定的区间,实实在在为同学们节省经济开支。再者,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来说,意味着要面对2门自命题科目,自命题怕的就是信息差,这就增大了复习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不过,咱们新祥旭集训营课程里有提供专业课辅导服务,有需求的同学选择对应课程即可。
总之,不管是提前备考,还是今年考研;也不管是考数学,还是考大综合专业课。新祥旭考研集训营都能为大家提供针对性服务:
1)报考院校专业的考研情况介绍;
2)根据学员基础情况,制定专属授课方案和授课计划;
3)初试科目的参考书目知识点系统讲解;
4)初试科目重点、难点、高频点的精讲;
5)提供本专业考研真题笔记等考研资料;
6)历年真题模拟练习及讲解,答题技巧指导;
7)从报名到考研结束,全程课下答疑及跟踪服务
以上内容由新祥旭考研咨询岑老师整理发布,新祥旭考研祝你“新”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