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禹仁:大师隐于世 薪传法兰西

邱禹仁:大师隐于世 薪传法兰西
厦门大学 黎郡致

邱禹仁,原名邱维仁(1911-1998)。中国画界的一位高人隐士,1911年生于浙江温州的世代书香之家。上世纪30年代在当时中国难得而短暂的文艺复兴时期就读于闻名遐迩的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在校期间邱禹仁师从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孖、张聿光、俞剑华、熊松泉、诸文韵、王陶民等艺术大家。
1937年8月13日,中国和日本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会战-“八一三”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之役或上海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
日军在占领北平、天津后,又在南方集中兵力28万人,陆海空三军联合猛烈进攻上海、南京地区。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市区和郊区展开。上海是中国当时首都南京政府门户,又是中国经济中心和重要工业基地。国民政府在此地指挥军队顽强抵抗。上海作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商港,每年对外贸易额占全国二分之一以上。战役期间,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前线中国官兵表现英勇作战精神,在日本军猛烈炮火下牺牲巨大。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亦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日本军原以为战役很快结束,梦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没料到在上海地区战争持续三个月。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中国军队以硬打硬拼式单纯防御,来对付优势装备日本军,在战略上不利。
1937年11月12日,日本军攻陷上海。上海开始了历时四年的孤岛时期。由于当时法国维希政府已经向德国投降,因而日军并未占领上海法租界。日军进入公共租界的当天,法租界当局派出大批越南巡捕和中国籍巡捕,沿着与公共租界的爱多亚路、福煦路南侧布置路障,与南市华界之间的铁门也全部关闭,所有电车和公共汽车一律停驶。但是不久法租界当局又迅速拆除路障。于是等候在路北的大批华人和车辆迅速穿越道路进入法租界。当时位于华界战区的“新华艺专”,为求安全起见紧急迁至法租界。
迁校时,由于日伪滥施淫威,横加阻挠,大量珍贵书画教材损失惨重。日伪强逼学校当局交出进步师生名单,被拒绝后黔驴技穷,竟三次以火烧斜徐路校舍相要挟,最后,在同年1937年11月14日,因学校拒不屈从,遭日本侵略者连续轰炸三次,校舍成为一片瓦砾场,只剩下一间木工间和校门残迹,痛哉!10余年心血结晶的新华原校被付之一炬,艺校包括邱禹仁在内的爱国师生莫不切齿痛恨,义愤填膺。
随后学校租赁法租界薛华立路薛华坊(今建国中路155弄内),租得9、14、15、16号客厅及18号全幢房屋作临时校舍,继续办学 将各系合并继续上课。当时留校执教的教授、教师有汪亚尘、潘伯英、徐希一、汪声远、刘质平、荣君立、姜丹书、周碧初、施中达、苏培玉、杨见龙等。
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租界,局势十分严峻,“新华”落入日方控制范围,1942年日军要求上海大专院校及从教人员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但充满进步思想、爱国情操的上海新华艺专师生不愿屈从敌伪的管辖,拒绝向汪伪登记及申报师生名单,薛华坊临时学校即遭停办。后因政令业余补习学校可暂缓登记,该校即对外改称佩文绘画音乐补习学校。1944年日伪当局再次限令该校进行登记,敌伪人员曾多次向校长汪亚尘诱以名利,汪亚尘闭门谢客,凛然不为所动。汪亚尘率领师生为保持民族气节,与日伪划清界限,遂自动停办。至1944年12月8日,分散在外的最后一班学生毕业后,学校才全部结束,“新华艺专”这所历经烽火十八载,光辉典范的中国近代艺术殿堂。距今已60多年了,回顾当年学校为光大中华美术、音乐艺术事业,广植艺术新人,迎逆而进,奋发不止,在中国艺术教育史册上谱下了光彩的一页。这是后话。
在上海孤岛时期毕业的邱禹仁,满怀爱国悲壮离开了风雨飘摇的上海法租界回到了家乡温州,逐在瑞安师范学校长期从事师范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擅长花鸟和老虎国画的邱禹仁先生,作品章法严谨、笔墨淋漓、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四十年代起作品在浙江、福建等地举办个展。





新中国建国后的邱禹仁先生更是在浙江省杭州市各地绘画艺术展出,其作品及图片广泛收藏于大陆、台湾、日本、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收编于《当代艺术》、《瀚海中国》、《中华艺术》等画刊画册,曾任浙江瑞安人大第三、第四届代表。邱禹仁先生高才隐世数十年教书育人,为家乡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
翻开邱禹仁先生的学生名录,如同当年上海新华艺专的艺术精神一样,修学绘画、音乐、国艺成就者应有尽有。

艺术家陈春生
学生陈春生,(1939~2003)又名春山,字陈虚,号逊田居士。浙江瑞安人。 1958年进瑞安师范学校中艺美术科学习。多年师从邱禹仁,后得陆俨少亲自指授。精诗词,善书法,工山水画。

艺术家陈春生
陈春生深得禹仁先生艺术真传,数十年从艺成就可书,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佛教协会理事,瑞安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瑞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瑞安市政协委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钱塘书画研究社副社长,西湖诗社名誉理事,浙江诗社顾问,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弘一大师研究会名誉理事,觉海诗联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书画学会会员,瑞安市美协理事。作品喜画佛教名山及峡江险水飞瀑流云。书画作品曾获“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国际佛教书画展等多个奖项,并被海内外收藏。主要作品有《三峡》、《瓯江大桥》、《海天佛国》、《松岩飞泉》等。代表作品有《佛教四大名山》、《小三峡》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赛获奖及报刊发表和被文博、图书馆收藏家所收藏,出版作品有《海天佛图》、《仙岩揽胜》等山水及书法作品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上发表,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现代画家陈春生山水画集》。作品、传略收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二十世纪·中华画苑掇英》、《92·中国美术家年鉴》、《中国当代民间名人录》、《国家现代书法集》、《中国当代艺术节名人录》、《国际现代书画家辞典》、《中国书画家大辞典》等10余种典籍。

学生瞿倩梅,祖籍浙江瑞安,1956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瑞安,1979年师从瑞安画家邱禹仁先生学习中国山水、工笔、花鸟画。继而就读于瑞安师范学校,专修邱禹仁先生的绘画课程,参加瑞安市文化局举办的青年画展,1985年旅居法国,继续中国画的创作,2001年转型抽象油画, 2008年修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材料研修班,2015年修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坦培拉高研班。

瞿倩梅艺术简介quqianmei.com/Bio
瞿倩梅被认为是中国重要的女性抽象艺术家之一,她的画作先后被巴黎卢昂大教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西班牙智奥会Ville de Castellon、巴威尔艺术基金、台湾大无疆艺术基金、中悦建设机构、永美艺术基金等多家机构收藏。
侨居法兰西的30多个春秋,瞿倩梅超越表面的诗意题材,去进行更为实质的思想探索。她迈过表象,从抽象中探索一种普世的、与世界艺术同步的意愿。

作品展示quqianmei.com/Artwork
孙女邱曙苇,提起邱曙苇副教授,这位上海音乐学院年轻的中国著名艺术歌曲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更是如雷贯耳。自幼深受爷爷疼爱的她更是得益于爷爷艺术精神之熏陶。

邱曙苇: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声乐教育家

1997年至2002年,邱曙苇完成了五年严谨的法国留学生涯,在著名的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音乐殿堂里,她获得了演唱文凭、高级演唱文凭和高级演唱家文凭,并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同时院外评委全票通过给予特别祝贺的殊荣。在巴黎高水准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2002年在法国完成了声乐最高学位文凭后,年轻的邱曙苇随即返回祖国。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她成为将拉威尔唯美的旋律唱响在中国的第一人。二十年的声乐教学和艺术实践生涯,邱曙苇收获了无数的国内外荣誉和奖项。


邱曙苇2008年被世界妇女论坛评为亚洲杰出女性;2012年获得法国圣马丁奥莱市荣誉市民勋章;2021年获得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邱曙苇声乐艺术中心www.zhihu.com/column/c_1245714146529472512

还有许许多多值得书写的骄傲学生和杰出代表,仅从三位不同时空、不同艺术形式的学生、后辈身上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一代大师虽隐于世,却仍让世人深刻感受到邱禹仁先生从民国时期传承至今的艺术精神生生不息。今天邱禹仁的学生和后辈已经远远走出了他那个时代中国艺术家无法企及的高度和国际性。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也会为此欣慰和骄傲。


文献信息来源:美国亚洲文化学院艺术中心、台湾国立师范大学图书馆
图片信息来源:邱曙苇声乐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