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懵了:中东盟友不听话,欧洲盟友要“造反”

2023-03-26 22:37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文/刺客

美国近期的日子很不好过,为了拉拢国际伙伴打压中国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最终却把自己弄得众叛亲离。近期,中东的阿拉伯国家纷纷“背叛”美国,沙特与伊朗握手言欢,沙特、阿联酋和阿曼近期也纷纷恢复与叙利亚的外交关系。显然,美国挑起与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竞争,结果却输得一塌糊涂。

中东国家不听话也就算了,好歹人家跟美国不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令美国感到揪心的是,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欧洲盟友近期也纷纷“揭竿造反”。据观察者网25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参加欧盟领导人峰会期间,告诉媒体他“已邀请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4月4日结伴访问中国”。

中欧关系自去年印尼二十国集团峰会之后,出现很明显的升温迹象。在此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对中国进行访问。进入今年之后,除了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将结伴访华外,欧盟外长博雷利、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近期也宣布了各自的访华计划。对此,有欧洲媒体惊呼:欧洲各国领导人突然争先恐后地预定航班,前往中国。

欧洲国家领导人为何排队访华?有欧洲媒体给出答案称,“欧洲领导人都认为,他们不能失去中国”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只是欧洲摆脱经济困境离不开中国经济开放的带动,更重要的是,按照欧洲媒体的说法就是:“欧洲各国试图就俄乌冲突、安全和贸易等问题与中国展开磋商”。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别看欧洲各国至今仍未公开表达过劝和促谈的意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愿意看到冲突无限期持续下去。有关这一点,从欧盟各国领导人对中方早前提出的和平方案的积极评价看,他们似乎也希望这场战争明天就能停止。

马克龙在宣布访华日期的同时,还对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做出高度评价,他认为“中方的努力是积极的”。显然,这场战争掏空了法国的军火库存,引发一系列危机,让法国陷于动荡状态中。近期,法国民众为抗议当局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举行超过百万人参加的全国性罢工活动和反战示威集会,并在24日演变为大规模骚乱。

法国持续不断的罢工和反战示威抗议活动,在加剧该国社会动荡的同时,也对马克龙政府的政治地位构成直接威胁。法国内部动荡只是整个欧洲大陆动荡的一个缩影,进入今年以后,由于欧洲经济形势恶化,通胀率居高不下,导致切身利益受到伤害的各国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抗议示威。

显然,如果任由局势这样发展下去,欧洲各国政府都面临被民众轰下台的风险。所以,尽管欧洲的马克龙们仍在坚持将俄罗斯撤军作为促和的前提条件,但国内民众愤怒的情绪,以及各国政府因此所承受的政治压力,都在诚实地反映出欧洲各国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的心态。

美国和英国出于削弱欧盟国际影响力的需要,当下仍在不断给乌克兰冲突递刀拱火。所以,对于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美英两国不问青红皂白地就进行抵制。相比之下,欧盟对此的态度却表现出异常的积极。毕竟,对欧盟而言,在促成俄乌谈判问题上,配合中国推动和平方案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因此,除马克龙外,欧盟外长博雷利和很多欧盟成员国的领导层也都认为,“中方这项和平方案表明,他们希望发挥外交作用,并拒绝同俄方的军事行动联系在一起”。为此,博雷利还提醒欧盟各成员国:应该积极推动中国扮演和“谈促进者”的角色。

上述诸多因素表明,欧盟与美国不但在对华接触方面“志不同道不合”,同时在对待中国扮演推动俄乌和谈的“促进者”角色方面,也与美国存在截然不同的看法。这就意味着,欧盟与美国在相关问题上,开始进入一种“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的分裂状态。

美国一再鼓动欧洲盟友反华、还存心要让俄乌无限期打下去,而欧盟近期做出的一系列反应,恰恰与美国的期待背道而驰。与中东阿拉伯国家一样,欧盟似乎也在造美国的反。他们在自己亲手参与挑起的这场战争中,已经被伤得太重。如果任由当下在这种形势持续下去,欧洲或爆发核大战,或沦为“世界上最贫穷地区之一”。


美国懵了:中东盟友不听话,欧洲盟友要“造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