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有意义的废话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又有忠言逆耳利于行。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却经常犯糊涂。有时候就是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有意识地去反驳这个正确的观念。要说前两句俗语是从问题出发到结果,有些难经得起推敲,但后一句却是从结果看回到问题。
我在说什么,举个例子,酒鬼劝你少喝,烟民劝你别抽,马云说自己不爱钱,不碰钱。这个问题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了。忠言逆耳,不仅在于我们被挑错,被打脸,还在于说者无心。一句原本很实在很明白的话,从某些人嘴里说出来就变了味儿,入不了眼。
想到这么一个主题,源于我从众多正能量视频中看到的标准答案:一堆没文化没学历的网红,意味深长的劝学。
——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多读书。
——大家一定要多学习,不要学我。
他们说的对吗?对。听得进去吗?怕是没几个。每每看到这样的言论与视频,难免会多想,正能量不是表面功夫。他们完全可以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嘛,什么时候都不晚。然而他们却一副虔诚的模样,做着别人的任务,被自己的三言两语而感动,自我催眠似的心潮澎湃一下,语重心长一次。回头接着爆粗口,讲黄色段子,我行我素,人模人样。
这错误我小时候也犯过。
听着爷爷讲着抗美援朝,一半是兴奋,另一半是短暂逃避作业的幸福。心里暗暗发誓:他妈的我为了国家可以死!如果现在打仗我立马当兵去!现在写不进去作业都是小事儿,我大事儿绝不含糊!
越长越大,开始自我剖析,真正多想想,其实让我静下心学一会儿比让我立马报国还难。小时候正义凛然,激动地起鸡皮疙瘩立下的誓,却也可笑的只是给自己找个借口逃避学习。看看这些说一套做一套的老家伙,好嘛,这不跟我当年一样嘛!十成我现在也和他们一样!
人类作为个体,最不缺的就是自我的那一部分。自我成就,自我感动,自我麻痹,自我催眠。自我是人生存的自然态,其他皆为衍生。那这么说,又那么做,确实不奇怪了。
他们倡导的,和他们实践的相径庭,听进去的人少,不满意的人多,那就不奇怪了。但同时这理由有一个矛盾点: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他们做的对错和他们说的对错,哪个才应该影响我们?
道理人人都懂,但人是个体,是自我,但又成群。我们在意的不仅仅是自我,而是作为人类一员的自我。你并不是在乎钱是不是身外之物,你只在乎马云比你有钱,这些钱给他带来了你所没有的,而他却在这个环境下把这一点忽略。你只在乎主播歪门邪道,哗众取宠就能得到好的收益,而你眼前唯一的学习之路却是高手如云,步步艰辛。他说的对,已经不再重要了,关键是他做的不对,做的不是如此。有时候是被迫的,有时候是自愿的,但你我都相信眼见为实,而看见的东西又冲昏了我们的头脑,或者说是我们自己不愿意承认。
世界上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鸡生蛋,蛋生鸡要等你吃饱后再考虑,空腹想单纯是找罪受。
也就这么一句话,文盲劝学,得听;他说完你要干啥,那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