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火影》之后再无岸本齐史?新作不到1年就被腰斩,但内含希望

2020-05-12 18:29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2015年年初,一部连载了15年之久的《周刊少年JUMP》漫画终究到来最后一话了。

彼时两位分别数年之久的小伙伴终于走到了一块,虽然各自断了一条手臂,但萦绕在两人心头上的恩怨也总算彻底消弭,唯留至臻的羁绊友情---

你们不可能不知道这部日漫名为《火影忍者》,以及它的作者当属大名鼎鼎的岸本齐史。而就在《火影》连载的15年间,它可曾与《海贼王》《死神》并列为“三大民工漫”,也是千禧年后热血日漫的最高水准的代表之一。

哪怕随着年岁渐长,如今的你们已然对二次元不屑一顾了,但我深信这部日漫依旧能在大伙的心头占据一份不可被取代的位置。

每每忆起,那些年青葱的追更记忆,都总会如潮水般奔涌而至---

有人说,人是一种懂得感恩的生物,那想来在面对岸本齐史连载15年的基础上,我们不可能不感谢《火影》的陪伴,也不可能不对岸本未来的发展抱以崇高的厚望。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就在今年3月底,那部自19年4月底开启连载的岸本新作《武士8八丸传》(下称《武士8》),终究因为人气的原因,不得不面临被腰斩的厄运---

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冲击还是蛮大的,毕竟整一个连载时长不到1年,而对许多动漫迷来说甚至还不知道这部新作的存在,然而它终究还是结束了生命历程,并在最近官宣于5月13日发售最终卷了。

难道如今的岸本齐史已然江郎才尽?难道《火影忍者》之后,这位大神创作者已不再可能再攀高峰吗?

我们都知道随着上一代经典日漫的相继完结(倔强的《海贼王》也大概率会在5年内结束),如今的日漫行业也陷入至青黄不接的状况。

固然我们曾吐槽过“这一届漫画家不太行”,但如今就连岸本齐史新作也惨遭滑铁卢,那我们还能寄希望于谁来瓦解日漫颓态呢?

行文至此,相信各位的心情也该会五味杂陈,但其实,我们真不用如此悲观的看待这系列事情的发展。

在我看来,岸本齐史新作的连载和腰斩这不仅有着平常心看待的一面,也同样带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在里头,而这恰恰就是日漫发展所必须配备的关键因素。

接下来,且听我娓娓道来---

01.刀不出鞘,怎知利否!

美国管理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在1997年出版过一本名为《创新者的窘境》的书籍,而就在其中,他给我们明晰了大公司之所以屡屡错失新机会的根本原因(比如诺基亚被手机领域的新手苹果给颠覆了,而沃尔玛也遭受到亚马逊的强烈冲击)。

归根结底就是那么一句话:大公司已经在路径依赖的道路上,积重难返了。

当然,这也是不难理解的,毕竟过去的辉煌通通靠之前的法门实现,而创新极大概率来说意味着失败的风险。如此说来,又哪有大公司会在非生死存亡时刻破釜沉舟呢?而换个角度来看,没有任何包袱的创业者也就自然获得了先发尝试的机会。

其实这与其说是窘境,还不如说是大公司存续发展的矛盾悖论:没有多少人愿意为创新买单,但随着时代浪潮的滚滚前行,裹足不前者也终究会遭到无情的抛弃。

然而这件事情到来岸本齐史身上就不一样了。

这位早已凭借《火影忍者》收获日漫宗师级地位的大神创作者,他并未依赖过去成功的创作类型,相反,岸本完全放弃了“忍者”题材,转而选择以“武士+AI智能”为世界观的崭新体系,给我们带来了一部主旨深刻且科幻感满满的热血创作---

大抵来说,《武士8》描绘了一位名为八丸的小男孩,因先天病患的原因而只能在老爸制造的生命维持设备附近艰难的存活着(离开设备,会在3分钟内死亡)。

他自幼小开始便失去了正常小孩的童趣玩乐,而唯一能够把玩的也就只有那套VR游戏,但即便如此,八丸从未有过轻生的念头,也一直期待着能够成为机侍的那天到来(一种能力在武士之上的人物,经由与武神不动明王创造的“储物球”融合而成,成功之后身体会变为介乎于机械和人类之间)。

而后来八丸也在神秘的猫形生物“达麻”的帮助下,成功成为了机侍,并自此开启了一段拯救世界之旅---

事实上,《武士8》的人气低迷在很大程度来说是逃脱不了剧情主旨的深刻化改编,以及整体剧情推进的节奏稍显慢热而导致的。

当然,只要你看过足够多的动漫,那想来一定清楚慢热其实是主旨深刻作品的必备风格,而通过岸本在《武士8》前期埋下的各种伏笔可以知道,这位大神创作者肯定锚定过“打造史诗”的目标。

要知道在“武士题材”当中,我们已然看到过诸如《浪客剑心》和《无限之住人》之类的堪称业界天花板的存在(岸本在刚出道的时候也曾构想过武士题材的漫画,但后来也碍于上述两部作品的锋芒程度,不得不做出放弃并转投到忍者题材)---

作为一名《火影》喜好者,我固然庆幸岸本在当年的“窝囊抉择”,否则这个世界就会少了一位名为漩涡鸣人的人气角色,也少了一段曾让无数动漫迷追捧了15年之久的羁绊之旅,取而代之的则很有可能会是一部平庸至极并一直存活在《浪客剑心》阴影下的武士日漫。

但要说到极致的精神感染,那还得属岸本自始至终都从未忘记出道时的那份初心,并选择在已然功成名就的时刻,利用自身在过去15年打磨的技术+科幻元素的植入,试图给我们带来一部既创新又主旨深刻的武士漫画。

于是从剧情之初便通过先天残疾的八丸传递出乐观积极的人生观,而随后也多次借达麻的嘴巴喃叨出作为机侍务必秉承的励志价值理念:刀不出鞘,怎知利否!

与其说这是岸本刻画的剧中情节,还不如说这同样是激励岸本走上《武士8》连载的价值驱动力。

岸本很清楚武士题材连载的道路崎岖(从未涉及过的创作领域,同时前方还有巨头林立),但就正如达麻所说的那般:“想要成为机侍就必须拥有死的觉悟”。

岸本齐史坚决果敢的踏上征程了,虽然最后遭遇到腰斩厄运,但相信已没有任何人会去质疑岸本用自己的连载人生,极致的诠释出了“刀不出鞘,怎知利否!”的精神。

此等态度,又岂能不为我们肃然起敬呢---

另外需要补充,《武士8》的腰斩果真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吗?

不好意思,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如果你们曾如此想象,那就该好好的反省一番了。

02.失败才是常态

在逻辑推理领域存在着这样一个谬误---归因谬误。它形容人们往往会对已然取得成功的人物所实行过的方法予以乐此不疲的追逐态度,认为只要完全掌握,那再创相类似的成功也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各大高校都会极为热衷于邀请功成名就的校友回来分享经验,而每每这时,会场都总会被渴望收获成功秘笈的学生们堵得水泄不通---

但残酷的事实是,这些所谓成功的方法极大概率来说根本不可被再度重现,而真正助推成功人士走上神坛的原因往往都是错综复杂的影响所导致的(运气、环境、人脉等等因素稍微有所不同便会导向迥异不同的结局)。

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成功人士的经验,也常常认为成功人士的再创业其实就是对涉足领域的降维碾压,这通通出于“归因谬误”---

现实是残酷的,那群呐喊:“《火影》之后再无岸本齐史”的粉丝彻彻底底错了,尤其对于内容创作行业来说,失败真的才是常态啊!

2008年饺子导演凭借《打,打个大西瓜》在一夜之间红遍整个国漫圈并被赋予了动漫鬼才的赞誉。然而到来2013年,饺子却给我们带来了一部豆瓣评分5.3的《老板的女人》,直至2019年的《哪吒》方才再度封神---

2009年一位名为李阳的飞行员利用业余时间打造了《李献计历险记》,剧情讲述一位名叫李献计的男生为了追回初恋的情感,故而用尽浑身解数来攻破一部据称在破关后能穿越时空的电子游戏。

最终这部动画凭借恰似汤浅政明式的意象蒙太奇手法,以及极致浪漫的对爱情的诠释,被无数动漫迷视作为“史诗级爱情国漫”,同样被赋予上了国漫崛起的希望。

然而时间到来2011年,同样出自李阳之手,并邀请了房祖名、郭帆等大咖参与的同名改编真人电影,却最终只能收获数百万票房(亏惨了)以及豆瓣6.4的低分---

相类似事情在知名大导演张艺谋和陈凯歌身上也同样看到。前者早在90年代初期便凭借《活着》成就了不朽英明,而后者的名声也因为《霸王别姬》响彻了全世界。

虽然后来两位大导演的创作接连产出,但似乎也阻止不了逐渐滑坡的口碑灾难---

当然,同为内容创作的日漫领域也一样,曾经创作出《黑子的篮球》的藤卷忠俊终究在JUMP50周年的特别节目上遭到了编辑的腰斩审判,命其新作《机器人的高尔夫激光炮》进入到生命最后的倒计时阶段---

有很多人说JUMP编辑的做法简直不近人情,但在我看来,这又何尝不是看轻了失败作品依旧霸占渠道资源所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所导致的呢。

说白了,真如鸟山明和富坚义博那般,在一部台柱级别作品完结之后,居然还能凭借新作继续稳坐台柱之位的大神创作者,放眼整个日漫领域也都只会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所以,岸本齐史在《武士8》的失利根本不可称作为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事件,相反这只是内容创作领域稀松平常的又一次失败案例而已。

我们不需要为岸本齐史深觉遗憾,也别悲丧般的喊出:“《火影》之后再无岸本齐史”。

这通通不需要,相反建立在岸本果敢迈出了对全新领域的创作尝试,以及借由《武士8》来传递出“刀不出鞘,怎知利否!”的励志人生观的基础上。

我能有十足的把握去确信这样一个事情:《武士8》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尝试,而能够果敢的拥抱不确定性,那属于岸本的第二个《火影》也很有希望会在未来到来!

剩下时间,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吧。

《火影》之后再无岸本齐史?新作不到1年就被腰斩,但内含希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