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未王策六十—— 回归

2023-08-22 22:10 作者:freex4  | 我要投稿

六十 回归

八月的萧关天空高远,天气令人愉快的爽朗。如果说散关所坐落的秦岭把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那么以六盘山上的萧关为界,两边的人文风俗自然环境也迥然不同。关内的中原文明与丝绸之路以及游牧民族的众多文明特点鲜明,但又都在萧关以西的西域产生了广泛的融合。

商队往来,束冠的汉族雇主和戴各种帽子的外国雇主都不由得盯着道路两旁的军队,一些商人正在为军官献上猕猴桃和西域布匹。西域的白天依然炎热,但在这里,关内的秋风掠过山上沙沙作响。桑树林带来惬意的凉爽。桑树林下的石亭里,几位将领正在商讨计划。越接近关城人流就越加密集。到处都是胡乱堆放的军用物资,帐篷、军旗、铠甲、头盔、刀、盾……一些看起来是战败投降的士兵灰心丧气地排着长队等待进关。商队排起长龙,有的人在谈论中原以及北方年初的这次酷寒,有的人则在谈论战事的结束,大家都在感慨陈甘(本卿)、和段睿(巽将)的勇猛。另外也在偷偷交换对于国家未来的看法。

作为曾经的战场,城墙上战斗的痕迹与还没来及修理的破损的城楼已经成为了过去数次大战的印记。

然而一切已经过去。只有城墙上悬挂着的叛军将领卢兴(仲元)的首级向人们骇然而又威严地宣布:随着胡昕(玄明)出关成功讨伐叛军,这场旷日持久惊天动地的战争已经结束。最后的胜利者就是丞相黄权(公先)。

动荡之后,人们并没有看到太多缓和的迹象,他们看到的是,萧关东侧集结待命随着山路蜿蜒连绵数十里的军用物资车队。而这只是黄权承诺给归降的平远将军司马林(茂书)的一部分。也是司马林向黄权投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向黄权投降的令一个原因是——北方的沙漠和草原中出现了新的敌人,被称为檀石桓[1]再世的西鲜卑首领素部。

这位致力于重新统一鲜卑西部诸部落的头领此时正率领一万骑兵直奔张掖[2]。

达成和解之后的平远将军司马林(茂书)大志得抒。他和同僚们已经制定好一系列计划,只等补给物资到达,就可与敌人决一死战。

对于西部军团的其他将士,黄权赦免了他们,并且如果他们能带领其他人归降者,将视情况给予一至三级的晋升。但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抚远将军施锦(梁布)手下的叛将乌轸(寿颖)。准确的说他并不是抚远将军麾下将领,而是私自代表起义军是向朝廷投降的叛将将领,中途被安置到了施锦(梁布)军营中。这位陇右军团中的第一位叛将在向黄权投降后连续两次运作使得自己从一个军侯(在此之前他仅仅是位浪子)一跃升为将军。连翻两翻身价暴涨数十倍,直接进入朝廷任职。他觉得自己不但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阵营,而且自己所拥有的才能和处事手腕可以轻松驾驭这个社会。他正期望着自己大展拳脚施展他惯用的投机手段。可他没有想到的是经常利用别人的自己,竟然也会受骗成为了黄权的利用品。黄权在收编完陇右军之后便以私通鲜卑素部的罪名下令将他处死。黄权派使者带着他的首级去寻找还在带领羌人抵抗的管骆钧(天火)将军。

“恭喜主公大获全胜转危为安。”参事[3]眭祎(延南)祝贺他的主公 “同时还有一件事要祝贺主公。不久之后,我们的敌人又将减少一个。”这让黄权又高兴又好奇。

眭祎(延南)告诉黄权:“我在汉中的朋友和我说,郭略的次子暗中谋划刺杀长子郭纯。这就说明郭氏不久就会产生纷争……。”

黄权仔细听取了眭祎(延南)对郭纯的报告。原来在原章武王摄政时,郭略就主动将长子郭纯(玄清)送往钜京作为人质担任太子中庶子[4]。他这么做除了讨好章武王孙意(明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不喜欢这个长得更像他母亲同时性格也如他母亲一样憨厚的儿子。因此他为这个儿子选择的道路就是踏上仕途去经历宦海的艰难险阻(这样也能让他得到锤炼)。一旦孙谋登基,那么他也可以获得丰厚的政治资本。这样就由他来支撑家业。对于自己比较喜欢的次子郭咸(文望),他则希望他成为世家名士,出入名府。至少不会被钱财与受人欺辱所烦恼。过上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如果能发挥他聪慧有主见的天赋在文化领域有所建树那将完美至极。至于庶子郭弘(重徳),他已经接管了老家的一百多颗梨树,应该没有什么衣食忧虑。虽然,对于这个安排,郭略自己也十分清楚让两位嫡子接受有些困难。特别是次子郭咸(文望)就认为自己更适合进入仕途,而经常当面拒绝父亲的安排。郭略对次子百依百从,但只有这件事他坚持自己的看法。相对来说,在这件事上长子郭纯(玄清)就比较让他父亲顺心。虽然他也觉得自己并不适合。但是,父命难违,所以他还是被迫前往钜京。天子被送往陇右军时,黄权扣留了这些还在城中的贵族子弟。南匈奴进京劫掠时,郭纯被赶出了住处。他无依无靠,人们因为战乱而逃散,没人能认出他来。他在陌生的世界里忍饥挨饿,沿着钜京的街道游荡了三天。最后,他们在与逃难的难民同居时因为实在难以忍受饥饿,就以自己身上的家族玉佩换来了一斤粟米,与难民一起分享食用。难民当中有位叫狐夔(洪威)的乡佐[5]后来成为唯一留下来追随郭纯的门徒。

黄权将要送回郭纯的消息传到汉中后次子郭咸立即请求父亲让哥哥不要回来。郭略立即写信要求儿子呆在钜京。郭纯(玄清)无奈将这件事转达给黄权。黄权允诺将帮助郭略将会获得管理巴、蜀中的一个地区。如果条件允许,他还会帮助郭略讨伐死敌鲍范(本阳)。

在郭略犹豫是否答应这个提议期间,黄权就已经让皇甫(中云)和率军带着郭纯以及巨额财宝动身起程。郭纯赶紧写信将情况报告给父亲:“郭纯无能,现在沦为黄权的人质,儿子不孝,无脸再见父亲。”郭略别无选择,只能暂时接受长子郭纯的归来。郭咸见哥哥即将归来,以后将彻底失去入主中堂的机会便找到了雷隗(国水)商量对策。雷隗因为之前疏忽大意而大败导致鲍范崛起而受到郭略的冷落。他在失败之后一心想着说服郭略南下入侵巴蜀地区,那里尚未被其他人侵占。郭略认为自己一旦离开,黄权就真的掌控了陇汉地区,所以不愿离开。在他看来,他们现在根本就没有机会涉足巴蜀。同时,他也看出了雷隗有自立一方的企图,就没再理会他。雷隗见说服不了郭略,就把这个想法告诉给郭咸,期望他能说服郭略夺下那片地区。雷隗告诉郭咸自己心甘情愿为他出生入死辅佐他管理那里。郭咸把这个计划告诉给他父亲,郭略再次拒绝,并且很不高兴,从此更加冷落雷隗。郭咸又拜访了汉中的救星,目前手握兵权的护羌督尉栾骏(长徳)。郭略目前也不怎么喜欢他,因为他建议郭略与鲍范讲和。栾骏(长徳)听说郭咸的请求之后谢绝了后者。

郭咸无计可施,又急迫又害怕。于是就把向黄权泄密谋害哥哥的事情告诉给了父亲,他表示哥哥知道这件事之后一定会在掌权之后置自己于死地。“父亲还记得从前我被哥哥毒打的事吗?时至今日都是我的内心阴影。这是因为哥哥当时不顾一切犹如疯狂,我担心父亲传位给哥哥后他会再次发狂。”郭略得知真相之后十分震惊。但他仍想平息这件事,他告诉郭咸自己就当这事从没发生过,会让知道这件事的人替他保密。同时他还安慰郭咸,他哥哥宽厚仁爱如此孝敬父母,他会叮嘱郭纯照顾好弟弟。为了打消次子的顾虑,郭略当即宣布由次子独自继承郭氏的家产。

郭咸仍然惶恐,于是就让父亲设置阻碍,延缓哥哥归来。此时郭纯(玄清)的门徒狐夔(洪威)实在看不下去,便一边替郭纯回信称再有延误将错过吉日,并且自己卜卦也预示赶快行路不然郭氏家中将有凶乱[6]。一边告诉护送将领加紧行军不然可能会有变故。

眼看哥哥的队伍即将归来。郭咸仍不愿放弃,危急紧迫的情况下他头脑发热,萌生恶意。于是他再次找到雷隗。告诉了他的打算——他想在哥哥回来之前杀死自己的父亲,获得父亲的全部权力。雷隗听到后吓得连忙谢绝。称自己郁气深久(得了抑郁症)打算回家休息。雷隗突然告病让王玄(四理)觉得有些奇怪。于是他在酒席间借机当众提醒郭略:“主公是怀有执念之人啊,有执念的人都有故事。”

对此郭略回答:“虽有困难,但我郭文来不会放弃。”

见郭略不为所动王玄觉得自己还是得赶快寻找下家。看在与自己相处不错的交情上他劝诫栾骏(长徳):“将军赶快离开汉中吧。主公家里将发生巨变,您受到主公和公子的冷落恐怕将来会对您不利。”栾骏并没有多想,他反而责问王玄:“这个时候不正是我们出面为主公排忧解难的时机吗?”

“将军您也有执念呀,保重!”王玄离开了汉中。

数日之后,在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郭咸在与他父亲饮酒畅谈之前在酒里下毒。郭略当天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为你安排了幸福的人生,你不必多虑,尽情享受吧。”下午,郭略(文来)毒药发作,他知道是郭咸下的毒,就祈求自己的儿子,他十分口渴,希望在死前可以喝上一杯水。郭咸担心水会解毒便告诉父亲:“父亲您身体不适,天热喝水出汗会让盐流失。那样您会昏厥。”郭略(文来)便在干渴中毒发身亡。郭咸在在假情假意的悲伤中宣布自己的父亲由于忧郁过度而病亡。过后随即宣布接管他父亲的所有权力。他让栾骏率军阻止哥哥继续行进。栾骏考虑到嫡子在归途中丧父的悲伤痛苦。以及不管出于何种立场都理应有权见他父亲最后一面的缘故,没有阻挡郭纯。

在给郭略发丧的仪式上,兄弟二人终于坐到了一起。郭咸以主人待宾客的礼仪接待郭纯,不肯让他上前瞻仰父亲仪容。这激起了护送郭纯的将军皇甫和(中云)的愤怒,他大步上前抽出郭纯侍卫的佩刀来到郭咸的面前放在膝上训斥:“我是外人,可我敢冒死秉持公正。你是次子,你对你亡父的孝心怎么样?敢与我赴死吗?让你哥哥来主持,还轮不到你!”皇甫和吓退郭咸,让郭纯主持完成仪式。

当晚,郭咸便派人突袭郭纯和皇甫和。皇甫和的想法和郭纯一模一样,晚上他没让郭纯回自己住处,而是和自己一同离开。同时派人突袭郭咸。郭咸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遭到突袭。皇甫和的士兵冲入他的家中时他们发现郭咸(文望)已经身亡。杀死郭咸的人正是郭略(文来)的门客彭聪(乐平)。这位刺杀了何钦(子袭)的刺客本来被赵策送往了天道教。但是他在痊愈后离开了天道教,前往汉中投奔了郭略成为了他的门客。郭略身亡,彭聪便询问王玄。在他的追问下,王玄无奈告诉他自己怀疑是郭咸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彭聪便自己调查,果然查出是郭咸所为。于是便趁府内守备空虚杀死了郭咸。

一直在暗中关注事态发展的狐夔(洪威)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立即让自己的主公郭纯进驻太守府邸。宣布自己成为了武陆新的主人。狐夔(洪威)立即召集郡府官吏宣布郭咸已经身亡。他们还在郭咸的家中找到了他弑父的确凿证据。这样,经过一夜的混乱,郭纯以汉中新主人的身份正式归来。只不过,实际负责运营的是他的心腹狐夔。狐夔并不信任汉中的各位庭臣。他更加依靠的是皇甫和以及他身后来自钜京的这些人。为此,栾骏曾向狐夔表露过心声。如果他们联手,那就可以把皇甫和从这里驱逐出去。

狐夔没有立即答应,他认为一切都不成熟。况且在他看来,他和栾骏并不熟悉,缺乏足够的信任。所以他便开始实施他的第一个方针——请黄权介入他们与鲍范之间的战争。汉中虽然相对富庶,但长期同鲍范相持,双方都会游说黄权。他担心会与黄权的关系逐渐恶化。那样将会把自己和郭纯至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至于日后如何对付这两个敌人,他很有信心,因为他自从到达汉中后就发现了一处宝藏——西面的羌人部落。

不久之后,鲍范(本阳)果然迎来了黄权的特使。这位新崛起的地区掌控者非常忌惮护羌督尉栾骏。正打算重新集结兵力。他的主簿王传(元连)就在与他一同巡察时告诉他:“将军您的士卒确实勇武,士气高涨。可是您转身看看,城里乡间,民众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歌舞。他们的饭桌上早已没有酒肉。他们的衣着也没有了颜色。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神色匆匆,没有时间交谈,生活却每况愈下。您威名远扬的身后同样也埋葬着无数为您阵亡的将士们的尸骨。”鲍范被王传的话所警悟。也正是从此时开始,他们二人产生了间隙。

在黄权的斡旋下,郭纯与鲍范停战,双方缔结了和约。雷隗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找狐夔商量假借归还粮食的名义突袭巴蜀。狐夔没有立即答应,皇甫和得知这件事之后主动找到雷隗告诉他自己可以借兵给他帮助他进取巴蜀。狐夔问皇甫和:“雷隗想割据一方自立势力。将军为什么要帮助他?”

皇甫和回答:“经过我的观察,雷隗多谋无断,结党而不陇。不会在蜀地立足,我们只要利用他为我们出力就好。”

雷隗率领部队缓缓向成都开进。蜀地官员得知这件事后都十分惊恐。这里的人们经过郗俭之乱后都十分珍重难得的和平生活。朝廷也似乎因为四方叛乱和宫中变故忘记了这里,以至于这里一直没有地方长官。早前宜州牧刘原(雅叔)曾扶植本地名士为州牧作为自己在这片地区的代理。但后者上任没几天突然辞官隐居躲了起来。这里的人们就是这样崇尚生活。他们虽然畏惧雷隗,但也缅怀郭略(文来),更是听闻郭纯宽厚,对其抱有期望。在这种交错的心态下他们最终派遣少数主战派代表管盖(仰按)率领超过五千人的大军前去阻挡雷隗。

两军相遇,雷隗望着身后在山谷中蜿蜒曲折无法施展的部队心中慌张惶恐。如果管盖(仰按)下令进攻,那这个谷底今天就是他的葬身之地。但是反过来,生死富贵全在此战,他也没有了退路。于是他便仔细审视对面。管盖军旌旗猎猎早已等待多时。雷隗甚至看见管盖正坐在有篷的马车里等着与自己问话。但是哪里似乎有点奇怪,他非常激动,便仔细观察地方阵势。天公作美,敌军阵列居然存在巨大漏洞!他决心抓住这个机会,于是他立即回到军中与一位军侯互换了盔甲装备。然后迅速跨上战马朝敌军奔去。

敌军前军两支部队的军官都认为雷隗是敌军派来联络的军官,而且将进入友军的防区,他们都以为友军会拦截询问对方,因此谁也没做出行动。雷隗顺利穿过敌军前军。中军的将领以为是前军的传令兵或者是敌军的令使,敷衍地询问了一下,雷隗回答自己有话要和主将说,中军将领便目送他通过。

“真安逸……好好的打什么仗。苦了这批服兵役的将士喽……”管盖(仰按)一边体恤将士们一边把雷隗当作传令军侯同情他。见他将要到达时向前探身准备亲自迎接。“如何?……”管盖(仰按)刚一询问就被雷隗一刀刺进喉咙当场身亡。将士们无不惊惧,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目睹一个军侯取下自己主帅的首级扬长而去。

换装之后的雷隗将管盖的首级绑在长杆上,蜀军震动,随即投降。雷隗成功入蜀。消息传到成都,官吏百姓无不惊惧。等到雷隗抵达成都时,成都早已打开城门,各界人士纷纷夹道迎接向雷隗请降。雷隗凭借一己之力出人意料地顺利夺取了蜀地。

与皇甫和共进晚餐的狐夔(洪威)得知这件事后不由得为时局的快速变化发出感慨“丞相大事已成。”他向皇甫和道贺,之后便对着月色发出畅想,“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呢?”

此时在钜京的皇宫中,群臣振奋。“恭贺主公,新得蜀地。”参事眭祎(延南)在庆祝宴会上祝贺黄权,同时也祝贺他自己,“获得蜀地后巴地也将唾手可得。”

“多亏了参事的妙计。您应当获得首功。”黄权向眭祎(延南)道谢,并当即提升他成为谒者仆射[7]。

“还有一件事值得庆贺主公。”太仆[8]刘劭(扬徳)向众人宣布,“仓州的西园军右校尉阎祥(明泰)已向我方秘密请降。目前正打算迎接我们进入仓州。如果计划顺利,我们很快就会攻克仓州。可能还会赶上车骑将军与胡人的决战。”群臣再次欢呼。

这位靠着见风使舵与曲意逢迎在历经宫廷变乱与朝廷动荡中唯一留存下来的九卿没有告诉大家的是,右校尉阎祥(明泰)正是他妻弟。刘太仆在众人的赞同中恭维他的新主人:

“大人所掌控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已经成为了俯视天下的霸主,这正是我们为您效力一举平定天下的时机。请问主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见群臣兴致勃勃。黄权也借酒兴向人们宣告了他的豪情壮志:“向东,夺回尚桑,夺取天下!”

 

 


[1]檀石槐,东汉中后期的鲜卑英雄。他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同盟酋长国。国土东西长达七千余公里,南北长达三千五百余公里。他多次侵扰劫掠东汉边郡,多次击败汉军。晚年将鲜卑分为东西中三部。

[2]张掖位于今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丝绸之路重镇。黄河以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区,东汉时期是通往西域和西方国家的必经之地。并且由于南部是高原北部环境恶劣,只有狭长的张掖地区以及所在的河西走廊适合居住和驻军。所以这里没有战略纵深,失去这里就等于失去整个西域。

[3]参事,起源于汉代,具体俸禄和官职不明,主要作为智囊参与策划和决策。

[4]太子中庶子,五人,六百石。大多出身贵族家庭,随侍太子左右,陪伴太子成长。以备咨询顾问。

[5]乡佐,乡级官员,负责征收赋税。

[6]古人,特别是巴、蜀、汉水地区的人们非常重视占卜。出行前常以占卜或者推算时日凶吉作为出行依据。这当中最著名的可能要数蜀汉丞相诸葛亮,他经常在出行前或者有重要事情之前进行《马前课》的占卜。

[7]谒者仆射,一人,比千石。管理谒者;皇帝出行时,负责引导车驾。谒者台,与尚书台、御史台并称“三台”。主要负责传递群臣奏章接待天子宾客、主持典礼仪式等事务。

[8]太仆,九卿之一,中二千石。掌管车马。皇帝出行,为皇帝安排车驾扈从仪仗,皇帝乘大驾则亲自为其驾车。


未王策六十—— 回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